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播水稻技术已经很成熟,直播水稻是否可以取代插秧水稻呢?为什么?

龙兵过


题主说现在的水稻直播技术很成熟,应该谈不上,应该说比较成熟。虽然现在的水稻直播技术比较成熟,但还是不能代替插秧水稻、移栽水稻和抛秧水稻,因为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哪几个问题呢?

第一、根据目前的田地耕作机器,或者利用牛犁田耕作,都很难达到直播水稻田需要的平整度,因为直播水稻需要的平整度要比插秧水稻、移栽水稻和抛秧水稻田需要的平整度要求高很多。如果平整度达不到要求,高低相差稍微大一点,都会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导致直播田的水稻高矮不一,稻穗不整齐,产量降低。


直播水稻田很难用机器或者牛耕作平整的原因还有:由于大量农村人外出打工,很少有人养殖,根本没有多少农家有机肥进去稻田,长期单一使用化肥,导致田地土壤结构改变,酸化,粘性强,引起土壤贫瘠、板结,所以用目前的耕作设备,难以达到理想的直播水稻田的平整度。


第二、直播水稻田的除草问题还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由于难以达到直播水稻田要求的理想平整度,给直播水稻田除草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直播水稻的种子的幼芽更容易受到除草剂的药害,如果使用除草剂过早,会伤害到水稻苗,一般要等到水稻种子直播后二十天左右,才能使用除草剂,而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杂草出来了,除草已经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了。由于除草难,杂草会很大的影响直播水稻的生长,跟水稻争抢肥料养分,降低产量。


直播水稻田除草一般情况下只能用直播秧苗除草剂,不能用抛秧除草剂和移栽水稻田除草剂,不然就会更大的产生药害,影响水稻的生长。

第三、现在的机器设备难以达到直播水稻田需要的平整度,造成直播水稻高矮不一,出穗不整齐,到了该收割的时候,有的水稻弯腰了,有的还没低头,致使秕谷多,结实率低,影响产量。由于以上几种原因,一般情况下,直播水稻是没有插秧水稻和抛秧水稻的产量的,甚至低很多。


第四、由于人工撒播的直播水稻种子,达不到理想的均匀性和间隔密度,导致有的地方间隔距离太宽,有的地方太过密集,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也有很大影响。个别地方已经造出直播水稻种子机器,正在慢慢推广。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耕作机器设备的技术完善,我相信将来直播水稻会慢慢代替插秧水稻和抛秧水稻。如果将来直播水稻的产量跟插秧水稻一样了,那么直播水稻比起插秧水稻和抛秧水稻来说,是有很大优势的,优势去下:

一、直播水稻比起插秧水稻和抛秧水稻,可以节约人工投入,省时省力,水稻种子催芽后,直接撒到平整的田里就行了,节约劳动力。

二、直播水稻可以节约插秧机器方面的投入成本,不用购买插秧机;抛秧水稻方面,可以不用购买抛秧盘等设备,降低了开支成本费用。直播水稻种子要比抛秧水稻快很多,省时省力省设备工具。

希望直播水稻代替插秧水稻和抛秧水稻的那一天早点到来吧!


村野辉哥


我在赣西北农村,在家老小姐姐们都不要我跟她们一起插秧。等我成家妻子是八零后也不会插秧,我俩一天只插半亩田。然后在《农村百事通》上看到插秧不弯腰技术抛秧!抛秧片难播种,抛秧一个人一天也就那两三亩,搞了几年还是觉得慢。在排抛秧片时多出很多秧田,我就那么撒种,除草是打秧田一次净江苏生产的。

随着乡亲们出去打工的增多,我流转田也慢慢增多!直播我最早试,那时还是用牛平田。我就用牛拖楼梯平田,田四周起沟。一亩撒2.5斤稻种,是很难撒匀的。没技术的人参炒熟的谷子撒😇

我现在一个人种了400亩水稻,全部是直播。下雨天播,摸黑播,带头灯播。现在播一亩田只要5分钟。

直播二十多年了,田里的稗草也进化了。不容易打死!一亩田用在除草剂上都以超过了病虫防治成本了!!落荒而逃的种田人是很多的!搞不住直播田的草害的农人大有人在!








刘卫55022507


水稻本田直播的应用,其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水稻移栽种植所面临高成本问题,省工,省力,节本增效。

水稻直播包括:撒播,条播,穴播,直播又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实际生产中受各方因素影响,一般多采用水直播。采用的直播方式多为机械穴播,或半机械穴播或条播。

水稻直播技术,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稻作区域,应该说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推广,在各地方种植还是受气候及管理条件限制,所以一般多为采用搭配种植方式,要说技术成熟呢,我想那也只是理论知识方面,在实际生产中还会因种植区域,及在本田管理上遭受诸多因素影响。

如果说要取代,水稻机插移栽技术,从目前看,那也只能是少数个人的意愿。

那么……!



为什么说水稻直播不能取代育秧机插移栽呢?

原因很简单,利弊取舍,也就是说在实际生产应用上,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的,虽然有水稻直播种植能够节约一些成本,但是取舍间,无论是谁都会选择更为有利的一面。

利:水稻直播,实际应用中较育秧机插移栽,从劳动效率上看确实是省工,省力劳动生产效率高。且节本增效,由于直播田不需要育秧田,所以省工省秧田,减少秧田投入,50~60元,有条件的亦可采用机械直播。有效分蘖节位多,有利于争足穗。

弊:水稻种植,无论是单季稻,还双季稻,时间季节很关键。

本田生长受时间季节限制,在品种选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播种期也要推迟20~25天左右,营养生长期缩短1~2个叶龄期,因此对品种的生育期要求相对较移栽水稻更加严格。通常要选择相对较早熟品种,这样对产量的提升也就增加了生产难度。

直播田对于出全苗,壮苗的田间管理技术要求高。

总体来讲直播田没有移栽田好管理,对于水整地要求更加严格,必须保证平整,因为本田不同于育秧田,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出全苗,如,易出现淤种烂芽,鼠害鸟害等,如果在管理水平低,对于出全苗,壮苗相对较困难。

关键点是直播出苗后,本田前期行间大,易于杂草生长,与移栽田相比不能够形成苗欺草的优势,同时在苗期搁田促扎根,田间断水,有利于杂草萌发。

那么说到杂草,就涉及到直播田除草,直播田田由于种子直播在土壤表层,其幼芽,幼根都在土壤表层生长,而水稻幼芽,幼根对大多数除草剂都很敏感,因此在直播田封闭除草,及出苗后除草剂的应用及田间管理水平则更加严格。

所以呢!从以上利弊分析看,要取代机插移栽技术,应该还是受种植区域,和个人管理水平的限制。每一项技术的推广都应该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神农35


水稻直播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不知道您是否种植过直播的水稻,但是我知道就目前来看直播水稻种植中存在几个问题还有待解决,首先得保苗率,其次是除草,然后是抗倒伏,最后就是出米率的问题。什么时候把这个问题都解决了,才能说是技术成熟。在目前的情况来看,水稻直播还是不可能取代水稻移栽种植,特别是在我们东北地区。

水稻直播技术现在又被很多的稻农所关注,因为水稻直播栽培的成本低,以我们黑龙江农垦为例,种植200亩的直播水稻的成本要比种植200亩的移栽水稻低大概300-350元/亩左右。但是现在我们黑龙江以及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还是以移栽为主体,就是因为水稻直播种植的高风险性以及产量、品质的不确定性太高,收益水平难以有效的保证。所以,直播水稻替代移栽水稻现在还不现实。

1、保苗率难以保证。水稻直播,免去大棚育秧以及移栽的过程,对于降低种植成本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播种水稻芽种之后,保苗率是个大问题。在我们东北地区,水稻直播是播的芽种,排干田面的水分之后播种。有的是播种2-3天之后补花达水,有的是播种之后立即补水。只不过这样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老鼠和鸟的危害。特别是在田地的四周,有很多的芽种都会被老鼠和鸟吃掉,只剩下种皮,有水的时候在边角漂一层;除此之外,直播播种的田地条件不同,高岗处有可能缺水、芽种不能正常的萌发,低洼处长期积水、芽种也不能正常的萌发露出水面,保苗率方面始终比较低。在我们黑龙江的播种量一般都保持在8.5-12公斤/亩左右,但是最终的出苗率大概也只能保持在60-70%左右,这对于后期的有效穗数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2、除草难。稻田由于多年的种植,杂草的生长量比较大,杂草的种类也会不断的增加。比如说我们黑龙江农垦地区,在2014左右开始大面积的爆发水葱草情,在近两年又出现了变异稗草,常规的除草剂比如五氟磺草胺、敌稗、灵斯科杰对其无效。可能有的朋友说使用封闭药啊,但是在我们黑龙江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可选择的封闭除草剂种类太少、低温条件下封闭也容易出现药害,风险更大。所以,在我们东北地区直播水稻使用药剂封闭除草的方式比较少,一般都是使用苗后茎叶处理的方式来防除禾阔类以及莎草科的杂草,其中防治难度最大的就是禾本科杂草,很难使其有效的死亡。喷施过早水稻秧苗受药害过于严重,喷施过晚对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不好。黑龙江的水稻直播田,在除草方面没有几个能完全的清理干净。

3、倒伏的风险。直播稻的根系与移栽田相比要差上很多,根系不发达,在抽穗、灌浆之后的倒伏风险极大。曾经我们单位的60亩直播田在2017年全部倒伏,周边的一些直播地块也全部倒伏。所以,直播水稻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的降低倒伏的风险。一旦出现大面积倒伏,就会对直播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4、出米率低。直播水稻的生育期相比移栽水稻要短一些,而且在生育后期还会出现减叶的情况。同时,直播水稻由于是播芽种,相同叶片数量的水稻在抽穗期方面也会比移栽水稻推迟10-15天左右,这就意味着在安全成熟期内,直播水稻的灌浆期要短10-15天左右,对籽粒中的有机物积累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黑龙江的直播水稻出米率普遍偏低、容重较差的原因。所以,直播水稻即便产量与移栽产量相当,也会因为出米率低少卖不少钱。

所以,从保苗率、除草以及倒伏、出米率低等几个因素来看,现在的东北地区仍然要以水稻移栽为主要的种植方式。水稻直播种植还是不能完全的替代水稻移栽,风险太大。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个人认为直播水稻技术是不可能取代插秧水稻的。为何呢?

直播水稻技术在我们村里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应该是在20多年前了,那时候人们都把田整平后,然后将稻谷种子催好 芽,然后再将种子直接撒在稻田里让它们生长。

直播水稻与插秧水稻相比较,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就是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当时人们看到有人用直播水稻后纷纷的效仿,为何呢?因为直播水稻的劳动量大大的降低了,特别是家里劳动力不足的时候,直播水稻能够最快最轻松的解决插秧问题。

大家也都知道插秧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活,动作快的一个人一天也插不了一亩田,但是直播水稻的话,一个人可不止能够插种一亩地,而是好多亩。而且插秧的话还需要育苗等前期工作,所以插身水稻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时间,让人们的劳动量增加了很多。正因为直播水稻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所以人们才会越来越多的使用直播水稻技术种田。

虽然直播水稻节省了劳动力,但是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一个是除草的问题。直播水稻的稻苗与杂草是同时生长的,这个时候是很不好除草的,用药重了对水稻有抑制作用,用药少了草杀不掉。最后的结果 就是稻田里很多的杂草,杂草一多也就形成了肥料 的的浪费,而且也造成水稻产量会下降。

另一个就是水稻抗倒伏的问题。由于直播水稻是直接将种子撒在地表生长,稻荘扎进地里并不深,所以当水稻结穗后最容易出现倒伏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直播水稻一直都无法真正解决好的问题,但是人们出于节省劳动的目的,不少的人还是很乐意的用直播技术种植水稻。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机械化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播种机、插秧机等机器,这些机器大在的减少人们的劳动力。而且随着现在土地流转普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水稻种植大户,他们把水稻田连成片为的就是让机械方便作业。所以,可以想到以后肯定是机械化作用。

而当机械化作业的时候,直播水稻的劣势就会无限的被放大,插秧水稻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这时候不是直播水稻取代插秧技术,而是直播水稻会越来越少。

大家说呢?


洞庭清水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播水槄技术已经很成熟,直播水稻是否可以取代插秧水稻呢?为什么?

一,直播水稻的兴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蓬㪍兴起,务农劳动力转移到了务工,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势必转向粗妨经营,水稻的早稻直播,晚稻抛秧由此而产生。水稻直播,只能仃留在早稻和中秈中晚稻之间,连作晩稻受安全齐穗的气温制约,就不能一槪而论了,相替代的无非就是早返早,或特早熟型晚粳品种,但产量甚不理想!大多数釆用了秧盘育秧的抛秧。

二,直播稻的一波二折,水稻直播,改变了用除草剂代替耘田,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天气及对口药剂的影响,出现草荒歉收。也有因播量不当,搁田失时倒伏減产。但它必竟浅长早发,有效穗数多,散生田间叶面光能利用率较高,一时间直播早稻亩产超千斤,比移栽稻增产一二成。当年卖粮难,一直到现在谷贱伤农,早稻逐渐減少,它也慢慢淡出人们留忆。

三,移栽稻东山再起,随着早稻的減少,超级稻品种的出现,从三熟制(麦,早稻,晚稻)到二熟(妻油菜,中稻)亩产1500斤左右的超级杂交水稻,取代了早晚二作的忙碌,人们从高额的,工价,农药,化肥,机械的成本核算中还不如少种一作利润高。但是超级稻种子傲贵,亩用种量少(仅1.5,至2,斤),这么少的种子量,不易播匀,,一不小心用种超三斤,60元一斤啦!不就亐大了,且过多苗数也不利高产,用它直播更易倾倒,高秆大穗根底浅!重返育秧移㦳,这一亩田,五六十把秧,挑挑也轻番,(20耒天秧令)直七横八的株行距,一人一天插一亩不会太晩。必竟插秧移栽,便扵管理,治虫除草行动方便,插入表层以下,稻根深扎不易倒伏,为此插秧种田重登舞台。



天天行3


直播水稻分两种,一种旱直播,一种水直播,旱直播是旱田状态下整地播种,省去育苗插秧步骤,种子种植深1到2厘米,播后灌水或利用雨水使田面湿润。

水直播是在水田精耕细耙后,使田面平整后排水下种,也省去了育苗插秧步骤,节省劳动力与种植成本。

这两种直播方法,都需要水田地面平整,不超过3厘米,一旦超过3厘米,就出现旱涝情况,出苗不齐不好,用药也容易产生药害。

我认为如果把水田地的池子缩小到一亩以下,这样能相对平整一些,可会浪费大量的土地,也不容易管理,尤其是放水环节,池口子会变大。

在南方地少的农家,还可以,在北方就有点不适用,我们一般的水田池子,都是7.5亩一个,这么大的池子,想要平整度在3厘米以内,不现实。

虽然直播水稻技术成熟了,但它也违背不了,水稻种芽的生物学下限,即10度以上才能发芽生长,在南方多数地方能保证,水稻种芽温度,高于生物学下限,可在北方,谁也保证不了,这个温度。

  • 直播技术要推广,就要解决气温低的问题,水稻插秧旱育苗,可以避开,北方水稻的低温期,因为秧苗在大棚里比较集中,育低温也可以采取增温措施,像棚内挂灯泡,放炭盆,增加烤电设备,而直播在地里,农民几乎无法应对低温霜冻。
  • 水稻旱育秧之所以,在北方大量盛行,是因它可以提前扣棚,提高地温,加快土壤的化冻速度,地温要稳定在5度的时候,才可以下种,之后要保持10度以上才可以发芽。



  • 我们在大棚里育苗的时候,有两种播种方式,一种发芽,一种不发芽,发芽的7天左右出苗,不发芽的要10天。水稻直播出苗的时间,会超过10天,因大棚已经提高了地温,直播田没有这步骤。

直播水稻技术如果应用在北方,苗期就要满足上面的条件,即地温稳定在5度以上,气温超过10度,在此期间无霜冻发生。

  • 在种子还没发芽时,遇到霜冻,影响不太大,但是萌芽以后遇到霜冻,尤其是零度以下结冰,会把种子冻死,即便不死,生长的活力也减弱,容易出现病害。
  • 水稻直播会比,插秧的育苗期晚10天以上,这样就减少了,水稻的活动积温,活动积温缩短,相对可选的水稻品种就少了,以当前这水稻价格低迷,农民,农科院,都想提高大米品质的当口,没有农民会尝试。
  • 拿我们白城来说,我们的霜冻期,最晚在5月12号,一般年头,8号左右就来,多数都是冻,在零下水都结冰,水稻直播育种在4月20多号的话,出苗以后正好赶在这场霜冻里,风险太大。


以现在的直播技术,我认为它完全取代不了插秧,再有,农民在插秧育苗这项技术里,已经投入了成本,即便需要增加,也是一些小钱,在水稻直播不保险的情况下,农民不会选直播。

小贴士:

这几年,我们这在5月20号以后,年年都有人,来收白梗一号秧苗,就要它,别的不行,我严重怀疑是种直播水稻失败了,用这个品种弥补损失。


田俊超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种植水稻越来起方便简单,人们也越来越轻松。以前是口朝黄土背朝天,全靠双手一窝窝移栽,后来有了抛秧,再后来有了插秧机,现在更精简了,连育秧的环节都省略了,直接在大田里播种。

所谓的水稻直播,就是将已经催好芽的谷种,直接撒播在耕耙好的大田里。这样既省去了30天左右的苗床管理,又免除了栽秧的辛劳,而且只要管理得当,稻谷的产量一点也不比栽秧的差。

那么,是否今后水稻直播,就可完全取代水稻插秧?

以我本人种植水稻的经验来说,目前以水稻直播完全取代插秧,还不是很现实。虽然水稻直播有很多优势,但不论是机械直播,还是人工直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水田的高低、天气的骤变、温度的差异和当地无霜期的长短,都对水稻直播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个。

1,低洼的水田:直播就是把谷芽子直接播种在大田里,凡是种过水稻的人都知道,谷芽下田后,必须要晒几天田,至少要保证水田里3-5天不能进水。否则,已经萌芽的谷种浸泡在水里,时间长了就会坏掉。要等它扎根,嫩白的芽尖变绿后,才可每天薄薄的过一遍水。

如果水田低洼,又难于排干积水,这样的田块是不适合直播的。若是不太低洼,还可以抛秧,要是实在太低,长期有水泡着,就只能栽秧了。

2,天气骤变:水稻直播后,如果谷芽还末扎根,就碰到极端天气,骤降暴雨,就算是水田很高,雨住后能及时排出,对直播水稻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暴雨的冲击,会使谷种深陷污泥,很快腐烂,雨水流出时,露在外面的谷种也会随水冲走。所以直播水稻前,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异常,宁愿迟播,也不要抢播。对于那些在这个时节,极端天气频发的地区,最好还是采取别的方法种植水稻。

3,温度偏低:在琼姑的家乡江汉平原一带,早秧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苗床育秧。此时的温度虽然已在10℃左右,但冷空气频繁,倒春寒时常光顾,因此早秧的苗床上通常都盖有薄膜。

而直播面积大,盖膜吧,成本太大不划算,不盖膜吧,又完全没有保障。所以江汉平原以北的地区,不赞成早稻直播。南方早春温度高,倒春寒少有发生,早稻直播应该是可以的。

4,无霜期的长短:大家都知道,按不同的播种时间,水稻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我们把早稻和晚稻称为双季稻,在同一块水田里,前茬种早稻,后茬种晚稻。把中稻叫一季稻,一块水田里只能种一季中稻。

江汉平原的无霜期有240-260天,我们这儿的早稻,要在7月下旬才收割完毕。因为在晚稻的生长成熟期,温度越来越低,所以晚稻的生长期很长,有150-170天,如果收割早稻后再直播晚稻,晚稻很难在无霜期内发育成熟。

因此,晚稻最好还是先在苗床育苗,水稻的苗期30天左右,晚稻移栽时,已经有了30天的苗龄,相当于把无霜期延长了30天。不过,南方的无霜期长,只要无霜期达到290天以上,晚稻就可以直播。

中稻的生长期是125-135天,凡是能种水稻的地区,不论是光照还是热量,满足它的生长发育都绰绰有余,所以中稻完全可以进行大田直播。

就目前来说,直播水稻的技术虽说已经很成熟了,但要完全取代插秧,还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因田制宜,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种植模式。

我是村妇琼姑,希望我的回答,能帮肋你更多的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以及他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村妇琼姑


结合我们村的现状我认为水稻直播技术(也就是直接水稻直接洒谷子不插秧)目前还不能在农村代替传统的育苗插秧,在农村水稻直播还不是非常的普遍。水稻直播管理不善容易产量降低。如果把水稻的种植密度、水肥管理、水稻田的除草等问题解决了,也不会影响水稻的产量,水稻直播技术就是大力推广的时候。

1、水稻直播没有专用的工具很难把控水稻播种的密度

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去年就有人使用的水稻直播技术,依靠人工撒种,很难把控水稻种植密度。水稻是喜光农作物,密度过高,容易使水稻长得参差不齐。为了避免水稻长势参差不齐,需要更多的工作行对过密的水稻进行移栽,大大浪费水稻田的空间。如果有专用的机械设备,控制水稻播种的密度,那还是能推广。

2、 现在使用的化肥,容易使土壤板结,土壤板结对水稻直播的产量影响较大。传统的水稻种子中,会耘田。耘田的作用是水稻田除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疏松土壤增加水稻的透气性。现如今化肥的普遍使用,很多水稻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壤酸化板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水稻种植中,病虫害特别严重主要原因。以前育秧、插秧、耘田、使用农家肥肥田,病虫害相对较少,甚至很少有病虫害。但传统的水稻种植费时费力,现在都用抛秧、打除草剂、农药化肥,虽然省去了很多人工,现在的水稻品种更好,但病虫害却非常严重。

3、水稻直播除草较麻烦

水稻直播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杂草生长也非常迅速,一般水溶性除草剂要在水稻长到一寸,使用除草剂才不容易伤害水稻秧苗。如果在水稻播种时使用除草剂对水稻的育秧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在水稻育秧20天后,打除草剂除草的效果却不是很好。


乡野眼镜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直播水稻技术已经成熟,直播水稻是否可以取代插秧水稻呢?为什么?


农村水稻插秧,中国有史以来经历过几千年漫长的人工栽插历史,




到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期开始实现机械插秧,但是“插秧机”的插秧质量,插秧成本的影响,有很快被遗弃。


十年前,农村开始有人试探抛秧和直播效果,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大部分地区推广速度很慢。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抛秧技术、直播技术才真正成熟了起来。

延续几千年的人工栽插秧速度十分缓慢,平均一个人一天只能栽插0.3亩左右,而且人工栽插的秧苗,返青慢,生长慢,发棵率低,产量低;而抛秧技术的特点是,栽插速度以一个人为例,是旧式插秧速度的十倍以上,而且秧苗返青快,分蘖高,稻穗大,产量高;


尽管抛秧效果不错,但是很快被水稻直播所淘汰,所代替,直播水稻完全跳过了传统的“培育壮秧”的育秧环节,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人工,大幅度减少了水稻种植成本,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直播水稻,方兴未艾,广泛被农民所接受。

我相信,农村水稻直播技术只会更加成熟,农民的种田成本只会越来越低,农民的农业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