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由于公司还未复工,实在是悠闲得很。周围的同事显得有点焦虑和不安。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局面,我倒认为不如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做一些喜欢做而以前没有时间做的事,比如阅读一本好书。我的书架摆满了各种书籍,只要是文笔优美,内容深邃,思维缜密,实用性强的,我都喜欢。对于那些形而上学的,内容空洞的,不知所云的所谓书籍,我弃之如垃圾,不可读,读了误人子弟!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书架上的书有新有旧,满满当当。一小书房,百十本而已。在这方小天地看似很多,实则不然。与我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下来的书籍相比,连九牛一毛都不够格。书海无涯,令人心向往之却又顿生惶恐。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穷其一生只怕也无法把所有的书看完。我站在书架前感慨着。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可以如此浩瀚无垠!且不理这些思绪了,不管看不看得完,行动吧!患得患失的心态可要不得。

扫了一眼书架,我拿出一本《黄帝内经》认真翻看起来。这本书我久仰大名很久了。它被誉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在我国的中医学领域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星,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现在学术界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学家传承增补发展而来。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各八十一篇共一百六十二篇。《素问》解答了中医对天,地与生命的关系的一些最基本问题。主要是讲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灵枢》主要讲针灸穴位方面的。在《汉书•艺文志》里明确提到还有一本《黄帝外经》有三十七卷,遗憾的是已经失传。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如果对中医感兴趣的或者想学养生的朋友,这本《黄帝内经》是必读的。但是市面上同一本书有各种版本。有些朋友不知道该选哪一本来看。我个人认为选文言文的译注本。有些花里胡哨的什么某某带你学《黄帝内经》 ,这类可以ps了。治学一定要严谨。现在有的人浮躁得很,功利心又强。哪怕半桶水就敢出来标榜自己是某个行业某个方面的专家。沽名钓誉,借此捞金。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晴,甄别美玉与瓦砾。切勿把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书上。

我最近刷到一个抖音。一个人在抖音里面解读老子的《道德经》,其中有一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他把“太牢”的“牢”字解释为牢固,太牢就是很牢固。于是这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被他翻译成:大家熙熙攘攘,非常团结的样子。瞧,这也太敢说了吧?“太牢”在古汉语里是祭品的意思。太牢为牛,羊,豕(猪),还有少牢只有羊和猪。古代帝王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用少牢。所以这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正确的翻译是“众人兴高采烈的样子,就像去参加盛大的筵席一样”。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劝大家离那些伪专家。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其实此书人人可读,人人该读。为何?有一句话说得好,为人父母不知医是为不慈,为人子女不知医是为不孝。相信大家都能明白是啥意思。人食五谷,自会有这样那样的疾病。懂一点医学,可以临时抱佛脚,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学到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经历此次疫情,很多朋友都感慨身体健康,抵抗力强比什么都好。有时我们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太多。懂得取舍也是生活的一种智慧。

《黄帝内经》开篇为《上古天真论》。上古即远古时代,天指的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能力,真就是返璞归真。这一章通过黄帝与其老师岐伯的一问一答,解释了上古之人为何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衰退;人老而无子等问题。又讲了道家修炼的四种境界和每种境界的人生状态。由此给我们以追求健康长生的启示。

第一段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讲黄帝与常人的不同之处。生下来就充满灵性能沟通天地;二十岁弱冠之前能讲出的很多的大道理,善言辞;打小接受过一些高人的指点;长大后身体强壮极聪慧;统一天下之后他到山上修行被一条龙带到了天上成了“真人”。短短二十四字就概括了黄帝的一生。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第二段是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远古之人活到百岁之时动作仍然轻便有力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过半百动作都衰弱无力了。是时代变化造成的还是人没有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呢?这不也是我们今天想问的问题吗?看看自己年老的父母以及身边的人。大部分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手脚就不灵便了,这也疼那也疼。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这一段是我领悟最深也是最多的。原来我们之所以会年半百而动作衰者,有时代变化的原因,而更多的是自己不自律和乱养生造成的。远古的人知道了大自然规律的变化会顺从它,从阴阳的变化找到方法,会通过计算把万物归于阴阳去调和它。吃饭喝水有节制,起居都根据季节固定的规律而行,克制欲望,所以躯体与元神能够和谐相处,活到天赋予的寿命(一百二十岁)善终而去。吃惊吧?在远古时代,没有活到六十岁的都称之为“夭”,跟现在的“夭折”区别大了。我之前也认为没有长大成年是“夭”。六十岁以后叫“寿”,八十岁叫“中寿”,一百二十岁叫“天年”。仔细想想发现如今活到八十岁都已经是高寿了。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远古之人能活到天年而是因为他们会懂得顺应大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去修正自己的生活节奏,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今天的人呢?则不是!喝酒就像喝水一样,脑海里装着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趁着喝酒后行房,这样透支了肾精,消耗了元气,让肾精无节制的流失不知道装满,不按照昼夜时辰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凡事只追求眼下的快乐,长期这样就会伤身,不符合养生之道。

这一段的文字虽不多,但包含的内容却十分丰富,而且仿佛就是说给你我听的。都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白天劳作,入夜而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而我们却处处违背了这些。酗酒,熬夜,纵欲,攀比,虚荣等,还有乱吃保健品,不合适宜的“锻炼”——比如冬泳。冬藏: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阴寒的时候,这时应该把自己闭藏起来,以免生病。可是却有那么多人选择在冬天把自己脱光了泡到水里。须不知这都为以后埋下了病根。凡此种种,我们深知不可为而又为之,悲呼?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然后黄帝又问: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人年纪老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精力衰竭还是受自然规律限制呢?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这一段字数较多,讲了女人和男人身体发育到衰老的规律及各个阶段的表现。女人已七为基数,男人以八为基数。每增加一个基数的年龄身体就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对照每个阶段的变化,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修正自己的养生方法。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之道


最后一段,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叫精气……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处八方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其次有肾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这里讲人修炼可以达到的四个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真人是最高境界。真人的寿命与天地同寿没有终了。历史上称之为真人的据说都成神仙了。如药王孙思邈,张三丰,全真教丘处机。至人也可以归于真人一列。孔子是圣人,孟子,荀子,庄子都称亚圣,稍逊一筹。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叫贤人。而我辈呢?愚人?虽然科学上证实人无法永生,但是我想如果能够摒弃杂念,注重养生,并坚持下去,做到健康长寿是可以的。只是生于尘世,每日食五谷杂粮,考量生计,忧心劳力,俗事繁杂。坚持一心养生,顺应天地四时之变化,怕是一种奢望了。

比如此刻,已是凌晨两点,我还在写这篇交章。《黄帝内经》博大精深,里面蕴含的养生之道和生命的哲学浩如烟海。我今日斗胆写一篇,形神俱疲非常吃力。以浅陋之见,贻笑大方。如还有未尽详情之处,大家海涵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