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有所放松?有条不紊、慢条斯理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杭州的「限价」似乎有所松动。

先是3月10日南站新城挂了块地,精装限价32000元/㎡,比板块内在售的奥克斯·金宸玖和府贵了2300元/㎡;紧接着上周,萧山浦阳也挂出一块地,就在融创·森与海的西南侧,精装限价标准比去年年底旭辉拿下的浦阳地块,上提了1800元/㎡。

而万科前不久刚拿下的勾庄地块,也突破了3万大关,比板块内当前29000元/㎡的限价体系要高出1500元/㎡。

不同板块的限价标准都在一千两千地往上跳,乍一看,好像真的有点「松动」了。

事实呢?

1

先来看看这三个板块限价标准的变化情况——

限价有所放松?有条不紊、慢条斯理


跟此前板块内的精装限价标准相比,三宗地块的限价涨幅从5%-12%不等。

南站新城的最新限价标准是32000元/㎡,而目前板块内在售的高层精装均价是29700元/㎡,跟它一站地铁之隔的姑娘桥地块精装限价是25600元/㎡。

如果把在售楼盘的均价作为基数,那么南站新城的涨幅大约是7.74%

勾庄的价格体系虽然看起来比较混乱,但涨价也是事实。地铁、星创和宝龙联手拿下的勾阳路地铁站上盖项目——杭州良渚星创城,精装限价标准是29000元/㎡,一站地铁外的城北万象城·幸福里只卖精装26500元/㎡。万科今年拿下的地块,又抬了抬天花板,跳到了30500元/㎡。

勾庄板块一连串的上调动作,有种乘胜追击的感觉

而在杭州版图上相对比较偏远的浦阳,涨幅看起来也有些凶猛。光是和旭辉此前拿下的精装限价14600元/㎡的地块比较,就有1800元/㎡的涨幅;和高层精装均价14000元/㎡的森与海相比,价差就更大了一些。

这是今年率先调整限价标准的板块,它们的上市时间,普遍是明年。而它们周边等待开盘的新楼盘们,尤其是土地出让时没有规定「限价标准」的那些楼盘,最后的结果目前都是跟老价格看齐。

2

事实上,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杭州房价体系一直都有类似的微调。

只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事先限房价」的土地出让政策,把未来的房价明明白白地标示清楚了,一旦数字有所变动,大家的感知就会更加直观和强烈。

前面所说的三个板块变化出现在最近,过去半年内也有不少板块的限价标准确实在往上走——

星桥板块,苏宁地块的精装均价可以是24000元/㎡,而此前板块内的星奕云著高层只有不到2万/㎡的精装均价;更不用说「历史遗留楼盘」天都城,当时只能卖毛坯14000元/㎡;

崇贤板块接下来的精装限价标准是23000元/㎡,而目前在售的高层均价是精装21300元/㎡;

杨柳郡清盘之后,艮北新城的精装均价全面站上4万+,而花样年拿下的那块地,又把整个艮北新城的房价天花板抬到了42400元/㎡左右;还有临平山北、塘栖、富阳东洲和高桥……

这一连串的板块,房价「涨幅」有的是四五千、七八千,有的是一两千、两三千,有的大幅跳跃,有的是小幅上涨。

3

限价标准在很多城市,有不成文的共识,就是每年可以有5%左右的房价涨幅空间。

而从杭州的市场表现来看,每一年都没中断过,只不过出现在不同区域。

未来科技城就是典型。去年年末,富力中心和天空之城启用了最新的价格标准线——高层34500元/㎡,在摇号场上的表现仍然一浪高过一浪;包括房价一直在小步幅上调的崇贤,因为绝对的低价也依然很受欢迎。

今年最典型的就是勾庄了。万象城、地铁、医院这些实实在在的配套一个接一个地来,加上运河新城、良渚新城的双重辐射,就算房价一路小跑着变化,也仍比二手房要实惠得多……

我们可以归纳一下,限价标准适度放松的情况,多数发生在房价起点比较低或发展变化比较剧烈的板块,当然也发生在新房与二手房价差过大的板块。去年的奥体,也是范例。

并且这种限价标准上调的情况,一般都会体现在新出让的地块上,跟那些已经开过盘的「老楼盘」几乎没有关系,跟开发商拿地时间较早、正等着开盘的新楼盘也几乎没有关系。

而这些「涨价」的地块,绝大部分都要等到明年才能入市,即便是脚程够快的,大概也要到今年年底入市。

换句话说,勾庄的30500元/㎡、南站新城的32000元/㎡以及浦阳的16400元/㎡,几乎都是明年的价格线。

所以现在,勾庄还是有精装29000元/㎡的新楼盘,南站还是会有29700元/㎡的老楼盘,这些项目虽然已经看到了新价格,但仍处于上一轮的「限价有效期」内。

4

接下来限价标准提高的情况,应该还会时不时地在一些板块出现。当然,幅度也不会太大,尺度还是会被牢牢控制。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得到有些板块房价依然「纹丝不动」,典型的就是萧山市北,上周五刚刚挂出萧山市北西的地块,位置就在绿城·桂语听澜的南面,精装限价标准依然被摁在了37500元/㎡。

杭州的限价在有条不紊、慢条斯理地朝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