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比殲16強大了許多,為何殲16產量要比殲20多得多?

茳J魚兒的淡淡心事


我國空軍發展近年來取得顯著成就,以殲-20、運-20為代表的新型接近國際先進水準的戰機相繼入列,開啟了國人引以為豪的“空軍20時代”;在殲-20面前,殲-16和殲-10C等國產先進三代戰機不再那麼耀眼,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殲-20的進展情況,潛意識裡逐步忽略、看淡了三代機對於空軍轉型發展的作用。

歸結起來,這個問題可細分為兩個小問題,即殲-20為什麼至今還未開始大批量生產和殲-16對空軍作戰體系構建能有多大作用。

的確,單純從技戰術指標數據來看,殲-20作為空軍主打的第四代隱形戰機,從戰機雷達隱身、雷達航電配置到戰機機動性、敏捷性和可操縱性,殲-20都佔據絕對優勢,僅隱身性能和機動性兩項核心指標就遠非殲-16可比;那為什麼殲-16還會大批量裝備部隊,而殲-20至今停留在個位數的水平?

首先,空軍當前作戰體系來看,空軍還在補課。當前空軍初步構建成了以殲-11B為代表的重型制空戰機,以殲-16和殲-10為代表的先進多用途戰機,以殲-20為代表的新一代隱形戰機和以轟-6K為代表的中遠程精確打擊戰機為一體的攻防作戰體系。

同時我國至今還有以殲-7和殲-8為核心的數百架二代機還在服役,加快裝備更新換代是空軍戰略轉型的第一步;相比美國空軍早在上世紀末就基本完成了三代機更新換代工作,我國近10年才開啟相關工作快車道,至今尚未完成;因此,可以看作是中國空軍正在補上世紀落下的戰機代差課,越過三代機直接由四代機完成新老機型更新換代工作,受制四代機高昂造價、生產速度以及部隊相關準備保障影響,這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其次,殲-20雖已正式列裝空軍作戰部隊,但其還在等發動機。根據我國日益徒增的海空防禦壓力,我國殲-20加快服役進程,使用替代發動機服役,從而緩解當前實際面臨的海空防禦壓力;雖然各項技戰術指標初步達到要求,但並未做到極致,有網絡消息稱,渦扇-15發動機第三批次投產,意味著與其配套的渦扇-15發動機進展順利,有望在數年內真正服役,這無形中成為殲-20始終未大批量生產的主導因素。

從美國當前服役的F-22和B-2來看,隱形技術帶來空中攻防作戰一邊倒的絕對優勢同時帶來了高昂的成本代價,美國B-2隱形戰略轟炸機性能先進,造價達到了24億美元,一克機重比一克黃金還高;因此類似三代機完全取代二代機的思維不復存在,四代機很難完全大批量取代三代機成為主導機型,畢竟美國F-22也只生產了187架就關閉了生產線。

最後,作戰體系構建問題。殲-20屬於重型空優殲擊機,我國空軍的定位為踹門,其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抗美國F-22;去年珠海航展殲-20公開了內置彈倉,殲-20主要掛載兩枚霹靂-10近距格鬥彈和四枚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尚未出現掛載對面攻擊彈藥的實證,因此,殲-20短時間內很難具備對面打擊能力。

空軍作戰體系由制空和對面攻擊兩大模塊,以殲-11B和殲-20為代表的三四代制空戰機數量初步達到需求,以多用途戰機為核心的對面打擊模塊建設有待發展,殲-16作為我軍最先進的重型多用途戰機,在多用途戰機和一機多能的發展潮流下,對於空軍作戰體系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與殲-10系列戰機一道將成為未來數十年空軍對面攻擊兼具部分制空作戰任務的主力機型。

綜上所述,殲-20性能雖然先進,但我國空軍面臨著較大的新老裝備更新換代壓力,同時緊隨國際發展潮流,殲-16多用途殲擊機大批量生產是空軍現階段需求所致,產量遠高於殲-20也不足為怪。


鷹鴿分析


殲20戰機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五代隱身戰機,目前已經進入空軍裝備服役,而且經常在某些重大活動中,我們還能看到殲20單機或者以編隊的形式出現在民眾面前讓大家一飽眼福。而殲16作為我國在殲11B基礎上升級改進而來的一款重型雙發多用途戰機,主要是用來替代海空軍部隊裝備服役多年的飛豹戰機和蘇30戰機,同時該機作為殲20戰機的帶刀侍衛,有著比飛豹戰機更大的載彈量和作戰航程,可以說通過殲20和殲16的高低搭配,將我國空軍部隊的遠程打擊能力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從兩款戰機的服役時間來說都差不多,但是2年時間過去了,目前空軍已經接收了超過4個作戰旅的殲16戰機,這樣算下來總數已經已經超過了130架。而殲20雖然已經批量裝備部隊,且其戰鬥力遠遠高於殲16,但是從目前亮相的情況來看,其產量遠遠低於殲16的生產速度,這是為何呢?


首先從兩款戰機的性能來說,殲20屬於第五代隱身戰機,所以在製造環節上就要比四代機的殲16複雜的多,從單位時間上來說,製造一架殲20所需要的工序和時間要比殲16多的多。其次也有人說是為了照顧殲10C戰機的批量生產,故意壓縮了殲20的產能,的確從廠房週轉效率來說,同一間廠房,由於殲10C戰機機身更為小巧,而且製造環節也比殲20簡單很多而言,單位時間內一間生產廠房生產的殲10C戰機數量肯定要比殲20多的多。但是這個並不是真正理由,首先殲10C和殲20的用戶都是空軍,所以兩款戰機誰的產能更大還是得空軍這個客戶決定。


其實五代機年產量低是普遍現象,在目前已知的五代機中,除了美國的F22戰機在短短7年時間裡大量生產了高達183架,其最快年產量達到了24架。在五代機制造技術環節更復雜的情況下,F22戰機產量能達到平均2架/月也與其採用的脈動生產線有直接關係,可以說F22產量能這麼高就是拜脈動生產線所賜,就像同屬美國軍工企業的波音公司去年全年生產的民航客機數量高達806架,算下來平均每天就有2.33架波音客機下線,這麼高的產量除了有大量的成品供應商外,在總裝上就是借了脈動生產線的優勢。


不過在F22之後的F35戰機雖然還是採用的脈動生產線,但是其單月產量卻只有10架左右,這還是有三條生產線的情況下的產量,雖說其單月產量已經接近F22的年產量,但是其也有技術更簡單、產線效率更高的優勢,不過相比體格更大、製造環節更復雜的民航客機而言,F35的產量也不算大,甚至還有點偏低。

其實這個產量低屬於故意拖延的結果,我們以F22來說一下,其裝備的187架戰機只用了7年時間便全部列裝到位,隨即產線也被封存。結果隨著殲20和蘇57戰機的出現,F22在設計之初為了追求性能,內部空餘空間比較少,所以這也限制了其改動空間和餘地。在空間比較狹小且分散的情況下,後續的升級更新難度就比較大或者是幾乎沒有改動升級空間了。再加上F22早已停產,如果復產肯定要有所升級,所以在直接升級和復產之間美國一直不知如何是好,直接升級受限於空間限制提升不大,重啟生產線和升級意味著又一筆鉅額投資。


所以有了F22戰機的前車之鑑,再加上現代戰機的技術發展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今天被大家所推崇的技術可能明天就落後了,所以不光是殲20也包括F35戰機產量刻意比較低,就是為了延續其生產線時間和延長其生產批次,這樣就算是後續有小改進或者重大升級時升級改進難度更低。

而殲16是在殲11B基礎上升級而來的多用途型號,所以從平臺而言還是殲11的平臺,成熟的平臺的優勢和限制就是,成熟的平臺首先產量可以提升的很快,而且單價還比較低。同時四代機的平臺再怎麼改進還是不如五代隱身戰機,更何況殲16本身就是用來替代海空軍部隊服役多年的飛豹和蘇30戰機的,所以在更新換代速度上也要能夠跟得上裝備更新換代速度和形式變換。
所以從出發點和要求以及未來前瞻性考慮,殲20產量低於殲16是合情合理的。


魑魅涅磐


殲20是隱身戰機,造價高昂,很多國家都玩不上。且用了很多新技術,使用中養護保障是非常燒錢。比如B2飛一次理論上就須重上隱身材料,作戰能力強,但使用,製造保障都不易,且燒錢。所以在能不用隱身戰機的情況下,都會用其他飛機執行任務。

再有殲20與殲16作戰任務也不同,載彈量後者遠大於前者。殲20只須踹開對方大門,其他打擊讓殲16完成,性價比最高。

或者說隱身戰機雖然先進,但為隱身犧牲了很多功能,且燒錢。導致用途相對單一。而殲16一類戰機則是多用途戰機,使用廣泛,所以應該多造。


神龍通天


我們空軍的定義,五代機殲-20為骨幹,四代機殲-16和殲-10是主力。主力的意思,能為五代機作戰有重大輔助作用,能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或沒有五代機出陣,也可制空對地,發起凌厲的攻擊,有較高的作戰效費比,能威懾性制空對地攻擊。它是制空急先鋒,又是對地攻擊中左馳右突的虎將。不知魂舞大漠這樣表述,能否表達清楚?殲-16本來就有三代王的厚實基礎,經過多年使用和技術發展,一躍而成為四代王,正如人們所說,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者,今日成為主力干將,並不使人覺得有什麼奇怪。王者嘛,自當有王者風範,王者正是殲-16無疑,剛剛的,妥妥的,值得鼓掌稱妙喝聲彩,以下來說道一下下,看看是否如此。

長腿王。魂舞大漠想說,有殲-10C就夠了,世人不知“猛龍”之猛,試飛員們無不一見傾心。還沒有出口,是國標三代,也是四代。而殲-16站在國際戰鬥機三代王的肩膀上,技術性能則要更高些,有人多不解,稱我們的沈飛喚做什麼沈伊霍,極不公平。如今擁有殲-16的中國空軍,一型長腿王,可幹比殲-10更多的活兒,二者產量2:1就可以,殲-16少一點,殲-10C多點。按此比例來分定,殲-20可少些,殲-16可多些,可以等比的,以其它的價值和使用程度而決定數量多少。

海航有威。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的作戰力量使用,只為維護自己核心利益而設,主要作用於近海,以此層層遞減。此前裝備“飛豹”和蘇-30MKK的海航,換裝殲-16在所必然,它與我們五代艦載機的搭配,亦可參照空軍比例,遠海五代機為主,近海以殲-16當家,就能滿足於主要作戰需求。美軍搞過一次演練,以四代機大功率雷達發現之能,將目標信息以數據鏈分發給五代機,正可發揮四代機的作用。以此亦可想見殲-16,它的裝備數量會有多少。


魂舞大漠


沈飛是中國航空製造業老大!成飛、西飛、哈飛、上飛、南昌飛等都是在沈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都是在沈飛的人員技術支援下建設起來的!我們還有更先進的戰機。殲31=殲20+殲11。鑑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殲-10是完全模仿F-16機頭和歐洲陣風與颱風機尾的產物,是單發小機,而殲-20是在殲-10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意。經過中國工程院多位航空航天院士對比:殲-31的氣動佈局優於殲-20,各項技術指標性能優於殲-20,殲-20的鴨翼設計使該機的隱身性減小,殲-20機翼過於龐大,使其隱身性大打折扣,而殲-31使用3D激光打印技術,使其機身與部件都趨於理想化。再說上艦,殲-20機體與機翼龐大,機翼摺疊困難,有誰見過類似殲-20這樣的機型是可以摺疊機翼的?且殲-20彈倉較小隻能攜帶4枚中距航彈和2枚短距航彈,而殲-31就是為上艦設計的,使用3D技術後不僅彈倉容量大、整機重量大幅減輕,這樣,栽油量大增,飛行距離遠,作戰半徑大,加上尾鉤即可上艦。試想在同樣安裝WS-19發動機的情況下,殲-31的機動性會比殲-20優異多少,更不用說其隱身性了。大家都知道航母的甲板非常有限,而成飛根本不掌握艦載機技術,殲-20機體過於沉重,艦上降落距離要求過長,對起落架及攔阻索抗拒力要求極高,所以殲-20上艦簡直難以想象。


極速太空飛船


在可預見的未來的五十年,戰場還是三代機的天下。三代機比四代機雖然在機動,隱身,信息處理能力有限,但經過改裝,信息處理能力和載彈量仍然讓三代機具有極高的性價比。四代機的建造維護成本依然很高。


鋒young


題主這麼理解,班用機槍很好用,但是為什麼步槍比機槍多。


紅豬的翅膀


20是刺客,殺關鍵目標,之後才輪到16正面主力,炸彈卡車,收割人頭。


搞根菸吧


既然生產寶馬,為什麼還製造夏利


老夫有話說5


殲16可不見得比殲20弱,因為電子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