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吸波材料為什麼能吸收雷達波?

剛少65235622


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無形無跡的電磁波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空間,嚴重的電磁汙染給地球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因此,研製開發新型吸波材料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同時,隨著現代軍事技術的不斷髮展,戰爭越來越信息化,立體化,雷達探測技術的不斷髮展,現代軍隊為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突防能力,也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隱身技術,而作為隱身技術關鍵的吸波材料也成為各國軍事科技力量研究和開發的重點和熱點。

納米吸波材料原理及特性

納米材料是指特徵尺寸在1~100nm的材料。納米材料由於其自身結構上的特徵而具有小尺寸效應、表面界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以及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因而與同組分的常規材料相比,在催化、光學、磁性、力學等方面具有許多奇異的性能,在微波吸收方面顯示出很好的發展前景。吸波材料是指能夠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當今電磁波能量,並通過材料的介質損耗使電磁波能量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一類材料。

當一個微粒的尺寸小到納米量級時,它的微觀結構和性能既不同於原子、分子的微觀體系,也不同於顯示本徵性質的大顆粒材料宏觀體系,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一個過渡體系。納米微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具有很高的表面能,從而對其化學性質有很大影響。實驗證明,粒子分散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後,隨著粒子直徑的減小,位於粒子表面的原子數與總原子數的比值急劇增大,當粒徑降為5nm 時,表面原子所佔比例可達50%。由於表面原子數增加,微粒內原子數減少,使能帶中的電子能級發生分裂,分裂後的能級間隔正處於微波的能量範圍內(l×l0-2-l×lO-5eV),從而導致新的吸波通道。一方面,納米微粒尺寸遠小於雷達波波長,對雷達波的透過率大大高於常規材料,這就大大降低了對雷達波的反射率;另一方面,納米材料的比表面積比常規微粒大3~4個數量級,對雷達波和紅外光波的吸收率也比常規材料高得多。此外,隨著顆粒的細化,顆粒的表面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變得突出,顆粒的界面極化和多重散射成為重要的吸波機制,量子尺寸效應使納米顆粒的電子能級發生分裂,其間隔正處於微波能量範圍(10:-2:10-5 eV)從而形成新的吸波通道


楓橋夜泊天下


納米材料是指材料組分的特徵尺寸在納米量級 (1 ~ 100nm) 的材料 , 它獨特的結構使其自身具有量子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小尺寸和界面效應 , 金屬、金屬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屬材料的納米級超微粉在細化過程中 , 處於表面的原子數越來越多 ,增大了納米材料的活性 , 在電磁場的輻射下 , 原子、電子運動加劇 , 促使磁化 , 使電磁能轉化為熱能 , 從而增加了對電磁波的吸收效果。由於納米材料在具有良好吸波特性的同時還具有頻帶寬、兼容性好、面密度低、塗層薄的特點 , 美、俄、法、德、日等國都把納米材料作為新一代隱身材料加以研究和探索。目前 , 美國研製的被稱作 “ 超黑粉 ” 納米吸波材料 , 所吸收的雷達波可達 99 % 。法國研製出一種寬頻微波吸收塗層 , 這種吸收塗層由膠粘劑及納米級微粒填充材料組成。這種由多層薄膜疊合而成的結構具有很好的磁導率 ,50MHz 至 50 GHz 內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總之納米吸波塗料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途的吸波塗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