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浞的历史为什么被抹掉?

挖了恐龙侃历史


说到寒浞,大家应该觉得这个名字很陌生,更不用说属于他的那一段历史了。这位曾经篡代夏朝、并做了四十年的华夏共主,最后却不被历史承认,在中国正史中竟寻不到他的身影。这寒浞究竟做了什么人神共愤之事,才让自己有了这种结局呢?下面我便一一道来。


一、寒浞的行为不符合孔孟之道


什么是孔孟之道呢?孔孟之道的精髓便是这十五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字面上的意思便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孔孟之道作为正统思想传承两千年,寒浞一生所作所为无不违反以上思想,所以为儒家正统所不齿。除了《左传》、《莱州府志》和《竹书纪年》有一些记载外,正史里几乎没有,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只用“少康失国”四个字一带而过。


二、寒浞的“恶行”


咱们来看看寒浞的一生就知道了。


被逐——寒浞生在寒国,从小就为非作歹,邻居不喜,父母说他,他就把父母绑起来,估计他的行为太恶劣了,当地的族长就把他逐出了寒国。这要是放在现代,敢把父母绑了,估计离少年犯不远了。


杀师——寒浞走的时候,想到攻占夏都的后羿是个很厉害的人,就想投奔去了。在去的途中遇到一位高人,高人对他有眼缘,就收他为徒。出师之时,担心师父再教出个比他还厉害的徒弟,竟然毒杀了师父全家。


杀父——这里的父指的是义父。因为当时寒浞成为了后羿的义子。寒浞一路升迁,做到了有穷国的相。但寒浞早已有狼子野心,他明着“孝顺”后羿,后羿喜欢美女和美酒,寒浞就搜刮来献给他;暗地里却买通后羿的亲信,私通后羿的妃子。最后寒浞杀死了后羿,并连他的族人都想一个不留,有穷人几乎灭族。


弑君——在寒浞建国二十年时,夏都被寒军攻破了,夏氏族人被大肆虐杀,夏后相(夏朝君主)被杀,至此夏朝开始了四十年的亡国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寒浞其人,确实有聪明才智,但不端不孝、杀师杀父、弑君屠民,真的是丧尽天良、阴狠毒辣。要说他一点好事也没干?也不是,比如修建过海防等基础设施,但比起他一生所作所为就不算什么了。寒浞的这些“恶行”严重不符合上述孔孟之道,注定不被正史承认,为儒家正统唾弃。


千史千寻


寒浞生于中康初年,父母从小便对他过分地宠爱,十几岁便搅得四邻不安。不久,族人就纷纷指责他的父母,父母实在看不过去他的所作所为,便说了他两句。没想到,恼怒之下的他,竟然将父母捆绑在家,然后又继续出去为非作歹。

因仰慕后羿,在投奔后羿的途中,寒浞借宿到了一个老猎户的家中。老猎户十分喜欢寒浞的聪明伶俐,寒浞也十分惊叹老猎户武艺的高强。于是,高兴之余的老猎户没有经得起韩浞的软求硬磨,便收他为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韩浞练就了一身的功夫。后来,寒浞恐怕师父再收别人为徒,便用毒药把师父一家人全都害死了,搜刮完师父家中仅有的一点财物,放了把火就走了。

后羿夺权十三年后,寒浞终于找到了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大英雄。于是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和对后羿的巧言令色,寒浞日益赢得了后羿的青昧,把他留在自己身边而且后来又收其为义子。为了在此站住脚跟,寒浞收敛了以往的恶习。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来博取后羿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广交朝中权贵,结党营私。后羿见他身强体壮,勇猛过人,便先让他在自己的亲军中做了个小头目。

寒浞很会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每次随后羿外出打仗时,他都奋勇拼杀,多次在战后被后羿夸奖,一年的时间,寒浞便由小头目升为大将军,真可谓平步青云啊!

这时,很多原本臣服于有穷国的小方国开始反叛,停止纳贡,后羿当然不愿意了。于是,后羿便让寒浞领兵去征讨,而结果寒浞每次都大胜而归,这让后羿很是高兴。于是,后羿又提拔他为左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

此后,寒浞又多次升迁,日益成为朝中的重臣。天下太平了,后羿也开始腐化堕落起来,贪恋美酒女色,喜好巡游打猎。

寒浞抓住这一时机,又从各地挑选出许多能歌善舞的美女入宫来陪后羿作乐;后羿好酒,寒浞又把各地上贡来的美酒一坛不留地都给了后羿;后羿好打猎,他又精心选出数十匹良马供其使用。

骄奢淫逸的后羿沉迷于酒色,而政事也交给了寒浞处理。

此时,寒浞与后羿的一名妃子好上了,在某次的偷情中被后羿捉奸,但寒浞买通逢蒙杀死了后羿。之后他又杀死逢蒙,完全掌握了国家大权。

自此寒浞接管了后羿的国家与女人,还跟后羿的妃子生了两个儿子。

后来有许多小方国叛变有穷国,寒浞派自己的长子寒浇几次出兵才打败了他们。寒浞认为从此天下太平了,没人能撼动自己的地位了,于是就登上了帝位。寒浞精心谋划一步步窃取了国家大权登上帝位被称为“寒浞之乱”。

史书上说寒浞即位后,曾残酷地屠杀有穷氏族人。他吩咐手下人将后羿的尸体剁成肉泥,加入剧毒的药物烹制成肉饼,然后送给后羿的族人吃,吃下的便被毒死,不吃的便让士兵用乱刀砍死。其状惨不忍睹。一部分有穷族人恐遭杀害,纷纷逃往边远地区,留下来的也都隐姓埋名,投靠在其它诸侯门下。从此,中原地区再也找不到有穷族人了。

寒浞还派兵打败夏朝国主姒相,逼其自刎,杀其家人。

寒浞为人子不孝,为人徒不义,为人臣不忠,为人主不仁,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名声岂能容于世。

还有后羿虽然占领了夏都,但并没有改变其国号,只不过是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已。

再说后羿这个逐太康代夏的王都不被承认,何况弑羿上位的寒浞。

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的时代,寒浞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所以寒浞的历史鲜为人知。


枪挑花面


导言:由于声名狼藉,寒浞统治华夏岁月的历史被无情抹掉。

寒浞,夏朝时期的寒国国君,更是君临华夏大地四十年的寒王朝天子。但孔圣人的儒家思想坚决将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其为枭雄。

寒浞绝对是个人物。他从小聪明伶俐,父母娇惯溺爱,是个典型的顽劣少年,常惹得四邻不满,遂联名要求族长将其驱逐,此时他才14岁。寒浞一路流浪来到天下霸主后羿的治下。寒浞虽年少,但颇有治事才华,逐步得到后羿重用,将举国军政治理大权尽揽于怀。后羿自己则终日打猎游乐,不理朝政。

寒浞一方面满足后羿的享乐需求,一方面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民心。后羿的亲信家臣尽数成为其党羽,连后羿之妻纯狐也与寒浞一拍即合,与他合谋夺位大计。某日后羿猎归,寒浞乘其不备,将其击杀。寒浞还将其尸肉煮了给他儿子吃,他儿子不忍吃,也被杀掉。

寒浞于是顺理成章的登上王位,立纯狐为正妃,后来与她生了寒浇、寒殪两个儿子。这一年,寒浞年方20。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嫦娥便是纯狐的历史原型。随后,寒浞将都城迁回故乡寒地,在云雾缭绕的云台山上建造了他和嫦娥(纯狐)双宿双飞的宫殿,取名“广寒宫”,取“寒浞之舍”之意。

寒浞夺位后,当时的夏朝新姒相,同样励精图治,一心想夺回天下共主之位,连续征服了淮夷、风夷、黄夷部族,形成了夏朝与寒国两强争霸的局面。经过多年准备,寒浞派寒浇和寒殪攻灭了夏禹后裔斟灌氏和斟鄩氏,分封寒浇为过国国主,寒殪为戈国国主,进而对夏朝发起总攻;历时两年,杀夏帝姒相,尽灭夏氏。此时寒浞刚40岁,正式成为整个华夏大地的共主,以天子之威君临天下。

参阅《历代帝王王位更替》


lm爱国者


寒浞,妘姓,又名韩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他为枭雄,把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从史书上抹掉。任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来杀死后羿,夺取有穷氏大权,随后消灭了夏后相,使自太康失国以来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统一。晚年骄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少康的复国之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