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超国民待遇”现象?

老树书法


为什么疫情防控中会出现"超国民待遇"现象,应该如何看待旅华外国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照妖镜,也是国民觉醒的契机。这场疫情中,老百姓看到了太多中产乃至精英公知对欧美腐朽生活无耻言论的追捧,也看到了中国在强大欧美在衰落的活生生的事实,更多人,对国内某些人对外国人的特殊待遇十分愤慨,引起了不小的舆论波澜。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上海静安区的洋女婿事件。本来入境管理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应该格外慎重格外小心。可是遇上这个难缠的洋女婿,实在是让人伤脑筋。这位洋女婿是英国人娶了一个上海姑娘,已经有了一个2岁的小孩。洋女婿回国经过多个国家,辗转回到上海,是典型的高危人群,应该集中隔离。

可是,洋女婿死活不愿意集中隔离,原因很简单,集中隔离条件不好,达不到五星级水平。洋女婿必须回家!可是,洋女婿回家后,大概率会传染给妻子孩子和丈母娘。这可怎么办?当地居委会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让一家祖孙三口给洋女婿腾地方,到外面住,洋女婿则住进家里,居家隔离。

如果居委会低调处理也就算了,这事没人知道。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居委会居然以为自己创新了工作方法,既照顾了原则性,有考虑了灵活性,这件事情应该宣传,应该推广。然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个跪倒在洋女婿面前的恶心样子。

这件事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日本骑行者丢失自行车事件。中华大地丢失自行车的事情多了去了,绝大多数够不到立案侦查条件,甚至连报案都没有。中国人普遍态度是有找车的时间,早就挣回来了。可是,日本人不行,日本人丢了自行车必须限期破案!于是3天之内,日本友人找到了自行车,皆大欢喜,还上了报纸。

你不得不信,我们基层确实太多人把"优待外国人"当成了潜移默化的工作准则。这种现象,让外国人自动享有了"超国民待遇",而本国老百姓,反而成了二等公民。

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了三个不得不说的事实。

1,我国的"超国民待遇"有悠久历史。

我国的超国民待遇来自于什么时候?清朝中后期,外国人来到中国,就像青面獠牙的怪兽,是官府最怕的事情。清朝法律曾规定,洋人的传教士,参照总督、巡抚、道台、县令管理,拥有治外法权。可是事实上,我国古代大分裂时期,弱国对强国,始终都有"超国民待遇"。所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形成了食物链闭环。

2,我国的"超国民待遇"有现实目的。

当我国下定决心向西方学习时,原本的洋鬼子就变成了"外宾"。尤其是民国时期,外国人来到中国,不仅工资自动比较高,还能靠着特权吸引一群狗腿子为自己干活。

3,我国的"超国民待遇"应该早点淘汰。

现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中国人民早在1949年就站了起来。挺直腰杆做人,这是共和国元勋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要珍惜,要发扬!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强大。这句《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电影中的台词,到今天依旧有重要意义。相信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对外国人那种隐形的超国民待遇就消失了。


历史知事


严肃对待“超国民代遇"现象

超国民待遇,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极贫极弱的年代,民国时期外国人公然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写着“华人如狗,不得入内"。引起中国人的愤怒与声讨。

中国在改变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资,也曾给外资企业丶外国人税收优惠丶建厂优惠等特殊待遇。当时的“超国民待遇"现象,曾引起社会长期的热议。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制度的完善,一个平等竞争的社会生活环境逐步建立,2008年中国统一的所得税法出台,中国境内平等竞争的局面产生。

一些在国外生活的中国国民,自以为到国外喝了几口洋人的水,吃了几餐洋人的饭,就成洋人了,千方百计在国内同胞面前显摆,表现自己不一样的超国民姿态。

中国每年有数千万人走出国门,有的生活在国外世界环境,有的加入了外国籍成了华人,有的成了华侨,有的甚至嫁了外国人,他们回(来)到国内以老外自居,向国内同胞索要“超国民待遇"。听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现了回国的中国侨民华人,或者外国人在隔离期间颐指气使,索要就餐刀叉丶果酱丶西餐巾丶咖啡等西方生活物质,仿佛自己就是假洋鬼子,就是回来要超国民待遇享受的。

例如出现在北京的澳籍华人梁某某,在隔离期间不带口罩外出跑步,还对劝阻人员出言不逊。

出现在上海的英国籍女婿坚决不去隔离集中区,社区调解人员竟然别出心裁,变通调解,使这个上海女婿如愿以偿享受“超国民待遇"。

上海广州的接待人员,为了迎合回到国内的“超国民”们,想方没法满足他们的超国民待遇。

一些国内的同胞,自己作贱自己,满足所谓“外国人"的“超国民"不合理要求。

在病毒流行期间,中国政府和中国同胞以博大的胸怀,接受一些从外国归来的侨民和外国人,在防疫防控面前,必须统一步调,防止输入式疫情回潮。一视同仁才能严防死守。

一些回国同胞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也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遵循国内的法律法规,不能享受特殊待遇。各级政府也应该将回国的中国人和进入中国的外国人,视同国内民众,不开口子,不给超国民代遇,不让来之不易的抗疫胜利付之东流。严肃的对待和处理索要“超国民待遇"的人!


老狼48440790


真经对“超国民待遇”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不管是山大留学生事件、外国人永居、还是前两天洋女婿拒绝隔离事件,真经都很愤慨,都是坚决反对的。

对“超国民待遇”,真经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好面子。这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很多人自己买东西或者吃饭时,会锱铢必较,算得很清楚,但请人吃饭或者给别人买东西的时候,却会显得很大方。同样,很多人会在外国人面前充面子,宁愿自己拮据点,也要在老外面前显得大方。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享受超过中国学生的待遇,就是典型的穷要面子。说实话,我们的大学,就算一个非洲留学生都不招,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办学水平。



第二是自卑心。有少数国人,内心里仍然没有丢掉奴性,总认为国外的就是好的,老外说的就是对的。老外说中国不讲人权,他就觉得人权是个好东西,就要去将就老外的人权。上海的洋女婿拒绝隔离,本来就已经违规,甚至违法,但居委会还能由着他,就是典型的缺乏民族自信。


第三是对外政策。中国从很多年前开始,都保持着一种温和、隐忍的外交风格,这种风格延续多年,在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中形成了一种政策惯性。比如说若干年前,政府吸引外资,那都是恭恭敬敬地请人来,各种殷勤,各种开绿灯,时间长了,就让很多人感觉外国人就是特殊,在制定政策时,也会对外国人特殊照顾。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某种程度上来只有靠讨好外国人来获得好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人家吃了我们的拿了我们的,嘴上还不念我们的好。



超国民待遇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只是由于中国越来越强大、民族自信心逐渐恢复,人们才慢慢感觉到其中的不平等。个人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上话语权越来越大,特别是此次抗疫,打出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随着我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将来,外国人的超国民待遇将会越来越少,外国人来中国,最多也就是平等对待,说不定,还会成为二等公民。


高校人才真经


对“超国待遇"的现象,我认为是夸大其词了。因为:1,洋女婿并没有挑战中国“入境者必须隔离"的防控原则,他接受检测同意隔离,因为家在上海,只不过是变通了隔离方式。2,因为洋女婿在家隔离的个人要求,是得到了上海家人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家人愿意委屈求全离家,让女婿一人在家隔离,不是政府或防控工作人员的妥协性安排或特殊照顾。3,隔离的方法不一定是绝对的,目的和效果是一致的。无论是洋女婿还是其他外国人,无论是华侨华裔还是中国留学生,只要进入中国境内,只要接受检测隔离14天,特殊情况下,灵活采取特殊的隔离方式也无可厚非。总之,对任何人的隔离只有特殊情况下变通,没有不隔离的特殊照顾,所以就不存在超国民待遇。


用户绿柳迎春


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的时候,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就是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可谓是享受超国民待遇。



外国人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由于为了吸引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所以给来华的外国人以超国民的待遇。不过随着几十年的经济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了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即使是一向为人诟病的人均GDP,也和那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缩小了很多。



可是过去几十年来形成的惯例,让现在中国人面对发达国家的国民的时候,依然给予了他们超国民的待遇,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例如这一次某个英国的洋女婿跑到中国来,不遵守中国的相关隔离制度,最后上海的某些官员居然为这个英国人想办法腾屋子,尽量满足英国人,让国人感到相当的愤怒。



至于那个澳大利亚籍华人女子,本来也是毕业于中国的985大学,结果因为学习优异跑到澳大利亚去读书,并且入了澳大利亚籍,回到中国后就趾高气扬了。这恐怕是中国几十年来所采取的一些错误的做法,让这些人有了嚣张的底气。



总之我觉得真没有必要再给外国人以超国民待遇,平等对待就行。


平安读历史


过去几年之前,我国确实有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超国民待遇,甚至衍生出了外国人代理我国民众报案的生意,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又非常非常的心酸。

可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超国民待遇正在成为过去,外籍女婿的最关键问题已经基本解释清楚了。一些对此非常愤怒的人亲自走访之后调查了事实的真相,率先揭露并批评此事的《环球时报》主编胡先生也听取了他们的观点,并希望各位朋友都能兼听。

:超国民待遇正在成为过去

率先批评此事的胡先生转载的文章中表示,外籍女婿所在地采取的是灵活隔离政策,入境者既可以接受集中隔离,也可以选择在家中居家隔离。也就是说,外籍女婿选择居家隔离是符合规定的,外籍女婿没有突破防疫规定,他没有什么超国民特权。

具体来说,本次事件是一个家庭内部矛盾。社区这边是既可以居家隔离,也可以集中隔离,但是女婿想要居家隔离,妻子想让他集中隔离,这一家子直接吵起来了,居委会这才参与调解。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妻子和同小区家的亲戚达成一致,搬去了亲戚家,而这个外国女婿选择了居家隔离。从头到尾,这都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

外国女婿没有超国民特权,只是他不体谅刚坐完月子妻子,最终妻子去了亲戚家,这是人家的家事,社区工作人员也没办法。社区工作者是按照规则办事,没有超国民特权。

:英国女婿事件是一个家庭矛盾

随着我国逐渐强盛,一些超国民特权逐渐成为过去。

世界各国越来越尊重我国,我国民众也越来越尊重自己,对国内的违规外国人也是执法必严,毫不客气。过去一年当中,经常有交警用英文怒斥闯红灯外国人的类似新闻,我国已经出现并且养成了对外国人执法必严的风气,对外国人是毫不手软和客气。

就拿刚刚被限期离境的澳大利亚女子来说,照样是限期离境,而且对她还更加的严格和苛刻。我国对外国人的风气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从过去的害怕触怒外国人,害怕最终引发国际形象事件,到不敢对外国人好,害怕引发我国民众的民愤。目前能够看到超国民待遇的事情已经非常少了,工作人员都没有这个胆量,超国民待遇越来越少。

:交警用英文怒斥外国违章者

针对入境的外国人,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放平心态,也早就应该做到放平心态。

不要过于推崇外国入境者,也不要看到外国人就怀疑他们有超国民待遇,这两者其实都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我们是自信的中华儿女,应该对外国人放平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放平心态也不意味着放弃对外国人的监督,确实还是有个别分子顽固的跪着,例如一些极端的亲美分子等。我们需要在保持警惕的同时,用自信的胸怀客观看待每一件事情,确实发生超国民待遇事件的,必须追究责任,没有违背规则的,我们也不能总觉得出现了超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正在成为过去,也必须成为过去。

最后,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祖国强,就是我们每个人强。


注:

身为自信的中华儿女,我们既要瞪大警惕的眼睛,也要放平心态,不要看待一个外国人,就觉得他能有超国民待遇,这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垂垂老马


近日,上海一名英国女婿拒绝集中隔离,最终由居委会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使他“如愿以偿”,的可以进行居家隔离,这样个故事,在被媒体报道之后, 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响;

在一些集中隔离点里面,有些外籍人士频繁索要咖啡,甜点,果酱,西餐巾等一些不必要物资,导致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频繁穿脱防护服,疲于奔命,很多类似的这些事情,已经刺痛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了,所以,引发了又一轮对外籍人士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强烈反感;

这不禁让人想问,如果有一名普通中国人拒绝集中隔离,居委会能这样变通吗?如果可以,那就应该广而告之,只要有独立住房,就可以不去集中隔离点,而选择在家隔离,此法适用于中外所有人士,在隔离期间,所有隔离人员都可以向工作人员索要任何物品,食物等等,否则,就不能给那些外籍人士“超国民待遇”;

至于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超国民待遇”现象?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所“谓超国民待遇”现象,主要还是有些同胞,在面对有些外籍人士时,不自信 甚至还有些胆怯,所以,他们有时候为了讨好这些外籍人士,甚至放弃自己的原则;

实际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惯着这群洋人,因为,现在的中国,以前不是那个饥寒交迫 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我们应当拿出自己的自信,去告诉这些洋人,他们必须尊重我国的法律,必须服从安排进行隔离,如不服从,随时将他遣送回国,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要知道,虽然我们当前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也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目前海外的疫情依然在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要严防疫情大规模回流,为了做到这一点,所有外来人员,都必须做到依法进行隔离14天的措施,这里面,绝对不能出现所谓“超国民待遇”的发生,毕竟,这已经涉及到原则问题和公平性的问题。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小柳聊聊兵


超国民待遇有形成的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于是,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外企很大的优惠。同时,财大气粗的外国人在国内也就享有所谓的超国民待遇。不过,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也突破了14万亿美元,外企的优惠待遇早就没有了,与国内民企缴税政策完全一致。


既然外企的超国民待遇已经取消,为何各地还存在着对外国人硬不起来的现象?很多外国人或者外籍华人在国内自觉的高人一等?观察室先来谈谈澳籍女华人梁某妍的心态。梁某妍40多岁,在1990年代毕业于双一流大学,并出国取得澳大利亚国籍。

在1990年代,我国经济刚刚起步,与澳大利亚相差甚远。梁某妍能够加入澳大利亚国籍,必然在当时能够让人觉得羡慕。毕竟,那时候肯德基与麦当劳都算得上奢侈品!也许,梁某妍因为在外企工作,享受过超国民待遇。

不过梁某妍小显然没有能够与时俱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自信心也空前提升。以前是用羡慕的眼光看梁某妍,她能加入澳大利亚国籍。现如今,恐怕绝大多数人觉得稀松平常,甚至用更严格的标准审视梁某妍。梁某妍之所以引发全网公愤,与她澳籍华人身份密不可分。


但如果不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梁某妍的结局也许就好的多。这是为何?观察室再来为大家解释下,超国民待遇实际上还存在。再举个例子,为何社区工作人员对英国洋女婿那么客气?并不是洋女婿本身有多厉害,而是很多时候。基层工作人员怕麻烦。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外国人“网开一面”。

观察室生活在某新一线城市的大学城附近,周边的师范大学存在着大量留学生群体。不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执法人员对留学生都非常客气。一旦与留学生发生冲突,这就是涉外事件,驻地总领馆就可能介入,省市的外事部门也可能介入。如此一来,多数时候都是让国人忍气吞声。慢慢的,也就是养成了留学生群体的超国民待遇。实际上,这些留学生绝大多数不会说汉语,实在不懂有何意义。


以上就是观察室对超国民待遇的看法,欢迎讨论!


美国观察室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叫令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