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的“冷”兵器

何问西东 | 飞鹤的“冷”兵器

何问西东 | 飞鹤的“冷”兵器

2013年从美股退市,到2019年在港股上市,飞鹤成为港交所首发市值最大的乳品企业,市值很快超越2004年港股上市的蒙牛。是什么支撑了市场对飞鹤的信心?3月26日19:00,《中国企业家》杂志社35周年大型对话节目《何问西东》邀请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朱武祥解剖飞鹤的“冷”兵器。


文丨徐硕


3月23日晚间,飞鹤乳业发布了上市后首份财报,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2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2.0%,实现净利润39.35亿元,同比增长75.5%。

这是一家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

1999年,国企改革,为了保住品牌,冷友斌带领团队花了200多万、背着1800万债务,将飞鹤乳业从黑龙江农垦中分离出来。

2003年,飞鹤成为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乳品企业。期间经历转板,2013年完成私有化退市。2019年重回资本市场,成为港股首发市值最大的乳品企业,市值很快超越蒙牛。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飞鹤是少有的没有发现问题的本土乳品企业。在与洋品牌的激烈竞争中,飞鹤以独特的定位抓住了中国父母的心智,但如何反攻一线,以及走向全球,是其面临的挑战。

20年的传奇经历,其中曲折,难以为外人道。飞鹤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来支撑市场的信心?3月26日19:00,《中国企业家》杂志社35周年大型对话节目《何问西东》第一季,将邀请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朱武祥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对谈,解剖飞鹤的“冷”兵器。


何问西东 | 飞鹤的“冷”兵器


《何问西东》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在创刊35周年之际重磅推出的企业领袖大型对话节目,第一季主题聚焦“商业向上”。

1985年,《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也在此前后集中创业。“一本杂志,一部中国新商业史”,《中国企业家》杂志的35周年,也是企业家群体的35周年。

35年来,企业家群体崛起、创造、创新、引领,展现了蓬勃向上的力量。他们每往前走一小步,市场的力量就往前走一大步。在过往的历程中,商业向上的力量,推动着一个大国向现代化不断转型。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爆发,企业家群体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他们在战“疫”中的担当、智慧、格局、勇气,令人感佩。危机和灾难面前,商业向上的力量,是一种安定人心的重要保障。

商业的变革永不停歇,企业家仍将以科技和公司的力量、以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社会的进步。面向未来,商业向上的力量,足以改变世界。

在35周年之际,《中国企业家》杂志再次追问:企业家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进入新时代,公司的宗旨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商业向上,需要企业家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未来,企业家又如何发挥好引领作用?

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思考,也值得我们不断地追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