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相救 用爱相助——师宗县民政局救助站王云华同志先进事迹

救助乃国本之策,匡扶源仁义之心。

师宗县坐落西南,人杰地灵,素有凤城美称,一批批师宗儿女在这片热土上世世代代谱写着奋进之曲、锦绣华章,共产党员们的鲜红意志在这片大地上引嘹高歌。

自全国展开新冠肺炎疫情防疫阻击战以来,师宗县各行各业全力以赴,紧跟形势,与病毒顽强抵抗,为一方水土维稳贡献力量。在此期间涌现出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岗位先锋、模范工作者。

用心相救 用爱相助——师宗县民政局救助站王云华同志先进事迹

王云华,一名平凡却又坚韧的共产党员,今年58岁的他自1984年于部队退伍返乡后,一直坚守在民政工作岗位上,参工36年来,与救助相关的工作岗位,基本都是他奋战过的领域,如今任师宗县救助管理站站长一职。

多年来,王云华积极工作,精力充沛,活跃度高,哪里有新闻、有新状况,他总是第一个知道,在单位里是出了名的“智多星”。

而今,身材清健、精神矍铄的他完全看不出是已年近六十的人,跟单位上的年轻人们在一起工作时,大家纷纷戏言:“王大哥,你怎么看上去比我们都年轻呢。”王云华的工作风范素来以“负责、高效”著称,自2011年进入救助站工作后,风雨中,烈日下,桥洞里,深山下,救助过的人不计其数。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立足民政、立足基层,身体力行,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入手,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以人为本,率领全站职工敢于破除旧观念,积极探索新思路,文明主动救助,将师宗县救助工作带上了一个新台阶。

用心相救 用爱相助——师宗县民政局救助站王云华同志先进事迹

一、一个个救助镜头 闪现一幅幅真情画面

救助站工作人员就像手术台上的医生一般,面临的总是充满人间辛酸和生活苦痛的一幕,他们需要时时关注弱势群体,用一颗强大坚韧的爱心,持续在救助岗位上发光发热。

流浪乞讨人员,既是弱势群体,又是问题群体,他们有的披头散发、重病缠身;有的精神失控、行为失常;有的心理扭曲、性格怪异等等情况层出不穷。可无论多苦多累,作为一名救助工作者,每面临一个需要救助的人都必须用爱心去为他们开启新生活的大门。

尤其在疫情期间,王云华更是拿出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开始在师宗大街小巷走访巡查,生怕遗漏了一处角落,疏漏了一个乞讨人员。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有一半的时间在路上,为有固定居所地点的流浪汉送去御寒大衣和米面粮食,确保他们在疫情期间正常生活。王云华说,开展救助工作那么多年,说起难忘的事,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般闪过。

犹记得2017年,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半夜,一串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救助站接到群众求救电话称:师宗县西华街西关石洞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状况不佳。

当时,已是深夜,但多年的救助经验和警觉,提醒着王云华,救助不容迟疑和耽搁。他二话没说带上御寒物品就直接赶到现场,没想到却没有发现流浪人员,他继续在周边仔细寻查但还是没有找到,几番搜寻未果,他只有担忧地回到家中。

但当夜气温骤降,他实在担心流浪人员被冻死饿死,不甘心地又一次乘车赶往现场,依然未果。第二天、第三天他多次去往现场周边寻找,直到第四天清晨,终于在一处隐蔽处找到了那个已经奄奄一息的流浪汉,本着”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王云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救治,随后多次探望,终于问出其名叫米建成,是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期间王云华多次照料,成功帮助病情好转后的米建成顺利返乡。

2019年6月,救助站接到群众电话,有一重庆市万盛金开区人名叫刘正平,在师宗打工,重病送往县人医院,王云华去往医院了解情况得知,其本人离家多年,与家人已无联系,由于多年积怨,种种原因,家人早已不管其生死,现又重病在重症监护室,无人照顾,情况十分不利。

王云华先与医院联系,尽力救治刘正平,后又找护工精心护理,最后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多次沟通劝说希望他们能来师宗看望刘正平,但没能得到家属的理解。遗憾的是,住院1个月后,刘正平于2019年7月18日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通知其家属后,家属还是不愿来,王云华和同事又不远千里前往其户籍所在地,积极与家属做思想工作,最终他的家人来到师宗,为刘正平料理后事。这一番折腾,耗费许多精力,但王云华说凡事都要尽力去做,如果真不行那就再努力努力,事情总有转机,尽量把每一个流浪乞讨人员送回机,流浪的人总得落叶归根,这就是王云华的办事宗旨。

同年10月,救助站窗口来了一名安徽籍男子,这名男子说着当地方言,无法听清他提供的信息。焦急之际,王云华突然想到2018年1月曾救助过一名老人也是安徽人。

王云华想办法安排两人见面,让他们用本地方言沟通交流,在老人的帮助下,终于问出其名叫吴伟忠,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人,可多次与叶集区救助站联系后,还是查无此人。

王云华没有放弃,又在全国救助系统上,通过查其姓名找到重要信息,原来,2011年吴伟忠曾在广东中山市救助站有过救助记录。至此,王云华抓住线索,顺藤摸瓜,终于找到其家人,此后帮助他顺利回家。王云华说过,听不懂就多问,还听不懂就找能听懂的人去听。不遗余力地寻根,不留遗憾地扶助,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救助工作者该做的事。

近三年来,师宗救助站登记在册的无名人员有的残障,有的聋哑,有的神志不清,是王云华本着一颗共产党员汲汲为民的火热红心,像判案公安一般,在他们身上下功夫,花心思,寻找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般寻找出回家之路。公安人脸识别系统、各大媒体寻人公众平台都是找王云华自我钻研出来找人、找家的熟路子。

用心相救 用爱相助——师宗县民政局救助站王云华同志先进事迹

二、一次次业务改进 奠定一层层工作基石

为保障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权益,积极开展救助活动,平日里,王云华经常带上御寒衣物、食品等到城区各地段巡查,对流浪乞讨人员宣传国家救助政策、法规,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到站接受救助,对不愿到站接受救助的,派发食品、衣物,并告知救助站所在地和联系方式,只为他们需要时方便到站救助。

对于突发事件、工作难题,王云华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指导处理,解决问题。同事们都说这位老同志干工作靠得住。

同时,为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救助工作,王云华不甘落伍,紧跟时代脚步,积极筹谋建立了师宗县救助管理站微信公众号,苦心经营该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发布国家救助政策的知识,并将师宗救助站的位置和联系方式公之于众,方便群众遇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联系救助站。

对找到家人并安全送回的,也及时在公众号上发布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他总是说,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进步,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用新办法,让更多的人回家。

用心相救 用爱相助——师宗县民政局救助站王云华同志先进事迹

三、一年年春夏秋冬,成就一辈子党员光辉

救助管理工作服务的是为社会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服务,为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生存权,王云华积极带领一班人,就解决身患重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就诊问题,与县人民医院、县精神病专科医院签订了医疗救助协议,建立站院联动机制,送医院救治的,必须以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为重,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对已经在医院救治的,要千方百计的帮其找到家人。

就是他,大家口中的“王大哥”、“王叔叔”,多年来与同事们一道,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一次次在风雨街头救助流浪人员,一回回在各家医院陪伴重病患者,一趟趟在长途车上护送对象回家。

回顾36年工作生涯,王云华感慨万千,他说已记不清救助了多少人,但每一次都忘不了那一幅幅亲人相见的动人场景,忘不了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人话语。

王云华总是用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救助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民政理念,他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党员、救助使者、最美基层干部,一位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17年初至2019年底,师宗县救助站窗口实施救助2000余起,街面实施救助57次,其中送医救治的有无名氏23人,至此已为15人找到家人,并都将其安全护送回家。无一次发生违纪事故,出色地完成了救助管理工作任务,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人间自有真情在,大爱无边霞满天。王云华同志用他的真情与真诚,执着与追求,从点滴做起,在救助中完美诠释大爱。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当下,他对弱势群体的浓厚感情和对工作的热情,成就了一段党员光辉历程,也成就了一段民政救助佳话。社会需要爱,需要关和热,需要更多的像王云华一样的工作者,让我们为王云华点赞,为社会新风尚、人间正能量接力,为民政爱民风帆助力远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