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春天到了,天气也暖和了。那日,我到小河边散步,偶见有人在河滩上烧荒,燃起了几缕袅袅的炊烟。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在农村住时,清晨或者是黄昏时,小村庄上空升起的那袅袅炊烟。

我记得,初夏的早晨,炊烟是最好看的。我们地区有谚语说:"立夏鹅毛住",过了立夏,风逐渐的就小了。早晨,小村庄的上空炊烟是整齐壮观的。黄昏时,由于各家晚饭的时间不同,村庄上空的炊烟也不集中了。

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清晨,小村庄随着第一声鸡鸣,各家各户陆陆续续,吱吱呀呀的打开房门,迎接早晨那第一道阳光。然后各家的女主人,或者是孩童走到柴草垛前,抱柴火生火做饭。

这时候,你若站在村庄外面那高坡上,往我们这百十多户人家的村庄上空一看,村庄的上空陆陆续续的升起了一缕缕袅袅的炊烟。没有风的早晨,炊烟是笔直的,越升越高…………直至云霄。偶而有微风吹过,再看那缕缕炊烟,时舒时卷,淡淡的冲向远方。

阴雨天,气压低,那一缕缕的炊烟就升不起来,弥漫在村庄的上空,云烟缭绕,拂氤袅袅,盘旋在村庄上空久久不肯散去…………。

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炊烟也是有色的,人们会说,竞扯蛋,烟不就是灰朦朦的吗?其实不然,各种燃料烧出来的烟是不同的。一般玉米杆子等杆棵类柴火烧出来的烟,是淡淡的灰白色。而原煤烧出来的烟,你仔细看,刚出烟囱的时候黑黑的,浓浓的,升高了才会变得淡一点,慢慢的才会变成灰色。

提起炊烟,自然就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是我们家炊烟的制造者。早晨起来,母亲在厨房烧水做饭,天气冷的时候,母亲总是先烧点热水,放在两个洗脸盆里,留着我们兄妹几个洗脸用,然后才做饭。

小的时候,我经常蹲在大灶前,帮妈妈烧火。有时候,外面风小或者是没有风,灶膛里就会往外缭烟,就会把妈妈的眼睛呛出泪花来…………。

初夏的早晨,几乎没有工夫帮妈妈烧火。每天早晨起来,都得到大地里挖野菜。挖回来的野菜,分种类,侵麻菜用开水焯了蘸酱吃,苦菜剁碎了喂鸡和鸭子。

从家里到大地挖一筐野菜,大约得一个小时。当挖好了一筐野菜,回家的时候,站在小河对岸的高坡上。往村庄的上空一看,大部分人家的烟囱早已是灰飞烟灭了,偶而有一两户懒鬼人家的烟囱还继续冒着黑烟,这时候,我们这些挖野菜的孩童们,就会匆匆忙忙的向家里奔去…………。

想起了妈妈,就想起了妈妈做的饭菜,想起了妈妈贴的玉米面大饼子。

那时候,我家几乎每年都养肥猪。过年杀猪,妈妈会用小坛子腌点咸肉,留着芸豆下来时候吃。

芸豆下来时,每天早晨炖芸豆,妈妈都会搁里一小块咸肉,吃饭的时候,咸肉拿出来,留着第二天炖芸豆继续搁里,那叫借味。炖芸豆上面贴一锅圈,玉米面大饼子,那个大饼子底部都有一层油,吃起来真的好香…………。

如今,母亲已经随着炊烟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梦里依稀,时常的见到母亲。

生活依旧,人们生活条件都好了,炊烟袅袅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每当我回忆起来,小村庄上空那飘飘渺渺,弯弯曲曲的炊烟,会为那股亲切又熟悉的乡土气息的远去,深深的帐惘着。

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乡愁随着…………远去的炊烟。

2020年3月19日,畅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