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民國時期,許多追求變革的進步人士和北洋軍閥們為了躲避官府或者對手的迫害,不得不求助於外國力量的保護,許多人一出事就逃往外國大使館或者直接出國。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名人:

盛宣懷:英美法德四國組成的多國部隊護送出逃

1911年10月21日,距辛亥革命暴動僅僅17天,67歲的大清國郵傳部部長盛宣懷在命懸一線之際,藏進了美國駐大清的使館。這個消息像一顆炸彈轟動了整個世界,成為各國報紙爭相報道的焦點人物。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當時由於他宣佈的鐵路幹線收歸國有的命令,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奶酪,引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皇族大臣為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利用盛宣懷做替罪羊,將他革職,永不錄用,以平民民憤,但損失慘重的資政院議員們不會善罷甘休,必然將他處以死刑。盛宣懷來到美國大使館尋求保護,美英發德四國大使館組成的多國部隊護送盛宣懷,盛宣懷在多國部隊護送下順利來到天津,然後乘船前往日本,雖得以保全姓名、終享天年。

孫中山:日本是孫中山先生最給力的避難所,曾先後16次在日本避風頭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當時許多追求進步的變革人士,為躲避清政府的迫害,在外國管轄下的租界,甚至是跑到國外鬧革命,孫中山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例。他曾多次逃入外國領事館,得到各國駐中國領事人員的協助和救急。日本是孫中山先生最給力的避難所,曾先後16次在日本避風頭,除日本外,還去過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黎元洪:被自己請進京的張勳逼下臺,逃入東交民巷日本使館避難

1916年6月袁世凱去世後,原第一任副總統黎元洪依法繼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以北洋正派首領自居,掌握軍政大權,與黎元洪分庭抗禮,史稱府院之爭。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1917年,雙方在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宣戰的問題上產生分歧而決裂,段祺瑞以辭職威脅要求對德宣戰,一向軟弱可欺的黎元洪突然挺直了腰桿,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了天津,而擁護段祺瑞的11省督軍紛紛宣佈獨立。

黎元洪在皖系的逼迫下內外交困,急召張勳進京調解,但張勳坐鎮天津,趁機搞復辟,6月12日,逼迫黎元洪解散國會,黎元洪如夢初醒,後悔自己引狼入室,但悔之已晚,6月17日,張勳帶領5000辮子軍抵達燕京,7月1日,張勳擁立溥儀復辟,黎元洪逃入北京東交民巷日本使館避難,直至段祺瑞領軍擊潰張勳後,才從使館出來。

張勳:被一輛轎車將他和眷屬一起轉移到荷蘭使館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1917年6月,辮帥張勳帶領5000辮子軍進京,擁立溥儀復辟,自封為內閣大臣兼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張勳的復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段祺瑞組織討逆軍,自任總司令,於7月3日在天津馬廠誓師,進京討伐張勳,12日,討逆軍兵分三路,向北京城內發起總攻,辮子軍不堪一擊,大都割掉了自己的馬尾巴,繳械投降,孤軍奮戰的張勳仍不離開公館,將眷屬帶在身邊,企圖負隅頑抗,大有以死殉節之勢,危急關頭,一輛汽車冒著槍林彈雨駛進公館,將張勳和眷屬轉移到了荷蘭使館。

北京政府得知後派外交總長汪大燮與荷蘭公使貝拉斯交涉,汪大燮提出張勳乃是國賊,是不可饒恕的政治犯,要求貝拉斯交出張勳,貝拉斯以尚未商議妥當,拒絕引渡。後來徐世昌繼任總統後,對張勳給予了特赦。

徐樹錚:被指控為十大禍首之最,逃到東交民巷日本使館,120天后,逃往天津,後潛入上海英租界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雙方在京漢鐵路的涿州高碑店琉璃廠一帶交戰,7月17日,皖系西線慘敗,徐樹錚被免職,任遠威將軍,留京待職,7月19日,段祺瑞被迫下臺,徐樹錚被指控為十大禍首之最,7月29日,直系控制下的北京政府逮捕徐樹錚等10名皖系將領,這些人大都逃往東交民巷日本使館尋求庇護。

雖然北京政府一再照會日本政府要求引渡徐樹錚,但都遭到了拒絕,120天后,日本大使館將其藏在柳條箱中,由日本軍官護送逃往天津,後潛入上海英租界,躲過此劫。

溥儀:由日本派車護送前往天津日租界大和旅館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1924年10月22日午夜,馮玉祥成功發動了北京政變,11月5日,馮玉祥的部下,北京警備司令鹿鍾麟率部荷槍實彈進入紫荊城,宣佈民國與清王室簽署的皇室優待協議作廢,立即驅趕末代皇帝溥儀,整個過程僅費兩個多小時,溥儀逃到了北皇后婉蓉府,之後協同鄭孝胥陳寶琛二人由醇王府逃往東交民巷日本使館。

1925年2月24日,溥儀在日本人的保護下,乘車逃往天津,由日本人駕車迎往日租界大和旅館居住,史上又稱北京事變。

李大釗:逃到蘇聯大使館,但被張作霖不顧國際慣例和規則,派軍警突襲逮捕

盤點那些跑進外國大使館的北洋名人:即使逃進大使館依然禍福難測

把大使館當作避難所,也是一步險棋,禍福不定。1925年李大釗在北京組織5萬人遊行示威,被北洋政府以假借共產學說嘯聚群眾予以通緝。李大釗逃入東交民巷俄國兵營,後為更好的繼續展開工作,而進入蘇聯大使館,張作霖沒有理會國際慣例與規則,派軍警突襲蘇大使館,李大釗全家被逮捕,軍警同時獲取了7卡車的文件與檔案,裡面有大量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與中國各派別的聯繫證據和指令,這些證據對李大釗及其不利,因此被指控為裡通蘇俄、顛覆政府的罪名,最終英勇就義。蘇俄發行郵票紀念李大釗。

由此可見,外國大使館雖然可以給予一定的庇護,但如果遇上不顧規則和慣例的人,還是禍福難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