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樓夢》中的父親形象,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之殤

細說紅樓夢裡的父親形象,這三類父親教不出好兒子。

《紅樓夢》被稱作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在這部作品裡,我們不僅能看到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悲歡離合,也能看到中國古代的世情百態,看到很多有啟迪作用的哲理和至今仍困擾著我們的社會問題的源流脈絡。

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的賈家最後一敗塗地,家庭教育的失敗是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的。都說《紅樓夢》揭開了中國舊社會的瘡疤,傳統的中國式家庭教育應該是其中一個。尤其是書中所涉及的父親形象,幾乎都是典型的傳統的中國式的父親。

中國式的父親是什麼樣的呢?大概就是像導演李安在“父子三部曲”中所表現的那樣,他們不論在別人面前多麼溫和大度、謙遜有禮,一旦回到父親的位置上,馬上就會變成不苟言笑、耿直粗暴、執拗古板又好面子的人。

誠然,《紅樓夢》中並不是沒有慈愛溫柔、體貼入微的父親。比如說林黛玉儒雅紳士的父親會告訴她:“飯後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比如香菱的父親會抱著她逛燈會。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孩子都是女兒,而且是唯一的女兒。

在那樣的社會條件下,男孩才有機會建功立業,揹負起光宗耀祖的責任,而女孩只宜養在深閨,到了年紀就嫁作他人婦。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對女兒才會更寵溺一些。因為這種愛才不摻雜任何條件也不帶任何差別,僅僅出於一個父親的本能。

但這樣的愛,在那時也是奢侈的。對於那些兒子,父親們總會更加重視和嚴苛,但也因此更容易暴露出父權陰影下的一些致命的弱點。

從《紅樓夢》中的父親形象,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之殤

賈政:以愛為名的打壓式教育

中國有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有幾個成語,叫嚴師出高徒,慈母多敗兒。嚴厲,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大特色。為了達到鞭策和糾正的目的,訓斥、責難甚至偶爾責打都被視為是教育的正常手段。

這種手段雖然不被現代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所認可,卻因其立竿見影的顯著成效而得以部分保留,成為中西文化差異的一部分。而從這一點出發,賈政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賈政本身就是個非常古板嚴肅的人,自帶低氣壓。不管多熱鬧的場景,只要他在場,眾人都不敢說笑。以至於在闔家團圓的元宵佳節,賈母都嫌他破壞氣氛,不得不“攆他下去歇息”。

而他對於自己的兒子賈寶玉就更是嚴厲了。說起他對寶玉的教育,讀者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一場讓賈府人仰馬翻的“寶玉捱打”。實際上賈政對寶玉的打壓式教育不僅體現在肉體層面,更體現在精神層面。本是混世魔王一樣的賈寶玉,到了父親面前頓時變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情緒低落時,父親會問他,“你還有哪裡不如意,不滿足的?一天天唉聲嘆氣。”他去上學時,父親會說:“你要再提‘上學’兩個字,連我也要愧死了。”他讀《詩經》,父親會告訴他,八股才是最要緊的,寫不好八股文,就是讀到三百本《詩經》也沒用。當他的詩文被人稱讚時,父親只會說一句:“差強人意。”而一但他一時興起多說了幾句,便會被教訓:“誰問你了?你能看過幾本書,知道幾個典故,也敢在人前賣弄!”更休說犯錯被發現時,自然免不了一頓毒打。

賈寶玉是不夠好,但真就有如此不堪嗎?客觀來說,寶玉雖不才,但他的品性、學識、修養在一眾勳貴世家子弟裡面,還是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一下就入了北靜王的法眼。

賈政對賈寶玉的種種不滿,究竟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呢,還是因為他從寶玉週歲那天起,就認定他只知混跡於內幃,“將來酒色之徒耳”,一直對這個兒子心存偏見呢?”

很多讀者都認為,賈寶玉會變成“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求埋沒在富貴溫柔鄉”的紈絝子弟模樣,該歸咎於賈母等人的過分溺愛,可賈政的嚴酷淡漠如斯就沒有責任嗎?仔細想想,賈寶玉很少表現出驕縱任性的一面,但在面對自己的過失和挫折的時候,表現出的怯懦和逃避情緒反而更加明顯。

王夫人打了金釧兒,他跑得最快,賈母為了鴛鴦的事遷怒王夫人,他也沉默不語。他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卻沒有挺身而出的勇氣。有些舉動,甚至和父親賈政非常相似。

雖然前半生,賈寶玉看似過著眾星捧月般的生活,但他卻從沒有得到有價值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正確的引導。

從《紅樓夢》中的父親形象,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之殤

賈赦:父權陰影下的黑白顛倒

說完了賈政,就不得不提一下賈赦和賈璉這對父子了。與弟弟賈政一味地打壓不同,賈赦對兒子賈璉似乎顯得“獎懲分明”一些。

他也打過賈璉,原因是他看上了石呆子的扇子,賈璉一直沒能買到手,貫會溜鬚拍馬的賈雨村卻利用職務之便,設計陷害石呆子,令他鋃鐺入獄,財產充公後便忙把扇子送到賈赦手中。賈璉只是說了句公道話:為了這一點小事,就把別人弄得家破人亡,算什麼能耐?”便捱了賈赦一頓痛打。拳腳之中,都帶著些惱羞成怒的滋味。

當然賈赦也獎賞過賈璉,最重的獎賞是有一次,賈璉差事辦得好,賈赦很高興,賞了不少東西,還順手把自己一個叫“秋桐”的小妾賞給了他。這秋桐,原本是賈赦的小妾,卻經常和賈璉眉來眼去,這種事若是放著賈政那裡,早就打死一百回了。但賈赦卻不介意,他有太多小妾了,既然兒子喜歡,一高興就大手一揮,賞了。

魏徵《柬太宗十思疏》中有云:“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獎。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為人主如此,其實為人父母是一樣的道理。可賈赦是怎麼做的呢?

如果說,賈政對寶玉的教育觀念是來自一個儒生迂腐而刻板的複製,那麼賈赦對賈璉的態度則是全憑自己個人的心意。合心意就賞,逆心意就罰,沒什麼是非對錯,也不惜顛倒黑白。

從《紅樓夢》中的父親形象,看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之殤

賈珍:以血緣為紐帶的奴役關係

說起這對父子就更有意思了。許多人都好奇賈珍和秦可卿的關係,卻很少關注到賈珍和賈蓉的父子關係。

今天先拋開那些隱秘複雜的事情不說,來單純地聊聊這對父子的關係。賈珍對兒媳秦可卿十分關懷,多次對外人表示:“我這個兒媳婦,比兒子還強十倍。”他對兒子賈蓉的態度如何呢?書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

賈珍道:“去罷。”又問:“怎麼不見蓉兒?”一聲未了,只見賈蓉從鐘樓裡跑了出來。賈珍道:“你瞧瞧他,我這裡也還沒敢說熱,他倒乘涼去了!”

說完,還讓自己的小廝去朝賈蓉臉上使勁兒吐了一口,然後用同樣的語氣去責問他。過一會兒,又自己對賈蓉說:“你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牽馬?”賈蓉也不敢耽誤,擦了擦臉,就連忙去牽馬了。

一個小廝怎麼敢這樣對自己家少爺呢?有意思的是,書中描述,眾人素知賈珍的脾氣,所以只能照做。而賈蓉也顯然是已經習以為常了。

小廝罵賈蓉時,賈珍就站在旁邊。如果是出於教育的目的,他自己責罵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讓手下來罵,來吐口水呢?即使賈政賈赦再不喜歡自己的兒子,也不會這樣。除非在賈珍眼中,賈蓉和自己的小廝沒有什麼區別,是奴隸,不僅可以教育,還可以隨意凌辱。只不過是有血緣關係的奴隸而已。

比起賈家的敗落,這三個父親,失敗得更徹底。而他們,也只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一個縮影。中國傳統教育並非一無是處,它教會我們謙虛,教會我們敬畏,教會我們傳承。它只是在千百年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強化下逐漸變質

都說父母是世界上唯一沒經過崗前培訓和執業資格考試的工作。不論是從前還是現在,父母都天然地擁有教育自己孩子的權利和責任。但這種權利不應該被濫用,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引導而不是壓制,而倫理道德的存在,是為了維護整個社會的秩序,而不是為了營造一個令人窒息的在親權束縛下的成長氛圍。如果連正視都做不到,還談何發現個性呢?

本文轉自博主少讀紅樓,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