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目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紧关头。除境外输入形势严峻,全国各地大多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聚集性传播风险也可能导致疫情“死灰复燃”。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3月16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25个部门研究发布了《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复工服务保障。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一起来看看权威专家怎么说吧!


受访专家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穿衣篇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不可骤减衣物,以免感冒降低免疫力


春季乍暖还寒,保暖御寒很重要。李侗曾提醒,春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一旦感冒,人的免疫力会下降,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随之升高。


因此,切不可骤减衣物,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和孕产妇等人群更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保暖来抵御“倒春寒”。


1.适时增减衣服

即便是在温度已较高的南方地区,也应根据天气适时增减衣服。需要提醒的是,穿外套、戴帽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身体与病毒的接触机会。


2.上班备好防护消毒品

每天上班前,建议大家准备好一天要用的防护消毒品,包括口罩、消毒湿巾、75%浓度的酒精、免洗洗手液、手套等。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3.回家摘口罩、洗手、消毒

下班回到家,最好在进家门前就摘下口罩,在口罩上喷酒精消毒,再由内向外反向折叠并装在密封袋内丢弃。


进门后,立即换掉衣物,而后马上洗手,并用消毒湿巾或75%浓度的酒精对手机、公交一卡通、门禁卡、钥匙、手表等物品消毒。


此外,在衣物消毒方面,李侗曾建议,在家里通风处专门设置一个区域,回家后,将外套、鞋子、背包等放在这里。


4.衣物放在阳光下暴晒

如果当天去过人员密集的地方,建议用56℃~75℃的水浸泡衣物30分钟以上再清洗,然后把衣物放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病毒。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饮食篇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杜绝聚餐,吃饭前的最后一刻再摘口罩


复工后,大多数人的午饭甚至三餐都会在单位或附近解决。

李侗曾建议,疫情期间,不论是中午还是晚上下班后,都要坚决杜绝聚餐,最好独自就餐。

1.带饭或打包餐食外带食用

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从家里带饭或在单位的餐厅、食堂打包餐食外带食用,取外卖时也应尽量保证无接触拿取。


2.吃饭前最后一刻再摘口罩

在食堂或餐厅用餐时,要注意错峰,避免扎堆,排队时间距应在1米以上。同时,口罩应佩戴到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再摘下。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摘口罩时,注意要从耳挂处将口罩取下,不要接触内表面和外表面。


3.避免吃饭聊天

用餐时,应尽量保证一人一桌就坐,并朝同一方向落座,避免与同事面对面就餐和聊天,吃完后应尽快离开食堂。

4.保证膳食营养均衡

除了用餐期间注意防护外,复工人员还应注意保证膳食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尽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营养建议》,保证充足营养,不可偏食,注意荤素搭配,加量摄入鱼类、禽肉类、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及新鲜蔬果。


同时,烹饪时要确保食物充分加热,让病毒失去传染性。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居住篇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能走楼梯不坐电梯,室内每天至少通风3次

李侗曾表示,复工复产后,每天从上班出门前直到下班回家后,防范病毒的意识都不能松懈。


1.上班前量体温

上班前,建议先在家中测量体温,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切不可坚持上班。


持续高热(超过3天)超过38.5℃需要去医院;低于38.5℃的轻度发热,在家随访观察。


2.错峰上班,配戴口罩

不论在单位还是家中,乘坐电梯时,应尽量错峰,务必戴好口罩,同时尽量不要在电梯内交谈。


3.按电梯避免直接触碰

接触电梯按钮时,建议佩戴防护手套,或使用纸巾隔开,避免直接触碰。此外,对于居住或办公楼层较低的人,建议戴好口罩走楼梯,过程中不要触摸楼梯扶手。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4.每天通风3次

不论是居家还是在单位办公,都要注意室内通风,建议每天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要注意保暖。


5.工作期间全程配戴口罩

如果不能与同事保证1~2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则应在办公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并尽量采用线上沟通的方式,减少面对面交流,传阅纸质文件或其他物品后应及时洗手。


6.定期对办公用品消毒

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办公用品,自己的键盘、鼠标、座机电话等办公用品要定期用75%浓度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7.减少开会频率

一定要减少面对面集中开会频率,尽量采取视频或电话会议形式。如必须要开会,应选择面积较大、通风较好的空间进行,开会期间,间距应至少1米,并控制会议时长。


李侗曾提醒,开会时,最好采取实名登记制,一旦发现有疑似或感染者,可方便查找与其接触人员及时隔离。


8.便后盖上马桶盖再冲水

由于粪便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因此不排除新冠病毒存在粪口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因此办公楼里的洗手间也应注意清洁、通风。


排队如厕时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便后应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如厕前后都要认真洗手。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出行篇


01


步行、骑行、开私家车是最优选择,坐公交戴口罩和手套

出行方面,李侗曾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开私家车。


骑共享单车应注意擦拭消毒,私家车需每日通风。


选择出租车或网约车出行时,要戴好口罩并提醒司机也戴好,上车后保证车内通风良好。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切记全程戴口罩,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的物品,建议佩戴手套,注意与车内其他人员保持一定距离。

感染科专家N条“复工”建议: 让病毒不复燃,疫情不反弹

李侗曾提到,随着各行各业陆续复工,餐厅、电影院、健身房等休闲、娱乐场所也会采取限制人数或预约制等形式逐步开放,但还是建议避免前往这类人群聚集且封闭的地方。


如必须要去,应做好防护,并配合场所工作人员做好登记、体温检测等。


最后,李侗曾提醒,虽然咳嗽、发热、胸闷、气急等呼吸系统症状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但一些患者可能仅出现乏力、全身酸痛、精神不振以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要做好识别、尽快就医。即使当下全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每个人也不能麻痹大意。▲



本文来自恰同年公众号[ 关注恰同年公众号(ID:gh_1bf6a6603100),专注学生家长生活学习知识分享平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