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忽必烈想了一招,殘忍至極,可文天祥不為所動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南宋“三傑之一”的文天祥,在面對元軍不斷誘降時發出的心聲。

祥興元年(1278)夏天,南宋已經來到了最後時刻,崖山海戰慘敗後,南宋滅亡。當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張弘範,上書忽必烈如何處理文天祥時,忽必烈回覆“誰家無忠誠?”

忽必烈指示張弘範一定要對文天祥以禮相待,將其送到大都。當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後,被忽必烈軟禁在會同館,他是下定決心要勸降文天祥。眾所周知,勸降的方式無非兩種,軟硬兼施。

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忽必烈想了一招,殘忍至極,可文天祥不為所動


忽必烈先是派出原來南宋丞相留夢炎,讓他去勸降問題,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接著,忽必烈讓降元的南宋宋恭帝趙顯來勸降,當文天祥看到趙顯時,立即跪地,可對投降之事隻字不提。

這一下子惹惱了忽必烈,原本只是被軟禁的文天祥,被元軍戴上木枷腳銬,關入大牢。即便如此,文天祥還是不為所動。怎麼辦?忽必烈又想到了一個辦法,讓文天祥妻子和女兒給文天祥寫信。

原來,文天祥其中和兩個女兒都被元軍抓去,在宮中為奴,過著生不生如死的生活。忽必烈讓她們寫信給文天祥,只要文天祥歸降,家人就可以過上好日子,可文天祥依舊不為所動。

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忽必烈想了一招,殘忍至極,可文天祥不為所動


在給妹妹的信中,文天祥這樣寫道,“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由於中書平章政事阿合馬被刺死後,忽必烈詢問群臣,“南方、北方宰相,誰是渠能?”大臣們直接回答,“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

就這樣,已經被關押三年的文天祥,再次進入忽必烈的視野中。與之前派人勸降不同,忽必烈決定當面勸降,結果還是被拒絕,“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願賜之一死足矣。”

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忽必烈想了一招,殘忍至極,可文天祥不為所動


次日,文天祥被處死。臨死前,監斬官問有何遺言,文天祥面向南方跪拜,從容就義。文天祥死後,人們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了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