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介绍河南六大古都时说南阳是楚国发源地,并且楚国的都城在南阳?

用户8060932094124


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称为宛,楚国在丹阳(淅川县)建立国都,冶金业发达,为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

战国后期为秦所据。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工艺水平较高。

应该说楚国发源地在南阳淅川的丹淅之会,后来才顺汉江南下,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是楚国的核心区





mercy好人一生平安


看看这图,楚国始都在那里



农民万事兴


我不知道南阳是不是楚汉发源地,但是我知道南阳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都是纯正的中原文化,面食为主,还有以前有人说南阳也有吃米的,新乡也有吃米的,开封也有吃米的,在吃米,能有信阳吃米的多呀,信阳水稻总产量四百万十万亩,信阳以外河南的水稻产量,都是几十万亩到一百多万亩之前,还只是在部分地种水稻。水稻面积都没信阳多,怎么有信阳吃米的多。信阳八县三区都种有水稻,虽达不到家家户户吃米,但基本上每家每户一天要吃一次或者两次米,但是信阳以外河南大部分地区达不到家家户户都吃米吧。


用户5366737525910


在春秋之前,周天子曾经在南阳封了很多个诸侯国,不过后期都被楚国吞并了,楚国在这里设置了宛邑,后来叫宛城,为什么叫宛呢,因为南阳地形就是个盆地,古代宛和碗是通意的,所以称为宛城。

春秋时期,这里都是楚国的领地,因此南阳也被称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


110东风破


楚国先民起源于河南中部(今新郑附近)。楚国建国于丹阳,这个“丹阳”现在在哪在史学界一直有纷争,主要有五种说法,公认的是河南淅川,此外还有安徽当涂、湖北秭归和湖南枝江以及迁徙说,具体可查询“百度百科——丹阳。楚国历史上迁都较多,分别是丹阳、郢都、鄀都、鄢都、江陵、陈、寿春。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楚文王自丹阳迁于此,在此建都400余年。公元前278年,郢都遭到秦国军队入侵,因而变成废墟。鄀都:公元前506年,因为和吴国的战争,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何时迁回郢不知。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何时迁回郢不知。江陵: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于此,在今河南淮阳。陈: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寿春: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寿县。

唯有丹阳一说还有争议。周昭王时,屡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数十年间,楚人终于在丹江下游(河南省淅川县)的“丹、淅之会”,建立起了新都。根据山水阴阳的理论,因都城位于丹水之北,故名丹阳,即丹淅说之理论依据。另外,对丹江流域淅川楚墓群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河南省淅川县出土的楚国令尹子庚墓(楚庄王之子)以及周边大量楚国贵族墓(淅川楚墓)被发现,为丹淅说提供了实物证据。按照中外历史上地名随人迁徙的惯例,“荆山”之名也随楚人的实力所及越过汉水,移植于汉水西南今湖北南漳西北的八十里左右处,为丹淅说之地理依据。

所以说,南阳为楚国的发源地之说没有证据。楚国六都的说法,也没有凭证。只能说在南阳附近有过建都。


劝君一曲没入情


大概知道一点儿:楚国原都城丹阳(现南阳淅川境内),后被秦国攻占,被迫往南迁都,但好像说是迁地不换名。


andycheen


说楚国都城在南阳只能说对了一半,准确的说是楚国开始的都城在南阳淅川县一带,之后迁都他处,希望不要引起地域纷争。


幸运使者44


河南南阳是楚国的发祥地,是最正宗楚文化,吏称汉楚,湖北是荆楚,湖南是湘楚,安徽江浙是吴楚


小乔


丹阳是楚国发源地,也就是淅川,汉代依托盆地气候和水土所以丰收大粮仓,而且刘秀时期冶炼造铁技术已经全国佼佼者,丝绸也是国宝里有薄如蝉翼的汉代丝绸,恰恰南阳古代丝绸很发达滴,彩色丝绸远近闻名。


乐乐273451877


为什么说南阳是楚国的发源地?那是因为楚国的起源在丹阳,这儿也是它的第一个都城,具体位置就是淹没了的丹江口水库淅川段。然后逐渐向人烟稀少的南部扩展发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