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明史:聊一聊大明王朝第一個以嫡長子身份襲封的親王

前言: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介紹了一位運氣爆棚,最終以庶子身份襲封親王的蜀王府第四任蜀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第一位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襲封王位的親王是誰?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十二日,明太祖朱元璋最疼愛和器重的兒子之一:皇第三子晉王朱棡去世,享年41歲。這是繼皇太子朱標去世之後,老父親朱元璋受到的又一次沉重打擊。僅僅三個月之後,這位71歲高齡的一代雄主也離開了人世。

大概是知道自己身體已經不行了,朱元璋在朱棡去世後僅一個月的時間就重新冊立了新的晉王。

(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丁酉,遣通政使趙彝持節往山西,立晉世子濟熺為晉王。(《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七》)

由此,晉世子朱濟熺就成為了大明王朝歷史上第一個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王位的親王。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對於這兩個身份,筆者需要做一些解釋。

事實上在朱濟熺之前,他的堂弟秦世子朱尚炳就成為了朱元璋諸孫之中第一個襲封的親王。但是朱尚炳雖然是秦愍王朱樉長子,但並非秦王妃王氏(金庸武俠名著《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原型》所生,其生母是秦王次妃鄧氏(衛國公鄧愈之女),因此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嫡長子。

趣讀明史:聊一聊大明王朝第一個以嫡長子身份襲封的親王

趙敏郡主的影視形象

朱濟熺生於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他之前還有生於洪武七年(1374年)十月二十七日的皇太子朱標嫡長子朱雄英。但朱雄英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日不幸夭折,年僅9歲,可以不計入排序。因此稱朱濟熺為太祖長孫理論上也並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日後這個身份還是給他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另外老朱對於朱濟熺晉王嫡長子的身份也非常認可,在冊封潁國公傅友德之女為晉世子妃的冊文中還特地予以強調。

(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己卯,冊潁國公傅友德女為晉世子濟熺妃。

冊曰:朕君天下,封諸子為王。王嫡長子立為世子,必選賢女以為之配。

今朕第三子晉王棡嫡長子濟熺,年已長成。爾傅氏乃潁國公友德之女,宜以締姻。

茲特授以金冊,立爾為晉世子妃。爾尚謹遵婦道,內助家邦。敬哉!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十四》)

洪武年代的晉王府:太子好兄弟,皇帝好幫手

朱濟熺的父親晉恭王朱棡不但和皇太子朱標的關係非常好,還是老父親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連帶著晉世子朱濟熺和皇太孫朱允炆也有著良好的私人關係。

棡修目美髯,顧盼有威,多智數。然性驕,在國多不法,或告棡有異謀。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

而在皇太孫冊立之後,朱元璋對勳貴武將們大開殺戒。當時人在南京的晉世子朱濟熺就充當了祖父和父親之間的傳聲筒。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內使小驢兒等齎到世子啟本:

洪武二十六年五月初九日早朝於奉天門欽奉爺爺聖旨:你寫啟本去說與你父親知道,著安陸侯、商都督回來。他兩個是無事的。爹爹說與他兩個不要煩惱,比外公、鳳翔侯一般好好的,教他回來。西涼侯他是知情的不要他知道。差人防送將來,不要枷鎖他,也不要監他,只這般好好的防送將來。欽此。(《太祖皇帝欽錄》)

這裡交代一下背景,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朱元璋誅殺了涼國公藍玉,同時下令晉王朱棡在山西處決了一大批勳貴。包括會寧侯張溫(著王那裡差的當人同郝進去將會寧侯並他的兒子都凌遲了;家人成丁的,也廢了;婦女與晉府配軍。—《太祖皇帝欽錄》)

,徽先伯桑敬、安慶侯仇正(又奉聖旨徽先伯、安慶侯,這兩個都廢了。—《太祖皇帝欽錄》)。隨後在五月份朱元璋又通過朱濟熺給晉王帶話,裡面提到了安陸侯吳傑和鳳翔侯張龍還有朱濟熺的親外公永平侯謝成都可以過關了。但是西涼侯濮璵是藍玉同黨,那就在劫難逃了。

永樂年代的晉王朱濟熺:四叔朱棣的眼中釘、肉中刺

四叔朱棣靖難成功後,此前一直作壁上觀的晉王朱濟熺立刻感受到了來自新朝廷的巨大壓力。聽說當朝新貴曹國公李景隆不斷在朱棣面前挑撥離間,朱濟熺恐懼之餘,於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八月親自來到南京朝見新皇帝朱棣。朱棣看到侄兒之後雖然說了一大通漂亮話,但其中句句帶刺。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癸亥,晉王濟熺來朝,賜書諭曰:吾與爾父皆皇考、妣所生,自少友愛深厚。爾為皇考、妣長孫,鍾愛尤篤。今爾父雖逝,吾豈不知體皇考、妣之心為心乎?正圖與爾共享富貴。且西北重鎮,資爾控馭。爾居國年久,令譽已著。撫安藩屏,方有望焉。(《明太宗實錄卷十一》)

趣讀明史:聊一聊大明王朝第一個以嫡長子身份襲封的親王

燕王朱棣

“長孫”、“西北重鎮”、“令譽已著”,如果我們把這幾個關鍵詞提取出來,就可以看出朱棣幾乎毫不遮掩地說出了對於晉王的忌憚。事實上晉王府的實力也確實強大,永樂七年朱棣為了報淇國公丘福兵敗沙漠之仇,調集天下兵馬準備親征。而晉王府當然也是朱棣薅羊毛的主力對象。

(永樂七年九月)己丑,敕江陰侯吳高選練晉王府護衛步騎萬五千,各賜鈔給行糧,皆以來年二月至北京隨徵。(《明太宗實錄卷九十六》)

此後朱棣藉著平陽王朱濟熿(晉恭王朱棡第三子、朱濟熺之弟)對朱濟熺的誣告,在永樂十二年第二次親征的時候將朱濟熺召至雞鳴山軍營,隨即將他連同晉世子朱美圭一起廢黜。

(永樂十二年十一月)庚戌,降晉王濟熺為庶人,俾與長子美圭同守晉恭王墳園。仍賜敕諭曰:爾謀為不軌,自絕於天,自絕於祖宗。論爾之罪,有不容誅。重念恭王手足之義,特全爾生,令守恭園。其閉門念念咎,杜絕外交。改過遷善,以保令終。慎之哉!(《明太宗實錄卷一百五十八》)

事實上朱濟熺一案,就是個明顯的冤案。根本原因在於朱棣自己以清君側名義造反以後,小宗入繼大宗,生怕自己百年之後有人仿效。而朱濟熺論出身,乃朱棣三哥朱棡嫡長子,身份血統都要高於朱棣自己的兒子。論年齡,又是事實意義上的太祖長孫。這雙重身份,足以讓朱棣坐立不安。因此平陽王朱濟熿的誣告,只是給了朱棣一個最好的藉口而已。到了永樂二十一年八月,朱棣根基已穩,以朱濟熺無罪被廢十年,現在年屆五十,生活困苦,甚為憐憫。於是命封其子朱美圭為平陽王,居平陽以奉養其父。

(永樂二十一年八月)乙亥,車駕次沙城,召晉庶人濟熺及其子美圭至。

上從容諭濟熺曰:昔守謙有罪,皇考以公天下之心,不得已廢之,而不絕其後,仁義兼盡矣。 爾父,朕親兄,朕豈有惡於爾哉?爾懷不臧,屢戒飭不聽,惟大義之司不容也。 故免爾王爵,亦豈朕心所得已也?然十年之間,朕未嘗忘爾。人孰無過,能改期善,爾勉之。 今封爾子為郡王,俾爾享祿養以終身,其無恩以為怨。(《明太宗實錄卷二百六十二》)

洪熙時代的朱濟熺:來自堂弟朱高熾的溫情

朱棣駕崩後,皇太子朱高熾繼位。朱高熾昔日在做燕世子時候,曾經和朱濟熺一起在南京同窗多年,二人之間感情深厚。朱高熾雖然深知自己父皇對於朱濟熺忌憚的原因,但對這位無罪被廢的堂兄總是充滿了同情。因此朱高熾在繼位之後給朱濟熺寫了一封信,裡面出現了整個明朝歷史上皇帝對於親王都罕見的稱呼:“兄王”。

(永樂二十二年九月)乙酉,賜晉濟熺書曰:皇帝致書兄王。念昔與兄朝夕同侍皇祖,同學講習,又同飲食起處。兄弟之懷,夙夜惓惓。茲特送翼善冠二,金相玳瑁帶一,...及令戶部歲給米三千石,用展親親之情。(《明仁宗實錄卷四》)

雖然朱高熾無法推翻朱棣的決定,但他還是通過給予朱濟熺王者冠服,以略作彌補。

趣讀明史:聊一聊大明王朝第一個以嫡長子身份襲封的親王

仁宗帝后

宣德時代的晉王府:差一點的滅頂之災

朱高熾皇帝只做了一年不到就駕鶴西去,皇太子朱瞻基繼位。朱濟熺上書新君,希望能進京面陳,以洗刷自己身上的汙名。可惜他似乎沒能理解堂弟朱高熾之所以敢於給予自己部分補償,是因為他做了十多年的監國太子,心中自有底氣。而朱瞻基顯然還沒有他父親那樣的威望,對於朱濟熺這位堂伯,他和他爺爺朱棣一樣依然心中充滿忌憚。因此他在回信中雖然尊稱朱濟熺為“伯王”,但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的請求。

(洪熙元年八月)甲午,得奏復書曰:伯王前事,在皇祖太宗皇帝時具已明白,洞見幽隱。皇考仁宗皇帝德隆親親,宸章昭明,大公至正,其孰敢異議?更不煩至辯也。今宗支圖,一從睿意報來。所諭欲面諭其事,姑且含容,未宜輕出。(《明宣宗實錄卷八》)

此後朱瞻基接著漢王謀逆一案連消帶打,將靠著誣陷朱濟熺上位的晉王朱濟熿廢為庶人。但晉王之位,直到朱瞻基駕崩之前,一直處於空缺狀態。史載:“晉國絕封凡八年”。

趣讀明史:聊一聊大明王朝第一個以嫡長子身份襲封的親王

宣宗朱瞻基

按理說朱濟熿有罪被廢,就應該重新立朱濟熺為晉王,而基於之前筆者分析的原因,朱瞻基並不想這樣做。此後朱濟熺兩次試探,都被朱瞻基給頂了回去。

第一次是在宣德三年,朱濟熺提出想回太原親自祭掃晉恭王陵園。但朱瞻基表示平陽到太原路途跋涉,這次可以允許朱濟熺親自過來祭掃,之後委派平陽王兄弟就可以了。朱瞻基是非常害怕伯父頻繁回到太原,從而喚起太原軍民對這位前晉王的美好回憶。

(宣德三年八月)癸未,前晉王濟熺奏欲親詣晉恭園祭掃,且訴濟熿之惡。上覆書曰:恭園祭掃,此伯王孝心,亦禮所當然。今親詣之後,來歲可令平陽王兄弟代行。蓋慮伯王春秋高,道途跋涉非易也。(《明宣宗實錄卷四十六》)

到了宣德四年,朱濟熺再次上奏,稱晉王已廢,晉恭王的神主牌無人祭祀,因此請求回太原以奉祀。朱瞻基頭疼不已,最後搬出自己祖父朱棣遷都北京之後依然可以在北京祭祀太祖朱元璋,那麼依此類推朱濟熺也可以在平陽建家廟祭祀晉恭王。總之一句話,絕不能回太原。

(宣德四年九月)辛亥,復書伯王濟熺,令於平陽建家廟。(《明宣宗實錄卷五十八》)

正統時代的晉王府:朱濟熺去世,晉府復封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朱瞻基駕崩。二月,這位折磨了朱棣祖孫三代的前晉王朱濟熺終於去世了。新皇帝朱祁鎮立刻下旨封朱濟熺之子平陽王朱美圭為晉王。

(宣德十年二月)辛亥,遣駙馬都尉王誼為正使、都給事中卜禎為副使,持節冊晉恭王嫡孫平陽王美圭為晉王。致書平陽王美圭曰:今已封伯為晉王,仍居太原以奉曾伯祖恭王之祀,歲支祿米如舊。 府中舊有房屋、器皿、田地、園林仍皆收掌。冊寶續奉,先此馳報。(《明英宗實錄卷二》)

結語:朱濟熺這位大明王朝歷史上第一位以嫡長子身份襲封的親王,其人生可謂少年得志,中年悲苦,老年寂寥。而這一切,都源於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祖孫三代對於他晉王嫡長子和太祖長孫這雙重身份的忌憚。

參考資料:《明史》、《太祖皇帝欽錄》、《明太祖實錄》、《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明英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