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有花植物的花朵是人類的“寵兒”,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欣賞美麗的花。植物的花朵有著說不盡的內涵。

植物的“面孔”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有人把花形容為植物的“面孔”,因為每種植物的特點多表現在這些花朵上,不同植物的花朵往往互不相同。比如牡丹,花朵很大,每朵花的直徑可以達到35~40釐米,加上重重疊疊的多層花瓣,顯現出雍容華貴的樣子,人見人贊。芍藥花也類似。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桃花就與牡丹大不一樣,它有5個紅色的花瓣,各花瓣大小形狀差不多,排成整整齊齊的一輪,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牽牛花的花朵比較特殊,5個花瓣合生呈喇叭狀。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迎春花的花朵比較小,早春即開,花朵像個小管子,花瓣合生,上部有5個或6個黃色的裂片。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有人錯認連翹花為迎春花,因為二者都是黃色的,均是花瓣合生。而且都是先開花後長葉。實際上兩者還是能看出區別的:連翹的花瓣只有4個裂片,而且花瓣略大於迎春花。

油菜花的花瓣離生,下部狹窄。因4個花瓣呈十字形排列,故被命名為十字花科。除油菜花外,這一科還有白菜、薺菜、洋白菜(甘藍)、蘿蔔、芥菜等。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兩個親緣關係十分接近的植物,它們的花看上去雖然相似,但仔細觀察,仍可看出不同點。這就是相貌不同。

有花植物大約有20萬~25萬種,它們的花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就同一個種來說,個體雖多,其花卻基本相同,即使有些差別,也是極微小的。而且一個種類的花的樣貌基本上是穩定的,這為我們辨識植物的種類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對而言,植物的各器官中,以葉子的差異最大,極難掌握。因此,植物學家多以花作為辨識植物種類並進行分類的主要依據,同時配合果實及其他器官,最終將植物分成幾百科。每個科下又分出若干屬,每個屬下又有種。各屬種下面的數量大不相同,有多有少。

正因為花是有花植物的“面孔”,所以要認識植物必須重視對花的形態特徵的觀察,才能真正認識、瞭解植物。這也是為什麼植物學特別強調,在採集標本時,一定要採到帶花的標本。如果只是採到了枝葉標本,那是不完全的標本。因為如果恰好採到的是不認識的植物標本,請專家鑑定時,沒有見到花,專家未必能準確鑑別出來。

現在外出遊玩時,人們多習慣帶上相機,遇有不認識的植物,拍下來後拿著照片請專家去鑑定。人們以為根據照片,專家就能鑑別出植物的種屬。事實上,僅僅依據植物照片,專家根據花的外貌還不一定能準確鑑定。因為區分植物種類時,不僅要看花朵的外形,還要仔細觀察花的結構以及毛被等情況。這些光靠照片是做不到的,還要同時把採集的標本一起送去鑑定才行。

植物的繁殖器官

人們常說的“開花結果”,包含了植物的繁殖之意。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經傳粉授粉後,花的子房會膨大形成果實。在成熟的果實裡面有植物的種子,種子落地生根,長出莖葉,形成下一代植株,下一代植株又開花結果,再產生新一代植株,生生不息。

對於地球上的動物乃至人類而言,花的這一功能至關重要,因為植物是第一生產者,動物和人類的食物多來自於植物。植物可以說是地球生物的命之所繫。

能變化的器官

為適應生存環境,植物的器官會發生變化,尤以莖和葉的變化為大,花朵也會發生變化,只是沒有前兩者的變化之大而已。

前面介紹的迎春花、牽牛花、連翹花的花瓣合生,呈喇叭形或管形;但植物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的花原本是花瓣離生的居多。不少花中都有蜜腺,可產生很甜的蜜汁,花瓣有各種顏色,又有香氣。蜜汁、顏色、香氣,這三者都能起到吸引昆蟲的作用。昆蟲在花上吸蜜,順帶也幫助花傳了粉,利於花朵授精產生種子,繁衍下一代。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一般來說,花“希望”異花傳粉,因為這有利於產生活力更強的下一代。要實現異花授粉,昆蟲的作用至關重要。

昆蟲為花傳粉授精本是好事,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昆蟲是為採蜜而來,傳粉是被動的,如果來採蜜的昆蟲過多,離生的花瓣敞開供應,就有可能供不應求,花就會付出太多的營養,最終力不從心。因此,經過長期的適應過程,一些花的花瓣由離生變為合生,只留一個口子向上,口部下方呈管狀、鍾狀或喇叭狀。這樣一來,蜜腺被掩藏在花的底部,只有那些長著長吻的昆蟲,才能用它們的長吻從花冠口部伸進去採到蜜。這在無形之中限制了採蜜者的數量,花蜜不再供不應求,那些長著長吻的昆蟲也樂於只採這種花的蜜。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植物學家把這種花瓣合生和昆蟲有長吻的現象視為二者相互適應的結果,是一種協同的進化。

花的另外一種變化,是由整齊花變化為不整齊花。例如,豌豆花有5個花瓣,但大小和形狀並不一致,其中在外邊的一個花瓣比較大,我們稱為“旗瓣”;位於中心的兩隻龍骨瓣相對較小,上部稍合生,包住雄蕊;另有兩隻翼瓣保護著龍骨瓣。這種花冠被稱為蝶形花冠,只有長吻昆蟲能採到這種花的蜜,因而,不整齊花是一種比較進化的花。豆科植物的花冠多為此種花冠。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在花瓣合生的花中,裂片也有整齊和不整齊之分。前者有杜鵑花、報春花、茄子的花等,後者有唇形科的益母草、丹參等。

丹參的花非常有趣,花冠呈唇形,分上下兩片,下唇略大,向前平伸,利於昆蟲落腳。丹參的每朵花只有兩個雄蕊,而且都呈槓桿形,一頭有花葯,可產生花粉,另一頭則沒有。昆蟲進入時,觸及無花葯的一端,借槓桿作用,有花葯的一端撲打下來,將花粉抹在昆蟲身上。當昆蟲進入另一朵花時,身上攜帶的花粉或許正好抹在雌蕊柱頭上,從而實現了異花傳粉。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如上所述,花的變化大多是為了適應蟲媒傳粉。

還有一部分花因為適應風媒傳粉而變化。楊樹是雌雄異株樹木,春天開花,花序呈毛毛蟲的樣子,雄花只有幾個雄蕊,雌花只有一個雌蕊,且沒有萼片、花瓣和蜜腺。這種花是明顯的風媒花,因為不需要帶顏色的花瓣和蜜腺吸引昆蟲。植物學家認為,風媒花是蟲媒花因昆蟲傳粉沒有保證而逐漸變態形成的。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與楊樹較為近緣的柳樹,也是雌雄異株,花也十分簡單,但由於保留了蜜腺,也會吸引一些昆蟲到訪,所以柳樹既屬於蟲媒花,又屬於風媒花。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花的香氣也與昆蟲傳粉有關。大多數的花香氣宜人,那是為了吸引昆蟲來傳粉的:也有的花奇臭無比,如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森林中的大王花(大王革),那是為了吸引蠅類來傳粉的。蛾類多半在夜晚活動,夜來香的花就是由蛾類來傳粉的。

萬紫千紅的秘密

花的變化還表現在花瓣顏色上,這也與吸引昆蟲傳粉有關。

花瓣的顯色是由於花瓣細胞中含有花青素和有色體的緣故。含有花青素的花瓣可顯現為紅、藍、紫各色。花青素會隨植物細

胞液的酸鹼性不同而發生變化:酸性時呈紅色,鹼性時呈藍色,中性時為紫色。各種植物體內有機酸和生物鹼的含量不同,因此,細胞液中的酸鹼度也不同,花青素就能起變色反應,從而使花瓣呈現出顏色上的變化。

另外,花瓣細胞中的有色體含類胡蘿蔔素和葉黃素。不同植物的花瓣細胞中,這兩種色素的比例並不相同,因此花朵呈現出黃色、橙黃色或橙紅色的分別。

這就是花朵萬紫千紅的奧妙。

那麼,白色的花又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原來,在白色的花瓣裡既沒有花青素,也沒有花色素。

另有一些顏色相同的花,花色卻有濃有淡,這與花瓣細胞中花青素和花色素的多少也有關。花青素和花色素的多寡則與氣溫高低、光照強弱、日照時間長短等環境因素有關。

為什麼有些花的花色會隨著花朵開放時間的延長而有所變化呢?

這仍舊與花瓣細胞中酸鹼度及其他物質發生了變化有關。比如原產於美洲熱帶的鴛鴦榮莉,花初開時呈淡紫色,漸變成淡青色,後又變成白色。又如北方山區可見到的東陵八仙花,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初開時呈白色,隨後變成淡紫紅色。忍冬科的金銀花、金銀木等,花初開時為白色,不幾日則變成黃色,在同一株上的花有白有黃,所以被稱為金銀花和金銀木。

花中的“極端分子”

在眾多花中,不僅有中規中矩的花,還有一些“極端分子”。

前面提到的大王花,它的花就像臉盆,直徑可達1米以上,堪稱奇蹟。這種花不見植物體,而是直接寄生在一種葡萄科植物的根上。大王草的花呈紅色,開在地面,奇臭無比,吸引一大群蠅類前來傳粉。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最小的花是水生植物微萍。微萍屬浮萍科,我國就有。其植物體小到有如一粒細砂,花則小如針尖,肉眼很難分辨。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天南星科的巨魔芋有著奇大無比的花序,它的花序就像燭臺一樣,高達1.5米以上,小孩子要抬頭才能看到花序的頂端。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此花的花序是由無數小花聚合生於一軸上形成的。巨魔芋長在印度尼西亞的森林中,開敗時也是臭不可聞。

高山之花更豔麗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我國西部高原的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生長著眾多花卉植物,如杜鵑花、報春花、龍膽花等,不僅種類多,而且花色豔麗。

為什麼高山上的花更豔麗?

植物學家認為,高山上強烈的紫外線對花瓣細胞中的染色體造成了破壞,不利於植物的生存。為適應這種不利條件,那裡的植物體內產生了大量花青素和類胡蘿蔔素,用以吸收紫外線,減輕強紫外線對自身的傷害。也正由於上述因素,兩種色素產生得多了,花色自然也就更加豔麗了。

文學藝術與花

歐洲人說:“無中國花卉便不成花園。”我國花卉種類之多,聞名世界。在眾多花卉中,以梅花和牡丹最為突出,同為國花候選花卉,各有一群擁戴者。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在歷史上,關於這兩種花的詩文也特別多。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有云:“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皮日休的《牡丹》中有名句:“落盡殘紅始吐芽,佳名映作百花王。”可見,從那時起,牡丹就已經被視為國花和花王了。還有人稱讚牡丹“國色朝酣酒,天香夜襲衣”,使牡丹又多了“天香”的美譽。宋代詩人陸游曾把牡丹插在自己頭上,以示喜愛之情。

喜愛梅花的文人墨客也很多,詠梅的佳旬詩文數不勝數。古人愛梅不只是從表面上看梅花的美麗,而是愛梅的神、韻、姿、香、色,愛梅花傲雪迎春的風骨。

歷史上有許多關於梅花的典故趣事。

梁朝詩人何遜居洛陽,因思念以前在揚州官舍的一株梅花,就打報告要求再去揚州做官。他回去時,梅花正開,何遜在梅花下徘徊了一整天,可見他愛梅的程度之深。

我國是梅花的故鄉,在雲南、四川、湖北的深山裡,至今仍有野生梅花。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現代文學藝術家中也有不少人愛花,冰心喜愛玫瑰和月季;梅蘭芳喜歡牽牛花;張大幹喜歡梅花,每搬一次家,都要在庭院中栽一株梅花。

花對人類的物質貢獻

花不僅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而且對人類的生活有著直接的貢獻。許多花可以作為菜用:著名的黃花菜,屬百合科,一般採收其花蕾,幹後即為蔬菜;菊花亦可吃,菊花也可以被當作火鍋配菜火鍋。

此外,木槿花、南瓜花、刺槐的花、藤蘿花均可入菜。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桃花也可食用。據《金門歲節錄》記載:“洛陽人家寒食,食桃花粥。”古人認為,食桃花有美容功能,而酒浸桃花製成的桃花酒,飲之能強身健體。

據《御香縹緲錄》中記載:“荷花的花瓣也是太后所愛吃的一種東西。”具體做法是用新鮮荷花瓣浸入用雞蛋調和的麵粉中,加糖後放入油鍋內炸透,即可作為小吃。

廣東肇慶七星巖風景區的飯館裡,有一種著名湯菜叫“劍花湯”,是用當地石山上的量天尺(屬於仙人掌科)花做的。此花頗大,白色。

茉莉花乾燥後放入茶葉,可為茶葉增色不少。桂花可加入糕點,以增糕點的香氣。

為什麼有人把花朵形容為植物的“面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

除了食用外,花朵還可藥用。

看來,要想真正認識植物,花中的學問還是不得不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