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北唐山教師招聘備考:教育的社會屬性


2020河北唐山教師招聘備考:教育的社會屬性

  教育學中,教育的社會屬性是教師資格 和教師招聘考試 中常考的知識點,也是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這一知識點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呈現,常見考法為識記類單選或者舉例判斷來考查考生對於教育社會屬性的理解。

  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具有永恆性

  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主要體現在教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滅亡而滅亡,產生而產生,並不是國家,也不是民族等,這也是教育的社會性決定的。教育的永恆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職能決定的,教育的職能表現在兩個方面:

  (1)使年輕一代適應現有的生產力,教育充當生產鬥爭工具的職能;

  (2)使年輕一代適應現有的生產關係,在階級社會,教育充當階級鬥爭工具的職能。而這兩種職能在任何社會都會得到體現。

  2.教育具有歷史性

  在不同的社會或同一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這是因為教育既受當時生產力的制約,同時也受生產關係的制約。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運行規律和發展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

  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在於,教育是有意識地向受教育者傳遞社會經驗以培養人的社會實踐。

  (2)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

  教育的歷史繼承性是指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都前後相繼。後一時期教育是對前一個時期教育的繼承與發展。具體來看,教育的歷史繼承性主要表現在:首先是教育內容的繼承;其次是教育方法的繼承。

  (3)教育與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並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對獨立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易混淆點

  歷史性:不同時期不同點

  所謂歷史性是說不同的歷史階段,教育的目的、內容等方面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封建社會,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四書五經,而在當前我國,中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歷史性強調的是不同階段的不同點。

  歷史繼承性:不同時期的相同點

  歷史繼承性,從內涵上來說,它更強調的是繼承性。比如仁義禮智信從古代社會流傳至今,因此,歷史繼承性說的是不同階段的相同點。

  習題:

  1. 國家滅亡,教育消失。(錯);解析:教育具有永恆性,國家滅亡,人類社會還存在,所以此說法是錯誤的。

  2. 日本跟韓國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教育超前於經濟發展,體現了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解析: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並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對獨立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