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这事儿,还要从没长牙开始说起。

保护牙齿这事儿,还要从没长牙开始说起。因为在小宝宝还没有牙齿的时候,家长就要开始帮助宝宝清洁口腔。


【清洁方法】

可以用干净、温湿的纱布或者擦巾轻轻擦拭口腔,顺着上下牙床,去除宝宝口内残余的奶水或食物。对宝宝牙龈的清洁和按摩,也会缓解宝宝长牙前的不适。


擦洗口腔时,让宝宝躺在你的膝盖上,头靠近你的胸,这样可以很好的观察宝宝口内的情况。每日清洁口腔的时间最好固定下来,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习惯,比如每晚洗澡喝奶之后。


刚开始会有困难,但是这样的清洁习惯一旦养成,宝宝对刷牙,使用牙线等措施就很容易接受了,也会乐于享受这样每日与父母亲密接触的时光。也有利于父母观察宝宝口腔内的变化。


【口腔粘膜病】

婴儿时期容易发生口腔粘膜问题,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雪口”。这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和6个月内的婴儿容易患此病。宝宝的舌头、唇颊黏膜等处可见白色的点状或片状的白斑。医生会给予涂擦药物,家长也要注意宝宝口腔卫生和哺乳用具的清洁消毒。


【牙齿萌出】

宝宝长牙的前奏,更易流口水、吃手、啃咬、烦躁甚至低烧。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牙齿,直到两岁半左右,20颗乳牙陆续萌出。


保护牙齿这事儿,还要从没长牙开始说起。

以上萌出时间是基于一定人群的平均时间

【马牙】

简单的说就是在形成牙齿的细胞并没有加入到牙胚的形成,独自在牙槽骨里安营扎寨。马牙并不是正常的牙齿,而是分化异常的角化物。马牙也没有什么危害,一般不需要治疗,会自行脱落。


【蛀牙】

龋齿,俗称蛀牙,是由于残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在细菌的作用下产酸,酸会腐蚀牙齿的硬组织,继而软化腐烂,形成龋齿。龋齿发展下去,牙齿被侵蚀的范围会逐渐扩大,直到侵及牙齿最里面的牙髓,会出现牙齿疼痛不适,甚至牙根化脓,牙齿烂光、脱落。


保护牙齿这事儿,还要从没长牙开始说起。


蛀牙的形成:

大家都知道吃糖是造成蛀牙的原因,可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学界公认的龋齿四联因素对龋齿形成缺一不可:细菌(变形链球菌是口腔主要致龋菌之一)+食物+宿主+时间


其中糖就是四联因素中的食物,这里有个误解需要来跟大家解释,我们说的糖仅仅是我们印象中纯粹的棒棒糖、水果糖、奶糖吗?我们先看下糖类制龋的强度排名:


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


看到这个排名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牙医会推荐木糖醇口香糖了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在麦芽糖,是比较强的制龋糖类,这里帮大家回顾一个初中生物课的公式:

淀粉+唾液(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保护牙齿这事儿,还要从没长牙开始说起。


淀粉会来自于我们吃的绝大多数主食,面包、馒头、米饭、饼干……这些淀粉类的主食还有个特点就是食物碎屑非常容易驻留在邻牙间、后牙颊侧。然后开始被唾液淀粉酶催化……细思极恐,在某种程度上,吃了各种主食后,尤其是睡前不刷牙,跟含着奶糖睡觉没什么差别了……


“乳牙反正都要换,一定要补吗?”


这是临床中最常听到的话,乳牙的蛀牙随着发展会产生疼痛,影响小盆友吃饭进食,细菌顺着牙齿会感染到牙根,未来的恒牙牙胚就在乳牙牙根下面,一旦炎症侵犯到恒牙就会造成恒牙发育的问题

其次,牙齿有龋洞会造成食物嵌塞,过早缺失牙齿会造成偏侧咀嚼影响左右颌骨发育,乳牙过早缺失也会造成后牙前移,未来恒牙萌出的空间不足等等。最后是心里方面,牙齿蛀黑了,或者门牙蛀没了,会对小盆友发音以及心里造成影响。总之,有蛀牙的就是尽早去补牙。

你好,我是新牙口腔研究所所长小新,持续关注爱新牙,将持续为你更新口腔领域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