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悼天王冉閔:在網絡上倍受推崇卻為什麼沒上歷史課本?

冉閔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極具爭議的人物。被很大一部分網友稱為冉閔大帝,其最重要的功績是在五胡亂華中拯救漢人,被視為漢人的救世主。不過,令人意外是,在我們在課本中卻絲毫沒有冉閔其人,讓不少身懷熱血的網友深感失望。

武悼天王冉閔:在網絡上倍受推崇卻為什麼沒上歷史課本?

冉閔(?-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的父親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被石虎收為養子。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

冉閔是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其驍勇善戰,多計謀,在石氏軍中多有立功,曾打敗晉軍、梁犢,胡、漢各族宿將多有畏懼。於350年消滅石氏,並稱帝,國號大魏,恢復冉姓。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諡為武悼天王。

屠胡滅石

永和五年(後趙太寧元年,349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虎死後,後趙大亂,冉閔聽從謀士意見,頒佈“殺胡令”打出“胡逆亂中原,天下共討”的旗號。冉閔這樣做確實為自己召到了不少盟友,比如那些深受胡人壓迫的漢人平民。

冉閔發佈命令告知宮廷內外,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胡人有的攻破城門,有的越牆而出,逃亡者不可勝數。

冉閔明白鬍人不願為己所用,頒佈命令告知內外趙人,斬一個胡人首級送到鳳陽門的,凡文官進位三等,武職都任牙門。一天之內,殺了數萬胡人。冉閔親自率領趙人誅殺胡羯,不論貴賤男女少長一律殺頭,死者達二十餘萬,屍體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當地的軍隊依照冉閔的命令殺了他們,當時外表長得高鼻多須的人有一半因濫殺而死。

建立冉魏

350年,冉閔殺死石鑑後,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四十八人尊冉閔為帝,冉閔執意讓給李農,李農以死來堅決請求冉閔為帝,於是冉閔於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號為永興,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並恢復冉姓。文官武將進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級。派人持節赦免各地聚眾鬧事者,都不歸從。

武悼天王冉閔:在網絡上倍受推崇卻為什麼沒上歷史課本?

石祗聽說石鑑已死便在襄國(今河北邢臺)僭位稱帝,各夷據守州郡擁有兵力的頭領紛紛響應。冉閔派遣使者到長江岸邊報告東晉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了中原,如今已消滅了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可以派遣軍隊前來。”東晉沒有答覆。

四月,石祗派其相國石琨帶領十萬士眾攻打鄴城,進兵據守邯鄲。冉閔於邯鄲大敗石琨,殺死者數以萬計。張賀度、段勤與劉國、靳豚在昌城會合,將要進攻鄴城。冉閔派遣尚書左僕射劉群任行臺都督,派他的部將王泰、崔通、周成等率領十二萬步騎在黃城宿營,冉閔親自統率精兵八萬作為他們的後繼,在蒼亭展開激戰。

冉閔自蒼亭大勝回到鄴宮,行飲至之禮,整頓核定九流,依據才能授予職任,儒學後人多數得到顯赫的官職,一時境內安寧和順,可比作魏、晉之初。

十一月,冉閔帶領十萬步騎到襄國攻打石祗。永和七年(冉魏永興二年,351年)二月,冉閔攻打襄國長達百餘日,挖地道、壘土山,建造房屋、翻地耕作。石祗非常恐懼,派出使者到慕容儁、姚弋仲那裡請求援軍。適逢石琨自冀州前來援救石祗,姚弋仲又遣其子姚襄率領三萬八幹騎兵自滆頭前來,慕容儁派遣將軍悅綰率領三萬甲卒自龍城趕到,三方強勁的士卒共計十餘萬。

武悼天王冉閔:在網絡上倍受推崇卻為什麼沒上歷史課本?

冉閔遣車騎將軍胡睦在長蘆抵擋姚襄,將軍孫威在黃丘防守石琨,都被敵方打敗,士卒幾乎被消滅殆盡,胡睦、孫威單槍匹馬逃回。石琨等部即將來到,冉閔打算出兵進擊,於是集合起全部士眾出戰。

姚襄、悅綰、石琨等部三面夾擊,石祗猛攻其後,冉閔軍大敗。冉閔潛伏在襄國行宮,輿十餘名騎士逃往鄴城。投降的胡人慄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僕射劉琦等送給石祗,石祗把他們全都殺了。死者共十餘萬人,一時人盡物絕。賊盜蜂擁而起,司、冀二州饑荒嚴重,人人相食。

自石虎末年起,冉閔已把倉庫積儲散發淨盡,用以樹立自己的恩德。此時與羌胡作戰,沒有一個月不交鋒。青、雍、幽、荊各州遷徙百姓及諸氐、羌、胡、蠻共數百餘萬人,各自歸回本土,在道路上相遇,互相殺害劫掠,加之因飢餓、疾病等死亡,能夠抵達家鄉的僅有十分之二三。中原各地一片混亂,無人再從事農耕。

石祗派劉顯帶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當時冉閔潛還鄴城,無人知曉,內外議論紛紛,都以為冉閔已死。冉閔親出郊祀,以此安定眾心,訛傳才止息了。劉顯到明光宮,距離鄴城二十三里。冉閔帶領全部兵馬去作戰,大敗劉顯,追擊到陽平,斬首三萬餘級。

五月(351年),石祗的兗州刺史劉啟以鄄城歸順東晉。八月,冉閔的徐州刺史周成、兗州刺史魏統、豫州牧冉遇、荊州刺史樂弘都攜城堡歸順東晉。平南將軍高崇、徵虜將軍呂護拘捕了洛州刺史鄭系,攜三河歸順東晉。

亡國被殺

352年四月,慕容儁攻下幽、薊二州,侵佔土地已達到冀州。冉閔帶領騎兵抵抗他,與前燕將領慕容恪在魏昌城相遇。便與慕容恪交戰,十戰皆擊敗了對手。慕容恪就用鐵鎖把戰馬連接起來,在善射的鮮卑士兵中挑選了五千名勇敢而不剛愎自用的人,列成方陣前進。冉閔所乘的赤馬名叫朱龍,日行千里,冉閔左持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迎擊,斬殺三百餘名鮮卑兵。頃刻間燕地騎兵蜂擁而至,重重包圍住冉閔。冉閔寡不敵眾,躍馬衝破重圍向東逃跑,走了二十餘里,馬無緣無故地死去,冉閔被慕容恪擒獲,與董閏、張溫等一起被送到薊城(今天津薊縣)。

武悼天王冉閔:在網絡上倍受推崇卻為什麼沒上歷史課本?

慕容儁讓冉閔站在面前問他:“你這個奴僕下人,為何妄自稱作天子?”冉閔答道:“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把冉閔鞭打三百下,送至龍城(今遼寧朝陽),並在遏陘山將其斬殺,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諡號為武悼天王,當天降大雪。

《晉書》記載:永嘉之亂,匈,羯等胡人軍隊掠地千里,燒殺搶掠,中原漢室十室九空。據後世史學家研究到:“冉閔滅胡時,中原漢人只剩400多萬人,而西晉建國初期可是有2000多萬人。”還有一組數據,冉閔未殺胡前,胡人在中原約有500萬人,經過殺胡後,急劇降到了不足200萬人。

武悼天王冉閔:在網絡上倍受推崇卻為什麼沒上歷史課本?

冉閔對於漢人的功績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屠胡行為放在今天,則成了“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冉閔未出現在歷史課本既有民族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考慮到我們國家是個多民族國家,要注意團結,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當然得做出一些犧牲。

而且冉閔在那個時候並不出名,連最為正統的東晉王朝都視冉閔為無知小丑,歷代史官和史書都不曾詳細記載冉閔。

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