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北大荒人108769822


那是1968年,響應黨的號召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城市裡的第一批青年上山下鄉,城市人到農村去後,拿起鋤頭鋤地,手上都磨的都是血泡,用肩膀挑水,肩膀上也會磨出血泡,但是他們沒有退路,只能堅守在農村的陣地上,農村有青年點,也是過著集體的生活,在農村也嚐到了酸甜苦辣鹹,有的在農村已經入了黨,加入了生產隊的領導班子裡。

如果這些上山下鄉的城市青年,他們不回到城市去,那隻能紮根在農村,會在農村也幹出一番事業,在有生產隊的日子裡,過集體的生活,也會成為生產隊的班子領導,也許當個生產隊長,帶領農民們走向致富之路,因為知識青年,他們是有文化的,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在農村也能幹一份大的事業。

紮根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想紮根兒就得做出個樣子,只能在農村搞對象,成家立業,真真正正成為農村的一員,從六八年開始上山下鄉,到八零年生產隊解體,七九年七九屆畢業生,是最後一批,如果這11屆畢業生,都在農村發展,也許現在會是又一種形象,在農村辦工廠,在農村搞養殖場,因為他們的腦瓜是靈活的,知道變通一些事物。

七九屆畢業生,現在已經快60歲了,假設在農村40年,那是又一番情景,農村的土地,也能分給這些知識青年,到時候也是農村的一員,也是走現在的道路,到城市去打工,或者在農村種地,跟農村人是一個樣子的。


三農剛子


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到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為了響應號召,成千上萬知識青年,去到農村鍛鍊,所以這就有了1600多萬知青上山下鄉。這些人,用知識踐行著當初的承諾,確實給當時的農村,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農業也煥發生機。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上山下鄉,改變了原有的價值觀、世界觀,就算是後來返回城市,也有了大的作為。
至於說,題目中的這個問題,確實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假想。如果這1600萬知識青年,都沒有返回城裡,都留在了農村,那麼現在的農村或許真的會有很大的改變。畢竟,那個時候,上山下鄉的都是知識青年,他們身上有衝勁、闖勁,敢於擔當作為。不能說是全部,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那些部分留下來,沒有離開的青年,後來很多成為農村的中流砥柱。


指尖的村子裡面,就有一個以前過來,沒有再返回的,原因是結了婚、生了子。後來,這位青年,也就是村裡的李大爺,就是村裡的大隊書記,帶著村民搞致富。村裡的水庫,就是那個時候,帶著村民一鍬、一鍬挖起來的,現在成為周邊幾個村的重要農田用水來源。十多年前,外地人過來承包,光是承包費現在就達到百萬一年,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集體收入來源之一。
不僅如此,很多時候,上山下鄉的知青,更多的是帶來敢闖敢衝的勁頭。記得小的時候,父親嘗試種植百合果,找了很多專業書籍來看,有很多都是鄰村知青的。如果真的如題目所說的那樣,我們鑰匙不考慮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如何如何,但是至少對農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說不定,現在的農民,比城市更富裕,也說不定呢。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我母親就是當年知青分到北大荒的,而我父親就是當地的農民,當年母親剛初中畢業,因為當時是1976年,正是知識青年下鄉的高峰期,當時同母親一起來到北大荒的還有近2000名全國各地的知青,他們都分配到了最艱苦的農場進行勞動改造。聽母親說,當時他們來的人大多數都是初中畢業,高中畢業的都很少,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高考,所以沒有大學生。

在1978年末的時候,知青改造政策被取消,很多有能力的知青都返城了,而像我母親這種沒有關係的農村人,想要返程有些困難,就這樣我母親留在了農場,後來就經人介紹認識了我爸爸,兩個人也平平淡淡的走過了40多年,至於如果知青都留在農村是什麼樣?

個人認為知青確實是農村建設的主要力量,畢竟知青接觸的知識層面要比農民高,而且覺悟也是很高,很容易接受新時代的事物,對於農村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母親當年在農村的村委會幹過農業技術推廣員,因為很多農民對於種子化肥的認識程度都比較小,所以在經過講解後,農民種的糧食都豐收了,而且質量也提升了,這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作用。

如果全部知青當時不返城的話,相信現在農村的建設肯定會更上一層樓,像那些華西村、龍華村、生義村可能在農村會遍地開花的出現,但那只是設想,畢竟城市建設才是重中之重。


一起種植


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程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好一個假設,知識青年如果不返城,現在的農村還不是農村嗎?可能有些農村變得更富有罷了。


都說造化弄人,農村大環境造就了農民的偉大,其實,農民有什麼不好,知識青年來到農村,帶來了新的思想,帶來了新技術,在那樣的年代這是一種創舉,一種整體提升農村生活和生產水平的偉大措施,所以知識青年下農村,來改造大農村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那個年代,我們一窮二白,百業待興,那些世代農民因為自身侷限性始終跟不上社會的節奏,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有為知識青年紮根農村,把自己的抱負播撒在美麗的農村裡。


當然,大部分知識青年最後因為國家的需要,最後都返城了,為國家四個現代化繼續做貢獻。

到了現在,如今是農民大量進城,為國家發展,為城市建設貢獻自己力量,這是一種回饋,還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知識青年也叫做知青,這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主要內容就是讓知識分子從城市到農村或者到建設兵團或者邊疆守衛,從工作的鍛鍊中體會中下農的辛苦,從而提高知青的吃苦耐勞精神,這個政策從1968年開始到1978年末結束。很多人一直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知識青年不返城的話,現在農村該是什麼樣子?

其實小農人想說的是,當時下鄉的主要知識分子只是初中和高中,他們雖然在當時是知識分子,但對實際的農村發展只是順勢而應,畢竟當時的知識力量還沒有現在這麼強大。而且當時真正返程和留在農村的基本是五五開,對於當時的知青來說想要回到城市是需要很強大的人際關係,而那些沒有人際關係的基本都是留在了農村,所以現在很多老一輩農村人都是當年的“留守知情”。

當年知青因為有文化,很多人都當上了村裡的骨幹,在農村實行全面脫貧的時候,都是這些有知識的知青帶頭進行,現在農村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發展,多數都是依託當年那些留守知青,因為他們的知識和政策相匹配,在實施起來也是非常快,如果當年知青都不返程的話,現在哪是農村哪是城市還說不定呢。

以上這些都是個人想法,如有不妥可以評論區留言哦!


布衣小農人


導讀: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什麼樣子。我認為隨著時代的變化,知識青年在農村如果不返城,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干一輩子農活。

知識青年是一個群體,就是城市裡面的知識青年下撥到農村。那時候的知青在農村居住在農民家裡,白天和農民幹農活,晚上給農民講解一些文化知識。的確,在那個年代讓很多農民的思想意識上有了提高的變化。

知青是一個時代,如果沒有接到上面的號召,知青一輩子留在農村,那也只有務農。因為那時候我們還沒有真正實現經濟改革開放,還是以農業為主。知青也得吃飯,也得適應環境。最多是融入當地的社會中,成為農村的一份子,分土地,獲得農村戶口,成為一個真正的農民。

對比現在,我們的農村僅僅是在硬件條件上改變了很多,但是農民在農村依舊還是靠務農為生,即使有點技術的基本上也逃脫不了在種植和養殖行業。知青也不能改變什麼農村,只能順應潮流。知青活到現在的人,差不多也是古稀老人了。我認為他們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我們的農村不會因為知青的留下變得更好。

我認為一個人也改變不了一個農村,一群人也改變不了時農村。因為我們社會的進步是在黨的政策領導下前進的。如果知青當時不返城,他們會被當地同化,環境改變人,他們和現在的農民一樣,知青的子女也會融入現在的農民工大軍中進城務工。

知青不返城不符合社會的發展,畢竟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靠知識來改變命運。所以知青返程是時代所需要的。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認為呢?我認為我們的農村不會因為知青的不返城改變什麼!歡迎關注作者,留言區發表你的高見!


小胡農視角


知識青年如果都不返城的話,現在的農村該是啥樣子呢?

近代農村出現的知識青年下農村是時代的產物,是當時建設農村必然需要,我們要肯定知識青年給農村帶來的推動作用。

我國從1966年就開始有知識青年去農村了,那個時候人們叫去農村知識青年為“知青”,所以後來才有知青一說,很有歷史時代感的稱呼。最後一批知青是在1977年,這十年期間有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來到農村,把他們(她們)的聰明才智播撒在農村的熱土上。

後來,國家在1977年恢復了高考,於是很多下鄉的知識青年抓住機會,參加高考,繼續深造,離開了農村,去城市讀書,後來就留在城裡工作了。

也有很多知識青年放棄了城裡好生活,就留在農村裡,與農村當地人聯姻,就把根留在農村了。

農村也挺好,如今農村發現迅速,農民安居樂業,生活質量也提高了,相比城裡人壓力要小的多。

這些農村的變化離不開當時知識青年給農村帶來的改變。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當時黨和政府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主要是為了提高農村的生產力,然後是鍛鍊青年,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裡大有作為,幹出一番事業來。


有些人確實在農村幹出了成績,養成了能夠吃苦的習慣,深知農民的疾苦,瞭解了社會的現狀。

有一些青年在農村鍛鍊一個時期後,考上了大學,後來還走上了領導崗位,由於瞭解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民有了很深的感情,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一些傾斜。

現在國家富強了,綜合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世界上有了話語權;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但這一切主要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偉大成果。就單純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回不回城,對國家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和變化。

知青作家葉辛寫過小說《蹉跎歲月》和《孽債》,裡面的故事向人們展示了當時的生活狀態。有很多知識青年當時是很苦悶很痛苦的,給他們的心靈造成了創傷。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是唯物辯證法,是很正常的事情。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影響了整整一代年輕人,對他們的成長有好的一面,也有些負面影響。就單方面的說他們不回城,對歷史沒有推動作用,也沒有阻礙作用,只是萬千社會現象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張望鹽井


“知識青年”這個詞感覺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七十年代的時候知識青年下鄉,一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人來到了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不過城裡的孩子有幾個願意一直呆在農村的,沒幾年大家都想方設法的返城,如果當初他們不回城的話,農村肯定還會有另外一番樣子,要比現在文明、向上。


我們家鄉這裡原來也有知青,本來知青到農村是來上山下鄉的,不過他們畢竟都是從城裡來的,有的還來自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最少是初中以上文化,讓有知識的他們來農村幹農活又有點不忍心,所以我們這裡過去知青還是比較有福氣的,都安排在村裡的學校教書。如果他們不回城,在農村教一輩子書,應該會有更多的農村孩子接受教育,瞭解外面的世界,豐富知識和文化,一旦文化和學識提升了,這方面帶來的變化是不可估量的。

我相信如果有知青一直在農村生活,也會影響身邊的人,講衛生、懂禮貌、愛讀書。知青們都來自城市,跟過去的農村人還是有區別的,他們愛乾淨、講衛生,在禮儀禮節方面比農村人要注重的多,有他們影響身邊的人,估計農村會比現在發展的快,形成一種人人愛乾淨、有禮貌的生活氛圍。


其實人受身邊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雖然說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而且也很難因外界而改變,但是周圍人的潛移默化還是有效果的,如果身邊都是些大老粗,那估計這個人也文明不到哪去,如果身邊都是文化人,那自然而然的也會向他們學習,愛看書、愛研究,久而久之,粗魯、不修邊幅、不文明的現象就會減少,而積極進取、愛乾淨、講文明的風氣就會形成。

知識對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管是從胸懷、眼界、三觀還是學識角度來看,知識對人的影響都是多方面的,有時候學習並不一定會短期內增長具體的知識技能,但是卻能對人的思想觀念起到潛移默化的終身影響。


現在有好多知青返回城市之後,也有了一定的成績和作為,懷念在農村時候的生活,紛紛回到原來生活過的農村投資,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過上更好的日子。


一品小十六


知識青年下鄉,在當時的背景下,給農村融入了新鮮血液,帶去了新知識、觀念等,是一次城鄉發展的糅合,帶動農村勞動生產,促進農村發展。其實,和現在農村人去城市打工類似的道理,農村人去城市打工也是為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當初,知識青年下鄉,何嘗不是為祖國發展做貢獻呢?


記得前10年由於業務關係,我去東北的一個小地方烏伊嶺出差,在一個林場裡,別人家做客,讓我感觸頗深。這男主人的爺爺是軍人,當年趕上知識青年下鄉,落戶當地,支援北大荒發展,把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他們老家在河北衡水,具體什麼地方他也記不清了,因為他小時候回去過,後來再也沒有回過老家了,回去也沒人認識,讓人唏噓不已。

那天我記得雪下的很大,真是銀裝素裹的世界,分外妖嬈。主人家很好客,加上聽說我來自河北,更增添了許多熱情,吃的殺豬菜,豬肉燉粉條,血腸,還有小雞燉野生蘑菇,做了一條鱘魚,還有林蛙!讓我倍感溫暖。主人家在林場工作,如今承包了一片山,靠山吃山嘛。


那天他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知識青年下鄉的故事,以及他爺爺打獵的故事……“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他爺爺養了十幾條獵狗,一匹馬,曾經單刀屠熊……如今,當地早已經沒有專業獵人了,也不允許打獵了,此一時彼一時,野生動物都是保護動物了。在他的臉上,看到了曾經的青春歲月,如今他植樹造林,還在發展當的地相關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