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羅馬獨裁官愷撒遇刺

公元前44年3月15日——羅馬共和國終身獨裁官愷撒遭到以布魯圖斯為首的元老院成員的刺殺而身亡。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公元前100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羅馬共和國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演說家,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歷史上的今天:羅馬獨裁官愷撒遇刺


愷撒出身貴族,早前是民主派的維護者,曾經因為反對獨裁的執政官蘇拉而出逃羅馬,蘇拉死後愷撒以另一民主派執政官馬略的繼承人的身份回到羅馬,通過雄辯的口才為底層民眾發聲,從而聲名大噪,開始從政,歷任祭司、大法官、保民官、直至執政官。

公元前60年愷撒與羅馬另兩位巨頭龐培(愷撒把女兒尤莉婭嫁了龐培)以及克拉蘇秘密結成政治同盟,史稱:前三頭同盟。

隨後愷撒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軍事上的巨大勝利給愷撒帶來的數不清的財富,愷撒把掠奪的戰利品源源不斷的運回羅馬,在獲得財富和巨大聲望的同時也刺激了愷撒對於權力的渴望,愷撒在政治上漸漸傾向於獨裁。

歷史上的今天:羅馬獨裁官愷撒遇刺


愷撒在高盧的成功讓羅馬元老院和龐培感到不安。公元前54年,愷撒嫁給龐貝的女兒尤莉婭難產而死。公元前53年,東征帕提亞的克拉蘇戰敗身亡,三頭政治同盟宣告終結。

此時的羅馬元老院也看出了愷撒的獨裁傾向,元老院開始拉攏龐培,共同反對愷撒。元老院要求愷撒解除高盧總督的職位回羅馬述職,實際上就是要剝奪愷撒的軍權。

愷撒考慮再三,決定率軍進軍羅馬,公元前49年,愷撒率軍團越過國境線盧比孔河,向羅馬挺進,羅馬內戰爆發,龐培在布隆迪西烏姆之戰中戰敗後,和一群元老院元老一起逃出羅馬,愷撒率軍佔領羅馬,集大權於一身,要求剩餘的元老院元老選舉他為獨裁官。

龐培逃出羅馬後,開始收攏餘部招攬軍馬,準備與愷撒決戰,公元前48年,法薩羅之戰中愷撒徹底擊敗龐培,龐培再次逃亡,愷撒率軍追擊到埃及,埃及人懾於愷撒的軍事威脅,於是將前來避難的龐培刺殺,埃及人刺殺龐培後,將龐培人頭獻給愷撒。

愷撒由此認識了著名的埃及豔后克利奧佩特拉,克利奧佩特拉是一個非常有心計的女人,此時埃及主政的是她的弟弟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於是她將自己用一張毯子包裹起來獻給了愷撒,克利奧佩特拉用自己的美色誘惑了愷撒,為了克利奧佩特拉,愷撒開始干預埃及內政,宣佈埃及王位由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與他的姐姐克利奧佩特拉共同執政,托勒密十三世不甘心,於是埃及內戰爆發了,愷撒帶領羅馬軍團加上克利奧佩特拉的援軍,徹底擊敗托勒密的軍隊,托勒密十三世陣亡,克利奧佩特拉登上埃及王位。

公元前46年,愷撒回羅馬後召集軍隊,開始剿滅龐培的餘黨,攻打北非與努米底亞王國,於塔爾索斯會戰中愷撒完勝,之後愷撒回到羅馬,在羅馬推動各項改革,製作儒略曆取代舊羅馬的歷法。(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公曆就是在愷撒的儒略曆的基礎上改善而來)

公元前45年,愷撒再次遠征西班牙,於孟達會戰中擊敗龐培的兩個兒子組織的西班牙叛軍,愷撒回國之後,於公元前44年宣佈自己成為終生獨裁官。

歷史上的今天:羅馬獨裁官愷撒遇刺


愷撒的終生獨裁官引起了羅馬元老院共和派貴族的恐慌,在一次典禮上,愷撒手下的執政官安東尼將一頂花環戴在了愷撒頭上,並下跪稱呼愷撒為皇帝,愷撒則將花環取下扔在了地上。雖然這時候愷撒拒絕稱帝,但這批共和派貴族卻變得更為恐懼,於是策劃謀殺愷撒。這當然不是為了羅馬的人民,而是他們害怕愷撒終將會加冕成為皇帝,將羅馬共和制改為帝制,這將損害這幫元老院貴族的切身利益,他們的權力將因此而被削弱甚至被剝奪。

參加刺殺愷撒的陰謀的大約有60多人,其中包括愷撒的義子布魯圖斯。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他們通知愷撒到元老院去讀一份陳情書,在這之前,曾有人預言愷撒要小心3月15日,預言這一天愷撒會有生命危險,但是愷撒並沒有把預言當成一回事,在愷撒動身前往元老院的路上,愷撒遇到了這位預言家,愷撒笑著說道:“你瞧,今天已經是3月15日了,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嗎?”“現在太陽還未下山,這一天還沒有過去呢!”這位預言家回道。愷撒仍舊不以為意,依舊趕往元老院。

愷撒來到元老院,被一幫陰謀者簇擁著來到龐培興建的龐培大廳,等愷撒坐到大廳長桌旁他那張獨裁官的椅子上,這幫陰謀者獻上陳請書,等愷撒低頭閱讀陳請書時,一位陰謀者裝作有話要說,上前抓著愷撒身上穿著的紫袍,趁機一刀刺向愷撒的脖子,愷撒憑藉多年軍旅生涯的本能躲過了這一刀,並迅速抓起桌上的簽字筆刺中陰謀者的手臂,這時其他的陰謀者們紛紛掏出身上藏著的兇器上前刺向愷撒,愷撒起身想要脫逃,可是已經被這群陰謀者們團團圍住,當愷撒看到刺殺他的人群中有義子布魯圖斯時,愷撒悲傷的說了一句:“孩子,你居然也在啊?”這時愷撒停止了反抗,用身上的紫袍矇住了臉任由這群陰謀者一刀一刀把他刺死。最終愷撒身中23刀,倒在了龐培大廳的龐培雕像下氣絕身亡。

歷史上的今天:羅馬獨裁官愷撒遇刺


陰謀者們本想把他的屍體投入羅馬的臺伯河,但是懾於愷撒手下執政官馬克·安東尼和騎兵長官雷必達而沒有這麼做。

愷撒死後他的遺囑在馬克.安東尼家宣讀:在這份遺囑中,愷撒指定給自己姐姐的孫子屋大維四分之三的財產,把屋大維收為義子並把自己的名字給屋大維繼承,諷刺的是愷撒把刺殺他的義子布魯圖斯作為第二順位繼承人,此外,愷撒還把臺伯河的花園留給人民公用,並贈予每個羅馬公民300羅馬銀幣。

愷撒的侄孫兼義子屋大維聽聞愷撒的死訊後,從鄉下趕回了羅馬,繼承了愷撒的名字並通過拍賣愷撒的遺產招募了一支軍隊,屋大維和馬克.安東尼以及雷必達組成新的政治同盟,史稱:後三頭同盟。

陰謀刺殺愷撒的這群陰謀者幾乎沒有一個在愷撒死後活過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並以不同方式死於非命:一部分人死於海難,一部分人死於屋大維和安東尼、雷必達隨後發動的戰爭,有些用刺殺愷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殺。

最後,愷撒的繼承人屋大維剝奪了雷必達的軍權,通過戰爭打敗了馬克.安東尼,正式終結了羅馬的共和制度,開啟了羅馬帝國時代,屋大維是實際上的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被稱為羅馬的“千古一帝”。

歷史上的今天:羅馬獨裁官愷撒遇刺


在愷撒生前元老院共和派貴族拼了命的想阻止帝制的發生,卻不料想帝制在愷撒死後反而真正得到了確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