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十字軍東征中,有一個叫埃提亞的牧童說:“上帝在我的睡夢中顯聖,委派我做他的使者,並且任命我為解放聖地戰爭的兒童十字軍總指揮。”

許多兒童受此古惑參加了十字軍,結果不是悲慘地死在征途中,就是被賣作奴隸。

在中世紀,十字軍的反覆東征使歐洲人民揹負了沉重的戰爭負擔。拯救“聖地”的戰爭,給人們特別是窮人們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無窮無盡的災難,他們希望儘快取勝,結束戰爭。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在這種背景下,農村裡開始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只有純潔無辜的兒童,才能奇蹟般地完成罪惡深重的成年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務,無罪的兒意童可以帶來福音。

一天,一個孩子出現在巴黎聖日內修道院的門前。他自稱是上帝的使者。他說:“上帝在我的睡夢中顯聖,委派我做他的使者,並且任命我為解放聖地戰爭的兒童十字軍總指揮。”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此後接連幾天,那孩子一直在巴黎各教堂、修道院禱告,並且向人們敘說“上帝顯聖”的情景,號召和他同年齡的兒童參加十字軍,隨他去解放“主的陵墓”。接著他又周遊鄉村,向人們重複他說過的那一套話,並且宣稱,征伐“聖地”的路途是遙遠的,但是由於上帝的命令,海水將會在他們面前分開,出征的兒童可像足履平地那樣在大海上行走,因此到達“聖地”是很方便的。

這孩子名叫埃提亞,是個法國牧童,也說是德國牧童。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埃提亞的說法已經廣為人知,此時,已經不再是他獨自一個人在講上帝“顯聖”的故事了。許多地方出現了與他年齡相仿的兒童,學他的模樣佈道。迷信的大人們爭著把自已的孩子送到上帝的“使者”那裡去。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這些被蠱惑的兒童,大都在十二歲以下。他們成群結隊舉著聖像、旗幟和十字架,唱著祈禱詩,前往埃提亞那裡去,埃提亞也成為名符其實的兒童十字軍總指揮。他坐著綴有氈毯的馬車,出行有騎兵簇擁著,人們見到他都脫帽行禮。加入他隊伍的還有不少成年人,其中有農民也有城市貧民,還有狂熱的修土、甚至還有罪犯。


到公元1212年6月,投奔這位“上帝的使者”的兒童已經有三萬名之多。他們沒有攜帶任何武器,經都爾、里昂,來到了瀕臨地中海的大城市一一馬賽詞條,準備在這裡出海征戰。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成千上萬的人來到海邊,想親眼看一看基督為兒童十字軍開道的奇蹟。但是奇蹟沒有出現,海水同平時一樣拍打著堤岸,激起一陣陣浪花,根本沒有分開。有幾個受騙的孩子剛一下海,立即被洶湧的波浪所吞沒。


這時,一個利慾薰心的船主跳上碼頭向人們喊道:“上帝還沒有把他萬能的法力賜給兒童十字軍們,因為時間還沒有到。為了執行可敬可畏的上帝的旨意,我將提供船隻,幫助他們渡過海去,征服埃及那些異教徒,奪回聖地!”


一部分兒童因為受到驚嚇不敢出海了,但大部分還是分別登上了那個船主提供的七艘船。


船隻駛離馬賽不久,便遇上了風暴。兩艘船在撒丁島附近沉沒,船上的兒童全部葬身魚腹,其他五艘到達埃及後,船主把兒童們全部賣作奴隸。貪婪的船主發了橫財,但後來他販賣兒童的事傳了出去,引起眾人的憤怒,他因此被絞死了。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那個船主發財的事傳出後,一些德國人非常羨幕,結果在德國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


德國有一個騎士,他唆使自已十歲的兒子去欺騙有著宗教狂熱的下層人民。騎士帶著兒子在萊茵河一帶東奔四走,讓兒子說著同埃提亞差不多的故事,以此來招搖撞騙。這種傳道方式一時蒙了許多人,有二萬名男女兒童參加了他們組織的兒童十字軍隊伍。隊伍從科隆出發,沿萊茵河前進,越過阿爾卑斯山,歷盡千難萬險,有三分之二的兒童死在路上。剩下來的於1212年8月到達意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到了羅馬之後,一部分兒童逃了回去,另一部分繼續前進。抵達布林的西的時候,由於當局進行干涉,這些兒童才免遭被販賣的厄運。


這些駭人聽聞的事,很快傳到了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那裡,但是他對這件可怕的事情絲毫也沒有加以譴責。他還准許那些受騙的兒童成年後實踐暫約,正式參加十字軍。但是倖存下來的幾童,絕大多數也在歸途中死於飢寒和疾病。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在教皇看來,幾萬兒童的死亡並不足惜,相反可以藉此來激發成年人參加十字軍的熱情。不久,他果然再一次下令組織新的十字軍東征。


兒童十字軍事件中,誰是幕後策劃者並沒有確切的說法,這已經成了一個歷史謎團。但教皇英諾森三世詞條是十字軍東征的狂熱推動者,而且教會勢力在他統治下達到巔峰,從他對這件事的反應來看,很可能是教會策劃了兒童十字軍事件。

中世紀歐洲奇葩的兒童十字軍東征,卻成奴隸販子送上門的活財寶!

假借神的名義來綁架民意,達到政治目的,是宗教勢力強大的歐洲中世紀經常出現的現象。有時不僅是普通百姓,連國王都會在“聖喻”影響下改變精神狀態,從而改變地緣政治和戰略態勢。

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由於在克雷西戰役、阿爾庫金戰役等一系列重大戰役中失敗,面臨被英國吞併的危險。法王查理七世已經處於絕望中,最後的領地奧爾良也岌岌可危。這時一個鄉村姑娘聖女貞德站了出來,她聲稱在睡夢中得到上帝“聖喻”要她幫助國王戰勝英國。查理七世受此鼓舞重新振作,終於扭轉戰局,為以後法國最終戰勝英國奠定了基礎。


埃提亞事件和聖女貞德故事的操作手法幾乎一樣,但結果卻截然不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黑暗的中世紀,教會勢力一手遮天,人們心靈愚昧,相信神而不信科學。文藝復興以後,隨著民智開啟,這種把戲就玩不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