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十八章 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道德經品讀第十八章  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感悟:

短短26個字,也是一種相對論吧。

“國家昏亂,有忠臣”

風平浪靜時,看不出人與人的差別,但是一旦有事發生,人的素質高低、能力高下立馬就顯現出來。

譬如這次的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馬上把一些政府官員的能力、一個政府的治理能力、機構組織的完整與否都照了個明明白白。

那些懶政、平庸,缺乏應對能力的領導,迅速被換下;而勤奮、有能力、有衝勁的幹部,被火速提拔。

想到另一句話“亂世出英雄”,國家有動盪,會湧現出一批“英雄”來,很多人的能力得以顯現。

當然,人在平和安穩的環境裡安逸慣了,沒有人願意經歷動盪困苦,我們都希望國家能夠國泰民安,經濟能夠年年向上。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強大自己,習得足夠的能力,積累足夠的物質基礎,修煉內心。

身處和平時期,養精蓄銳,有事發生,那就一展風采,如果不想,至少也能夠獨善其身。

道德經品讀第十八章  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六親不和,有孝慈;

常常看到電視調解,一個家庭裡,平時太平安穩,大家都是慈愛孝順的,可是一旦有了病痛、房子、利益分配問題,有的子女與父母老死不相往來,有的兄弟姐妹對薄公堂,甚至大打出手,這時候,才會顯出一個人的本質來。

所以,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被表面現象迷惑,要善於看到表象後面的本質,看清本質,才能看清別人,看透問題本質。


道德經品讀第十八章  透過表象,看到本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這兩句,有大神可以給解讀一下嗎?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的同名微信,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