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造反路過一個小鎮,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現成國家直轄城市


王爺造反路過一個小鎮,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現成國家直轄城市

九河下捎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歷史上的永樂皇帝,因為封地在北京,北京古稱燕京,所以朱棣又稱燕王。燕王掃北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範圍很廣,朱允炆登基後,朱棣打著“誅奸臣,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造反;

這一路上發生的故事多的數不勝數,燕王朱棣甚至大手一揮,直接重立了一座城,這座城就是前文提到的“九河下捎天津衛”,“天”即意為天子,“津”則是渡口的意思,燕王朱棣由天津渡過大運河一路攻打到朱允炆所在的都城,天津象徵天子車馬所渡之地。

被“嫌棄”的朱棣

朱棣出生時候很不湊巧正趕上朱元璋創業最艱難的時期,他和陳友諒正是爭得你死我活之際。那時候朱元璋已經有了三個兒子,朱棣的生母是一個身份不高的女人,又是個妾室。他的出生並不是件讓人高興的事兒,因為幾乎是同時陳友諒的戰書也到了,陳友諒即將攻打的地方是太平,距離朱元璋的地盤應天府僅僅一線之隔。


王爺造反路過一個小鎮,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現成國家直轄城市

老爹還沒看上兒子一眼就匆匆披上鎧甲,到前線打仗,戰火一燒起來哪裡是一時一刻就能停下的。朱棣的出生霎時間被他拋到腦後,可憐的孩子一直長到七歲才有了姓名,可那時朱元璋都快要登基了,兒子的數量也從四個增加到了七個。

朱元璋的這些兒子裡,他最喜愛的就是長子朱標,登基即位後即立朱標為皇太子,一方面是因為朱標的確德行出眾,有帝王之才;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朱元璋極其重視長幼順序,古代皇位一向都是立長不立賢,朱元璋十分慶幸自己的太子又是長子又是賢才。

然而一場急病奪走了正值盛年的朱標,這使得朱元璋本就喜怒無常的個性變得更加變本加厲。不過太子乃是國本,如今只有再立一位。朱棣前面的兩位哥哥,二皇子秦王在戰爭中染疾離世,三皇子晉王德不配位後來也早早離世,四子朱棣一下子成了諸王之首,然而皇位是輪不到他的頭上的。

朱標有一個長子名叫朱允炆,朱標死後按照長幼順序,朱元璋立即將他立為皇太子。英明一世的朱元璋在這件事上有些操之過急,朱允炆本來就年幼,手裡也沒有實權,他的叔叔們從小跟著一路南征北戰,刀槍戰火裡滾了一圈才得到今天的榮華,而朱允炆只是投了一個好胎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整個天下,這自然為他埋下了一個大大的雷。


王爺造反路過一個小鎮,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現成國家直轄城市

朱元璋對朱棣的看法很奇怪,這個老四是所有兒子中最像他的,但是這種人登上太子之位,自己這個皇位可能就要坐不安穩,而且朱元璋也看不上他的出身,就因為朱元璋自己的出身就不好,當過和尚做過乞丐,所以他之後的皇帝一定要身份尊貴。

朱棣生母碽妃的位分不高,他這個兒子自然也不怎麼受寵。或許是小時候經歷的冷眼多了,所以等到他成了天下之主的時候,一改自己的屈辱史,為了顯示身份貴重,朱棣將自己的生母改為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那就是受到民間尊崇的馬皇后,為自己編造了一個正室嫡出的皇子身份,朱氏父子其實恰好印證了一個人越缺什麼越炫耀什麼越需要什麼,朱棣一生最缺的就是名正言順。為了顯示自己的名正言順,他不只改變了這一件事。

天子渡口,靖難之役,誓師出征

朱允炆登基後,最忌憚的就是他的四叔,朱棣手握重兵而且身邊的幕僚個個都是很有本事的人才,朱允炆身邊的黃子澄等人,只是聽話保守的讀書人。別看朱允炆坐擁天下,但是這個龍椅他坐不安穩,隨時都有一群人想要將他一推,推下萬丈深淵。建文帝身邊人建議他主動出擊——削藩,主要削的就是燕王朱棣。


王爺造反路過一個小鎮,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現成國家直轄城市

削藩這個計策著實嚇到了小皇帝,那畢竟是他的親叔叔們,他這樣做也會落下口實,他們叔侄之間真的到了這個地步嗎?小皇帝這一猶豫,朱棣那邊可是絲毫不猶豫。得知了這個風聲後,朱棣立即同他的智囊團們開始了頭腦風暴,討論結果就是——打仗。

朱棣號集了三十萬人馬出征造反,“誅奸臣,清君側”。前面就曾說過,他的封地就在北京,路過距離北京幾十公里有一個貧困小鎮,現在叫天津,天津現在是國際大都市,國內有名的直轄市,但是在朱棣燕王掃北之前,那裡人煙罕至就是個小漁村一樣,有一個土裡土氣的名字叫直沽寨,不過天津衛的確是個風水寶地,朱棣就從這裡出發順著大運河一路南下,所向披靡朱允炆擋也擋不住。

他到了皇宮之後,宮裡突然生出一場大火,有人說建文帝在火中被燒死了,也有人說燒死的是建文帝的隨行太監,真正的建文帝從小門溜走了,後來出家做了和尚,當然歷史的真相我們也不能完全還原。

話還要說回這個小漁村。別看這個地方現在未發跡,但是很快它就不一樣了,朱棣在奪下皇位後,賜名此地為“天津”,這裡是曾經助力天子的地方,正是因為自己是真龍天子,渡口才會如此順風順水地渡他過河。1404年12月23日,天津誕生,這是中國唯一一個有自己生日的城市。


王爺造反路過一個小鎮,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現成國家直轄城市

被皇帝賜名之後,朱棣有計劃起了遷都事宜,天津城開始了軍事部署,築城設衛,天津城位置優越,海陸兼備,把這裡建立成軍事要地,為的就是保證後方的都城北京安全無虞,後世天津衛這個名號就是由此而來。在近代史上,天津承擔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自民國起它就是數一數二的直轄市,而且因為有著便利的港口條件,天津更加開放包容有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