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中,朝鲜在大多数时期都是我国的藩属国,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清朝初期对我国的态度确实十分恶劣,对中国一直采取一种尊明贬清的态度。在明朝灭亡之后,更是自诩为中华正统,以“小中华”自居。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古代朝鲜(当时叫做高丽)的儒学文化有很大关系。

朝鲜人民对于文化正统的理解, 依从宋朝理学家朱熹的思想, 只关心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正统性, 而不关心朝鲜本国历史上王朝的正统性。 这种观点,是高丽儒家理学思想发展之中的一大特色, 也是其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

一、朝鲜在明亡后产生了尊明贬清思想

明王朝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在它存在的276年的时间之中,明王朝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进一步加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明王朝成为了东方的霸主。

这一时期的明朝拥有着许许多多的附属国,而朝鲜在众多藩属国之中于明王朝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朝鲜这一名称就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于1392年赐给当时朝鲜统治者李成桂的。历史上每逢朝鲜遭遇外敌侵略不敌之时,明王朝都会派兵支援,并援助大量物资帮助朝鲜恢复经济。长此以往,两国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

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朱元璋

不过再强大的王朝也有落幕的时候,随着清军的入关,崇祯皇帝自缢而死,在世界东方屹立276年的明王朝走向了灭亡。对朝鲜来说,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明朝灭亡之后朝鲜应该抱住清政府大腿,成为它的藩属国。

但反常的是,即使明王朝灭亡之后,清朝对朝鲜一再施恩,,岁贡一减再减,朝鲜对明王朝的崇拜也没有停止。虽然在清朝的强势镇压之下,朝鲜被迫成为了清朝的附属国,但是在国内它依然使用崇祯的年号,大肆宣扬明朝的正统, 贬斥清朝的正统。

朝鲜社会的这种现状让朝鲜人民心中逐渐出现了尊明贬清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以宋时为首的朝鲜儒生的推动下,逐渐在朝鲜全境传播开来。

二、明遗民的宣传和统治者的推崇,让尊明贬清思想席卷朝鲜

尊明贬清思想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则是朝鲜社会发展的必然。首先,在明朝与朝鲜交往的两百多年之中,朝鲜受到来自明王朝的资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无数的恩惠让明朝在朝鲜人民心中的地位无比的崇高;在与中国接壤的朝鲜边境地区的人民心中,明朝的地位甚至比朝鲜本身还要重要。

这也就造成了虽然明朝灭亡,但是它的伟岸形象依旧印在了朝鲜人民心中。这种情况让尊明贬清的思想在传播途中很容易就被朝鲜人民所接受。

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其次,在明朝灭亡之后,由于清廷并非汉族正统,让许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是清朝人,以明朝遗民自居。而且,崇祯皇帝的自缢将千年中华文化的气节体现的淋漓精致,这让许多有志之士都以明的遗民自居,使得这一群体拥有巨大的能量。

伴随着清军的打压,这些遗民纷纷出逃日本、东南亚等地。其中就有着相当一部份逃到了朝鲜,这些人将“尊明即尊华”思想带到了朝鲜,让社会舆论向明朝是中华正统,清廷是异族蛮夷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让朝鲜人民对清朝的印象变得极差,即使在清军入关之后对朝鲜采取了许多优厚的政策,也让朝鲜人民对清朝采取敌视的态度。

同时,朝鲜的统治者凤林大君自1637年以后,就作为人质,质居清朝的沈阳、北京,1645年才回到朝鲜。八年的人质生涯使他对清朝萌生刻骨的仇恨,这种仇恨让他对宋时烈委以重任。有了皇帝的支持、社会舆论的指向以及人民的维护让尊明贬清思想的出现,变更的顺理成章了。

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最为重要的是,多年的友好交往还让中国的儒学文化传播到了朝鲜。宋时烈等人将儒学之中的关于“正统”、“非正统”等论述做为理论依据,以圣人之言、中华之礼使得尊明贬清思想的文化深度得以拓展。同时他们还依据朱熹的正统思想 逐渐让尊明贬清在朝鲜形成理论体系,使得尊明贬清思想在朝鲜的任何地区,任何阶级的流传度都十分广泛。

三、受尊明贬清思想影响朝鲜一度敌视清朝,导致清政府对朝鲜进行讨伐

尊明贬清在朝鲜绝不仅仅只是一种思想口号,朝鲜人民还将这种思想贯彻到行动之中。对中华正统有着强烈执着的朝鲜人民在清朝灭亡之后,并不承认清王朝的正统地位,多年都以“小中华”自居。朝鲜的统治者给予了明朝移民正式的身份、权利甚至爵位,对他们大加优待。

同时,朝鲜统治者还允许明朝移民在国土上展开祭拜明朝皇帝先祖的活动。这种活动被称为大报坛,百年之间香火不绝,用以表达其尊重明朝,尊重中华正统的思想感情。

同时,朝鲜还高举反清复明的大旗。根据历史考证在朝鲜统治者风林大君就多次和宋时烈商议对东北地区用兵,意图恢复明朝的统治。这项活动虽然被清朝察觉而被迫终止,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朝鲜对明朝的尊崇以及对清朝的敌视。

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这种敌视也让朝鲜遭到了清王朝的敌视,于是乎清朝派兵对朝鲜的反清复明势力进行血腥镇压,造成许多人死亡。

这次军事行动虽然让朝鲜在武力胁迫之下重新臣服,但是武力镇压更加让朝鲜认为清朝是蛮夷之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尊明贬清思想的发展。不过,在这之后朝鲜国内明面上反清复明的声音逐渐减少,大多数尊明贬清类别的活动只能在暗地里开展。

四、清朝对朝鲜的怀柔政策,让尊明贬清思想逐渐变成了“尊明尊清”

为了防止反清复明势力在朝鲜发展壮大,同时也为了改善朝鲜对清朝的态度,清廷对朝鲜采取了更加优厚的政策。不仅对出使朝鲜的使节大加约束,还多次让朝鲜降低接待品格,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对朝鲜的尊重。

同时,清朝皇帝还多次减免朝鲜的岁贡,到了雍正皇帝以后,朝鲜的岁贡几乎减免到零。这些怀柔政策让两国之间的摩擦得以削弱。

怀柔政策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许多朝鲜人在各种条件的诱惑下逐渐摒弃了尊明贬清思想,他们虽然对明朝依旧尊重有加,但是对于清政府早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味的抨击,开始更加客观的看待明清更替这件事,这让朝鲜国内尊明贬清的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面对清朝的种种礼遇,朝鲜的贵族阶级也不得不去承认清朝的统治地位。到了康乾盛世时期,朝鲜王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对清朝的态度从最初的敌视,到逐渐接受,最后变成了制度上的认同。

而对尊明贬清思想影响最大的便是清朝所发生的三藩之乱,在三藩之乱之中康熙皇帝所表现出来的文治武功深深折服了当时朝鲜的统治者,让他们认为清朝是上天庇护的朝代,康熙皇帝更是上天指认的皇帝。

在这之后,朝鲜的统治者在朝堂之上逐渐淡化尊明贬清的思想,使得社会舆论巨变,让在朝鲜土地上活跃多年的尊明贬清思想走到了尽头。尊明虽然尚在,但是贬清已经走到了在历史中消失取代它的是“奉清”。

清朝对朝鲜礼遇有加,为何朝鲜却产生“尊明贬清”思想?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如今是被人们公认的美德。明王朝多年来对朝鲜的帮助,促使了朝鲜在明朝灭亡之后对它仍然敬重有加;而清王朝的武力镇压所换来的只是朝鲜反抗的更加激烈。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军国大事,还是人与人之间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都应该善待他人,而不应该事事以武力解决。尊明贬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清朝的蛮横无理,而它消失的原因则是清朝的礼遇有加。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清王朝对待朝鲜的态度最初是礼遇而不是武力,尊明贬清的思想也许根本就不会在朝鲜的土地上出现。细细研究这一段历史,我们可以领会到外交中的魅力。并且,也可以认知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我们应该用思想武装头脑,不受外界言语的迷惑。

参考文献:《朱文正公文集》、《大朝鲜帝国史》、《明会典》、《四库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