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古帝國,一些錯誤的觀點


關於蒙古帝國,一些錯誤的觀點

(1)弓騎兵擊敗板甲騎士

實際上,蒙古西征發生在13世紀,板甲騎士出現在16世紀,那個時候的歐洲是沒有板甲騎士的。在14世紀時,歐洲才有板甲的雛形,法國騎士開始穿戴上半身板甲,這個時候的板甲在歐洲還沒有普及。在15世紀時,板甲三件套(頭盔、胸甲、腿甲)才開始在歐洲普及,弓箭想要射殺板甲騎士變得困難重重,歐洲弓兵開始換上威力增強的大型弩。在16世紀時,我們現在看到的全身板甲騎士才真正出現在歷史上,也就是博物館裡面的鐵人,可以防禦絕大部分的弓箭傷害,但不幸的是,16世紀火槍也開始在歐洲普及,只能說板甲生不逢時。

所以蒙古弓騎兵根本不可能擊敗板甲騎士,因為13世紀蒙古西征的時候,板甲還沒發明出來。

(2)輕騎兵擊敗歐洲重騎兵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蒙古重騎兵的比例超過40%,延續了宋金遼的超重裝鎧甲,全具裝扎甲重量30kg,同一時期的歐洲鎖甲只有15kg,鎧甲重量是歐洲騎兵的2倍,蒙古騎兵才是真正意義的重騎兵,反而是歐洲鎖甲騎兵只能算輕甲騎兵,雙方在對沖陣中,更容易被蒙古重騎兵擊潰。

因為受到宋朝的影響,周邊的蠻族(夏金遼蒙)都進入了超重裝鎧甲時代,通過貿易仿製宋朝的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長槍兵的鎧甲重量為32KG,弓兵的鎧甲重量為28KG,而歐洲騎兵以鎖甲為主,防護性及重量均不如中原式扎甲。

(3)馬魯穆克擊敗蒙古騎兵

馬魯穆克擊敗的是隻一支蒙古偏師,“怯的不花”麾下只有1.2萬蒙古士兵。公元1260年9月3日,拜巴爾斯率領2萬馬穆魯克出擊,在阿迦城下收編了大量的援軍,埃及聯軍的總兵力達到了3-5萬人,擊敗了“怯的不花”的1.2萬蒙古偏師。動員了數倍兵力在本土打了一場不對稱戰爭,根本不能看出雙方的具體實力,並且不是蒙古鐵騎的主力。

蒙古統帥“旭烈兀”早已率領10萬主力返回了波斯高原,因為後勤無法繼續維持擴張,即使馬魯穆克沒有擊敗“怯的不花”,蒙古人也會停止西征。

(4)蒙古擊敗騎士團

這也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歐洲三大主力(英法德)都沒有參戰,只有神聖羅馬帝國(德國)麾下的諸侯國在跟蒙古人打仗。在教皇的號召下,聖殿騎士團象徵性的派了86名騎士,條頓騎士團象徵性的派了100名騎士,三大騎士團主力都未參戰,並且神聖羅馬帝國(德國)也沒有進行總動員。

真正讓蒙古人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其實是瘟疫,蒙古人把腐爛屍體用投石機砸進城鎮內,造成了黑死病流行,瘟疫消滅了3000萬以上的歐洲人,這才是蒙古人擊敗歐洲人的真正原因。

(5)蒙古沒有百萬大軍

巔峰時期的蒙古帝國(領土:中原北方、西夏、遼東、西域、中東、北歐、西藏.....),領土面積2800萬平方公里,根據歐洲學家推測總人口將近9000萬-2億,吞併了西夏人、高麗人、契丹人、北歐人、波斯人、突厥人、西域人、北漢人、女真人.........蒙古帝國是有能力總動員百萬雄獅的。

根據元史記載,蒙古可汗“窩闊臺”收編西夏、葉蕃、金兵.....僅僅降兵就多達50萬,還沒算上西征的蒙古軍隊。

(6)宋朝不是抗蒙主力

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公元1235年(代表之戰)宋將“曹友聞”十戰十勝,擊敗蒙古可汗“窩闊臺”的50萬大軍,宋軍野戰交鋒十餘役,幾乎毫無敗績。公元1238年(廬州之戰),蒙古馬步軍都元帥“察罕”率領號稱80萬大軍南下,進而圍困廬州(今合肥),遭到宋將“杜杲利”的阻擊,兩軍激戰多日,宋軍大破80萬蒙古大軍,蒙古馬步軍都元帥“察罕”屢戰不利,向北方撤退。公元1238年(京襄之戰),宋將“孟珙”北伐,宋軍三戰三捷,攻陷三大重鎮“冢頭、樊城、郎神山”,次年,宋將孟珙大破蒙古鐵騎,宋軍收復襄陽城。

蒙古帝國在中原戰場投入兵力多達80萬,是馬魯穆克交鋒的蒙古兵力的66倍,戰爭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蒙古帝國更是輸多勝少,蒙古可汗“蒙哥”還戰死沙場了。

(7)印度擊敗蒙古

印度擊敗的是察合臺汗國,並不是蒙古帝國,由於察合臺汗國和元朝處於敵對關係,於是遭到元兵深入草原圍剿,在跟元朝的戰爭中,察合臺汗國元氣大傷,只剩下一群殘兵敗將,企圖逃往印度河北岸,躲避元兵深入草原圍剿,作為南方根據地。

察合臺汗國無法獲得中原的補給,在食物和財政上都處於匱乏狀態,再加上元兵深入草原圍剿,使得察合臺汗國元氣大傷,這群殘兵敗將無力對抗印度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