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曾经,一颗糖果、一块蛋糕,或许就可以让孩子不再吵闹,乖乖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


曾经,30分钟的玩耍时间、10分钟的手机游戏时间,或许就可以让孩子积极完成功课;
曾经,一个严厉的眼神、一顿凌厉的责骂,或许就可以让孩子停止那些不良的行为;
曾经,关小黑屋、没收手机电脑,或许就可以让孩子反思他的行为;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马斯洛曾指出,人有五个层级的需求,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丰满人性的实现;个人潜能的实现。

那些很少得到自由的孩子,在家中,很容易被父母的意志所左右,在学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赏罚”的老师所左右。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于是,一些父母会发现,他们的孩子有一个问题: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一门课;讨厌一个老师,就讨厌一门课。

因为,他热爱一门课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奖励的结果;他不喜欢一门课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老师行使惩罚的结果。

武志红说,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的角色,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的话,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叛逆会影响学习吗?

任何事物的演变都有一个转折点,如果孩子是开始在学习,后来不学习,那你需要找到这个转折点,这很关键,如果孩子一直就不怎么学习,那你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首先第一点,你要停止打、骂、责怪。都知道是叛逆期了,还刺激孩子,孩子怎么会听话?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孩子们经常会大脑不转弯,想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你怎么劝,总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干,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想法,家长只需要冷处理,或者装看不到,或者采用延迟满足要求的方法,便可以摆脱眼前的困境了。

溺爱,其实也是对孩子的控制和忽视孩子真实需求的一种体现,而放纵,也是一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忽视,置孩子于危险而不顾。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这样的孩子,自我边界感已经被摧毁,他们因为无法拥有真正的自我,也会有种种不同的叛逆表现。

他们看起来的那些“奖罚都不起作用”的表现,与前面所说的那种能够成为自己的孩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缺爱而不能成为自己的孩子,是向外索取的,走的是依赖和控制的途径。他们会为了获得想要的玩具哭闹不止,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们总是想要外界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规则感,情绪化等。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往往是后者,因为缺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叛逆与不学习,其实都是孩子自我被压制的一种反抗体现。

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能够顺从

很多时候大人需要孩子的顺从。孙瑞雪认为,孩子的顺从是需要前提的,这个前提是他能够做到这点。如恋爱的人一样。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一方被另一方需要去干什么事情,另一方很开心,这是一种被需要的价值实现感带来的快乐,同样,如果孩子能做到这点,因为爱他也愿意去顺从,进而体验这种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我们家长朋友在操作上也会有难处,我们可以参考孙瑞雪老师的蒙特梭利幼儿园的规则。“爱和自由”幼儿园建立有7条规则,他们严格地遵守了这7条规则,剩下的一概自由。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

4、谁先拿到的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稍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学会要求他人道歉。

7、学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

真正的“爱与自由”,不是让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不是让孩子任性妄为。

而是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

尊重、理解他的感受,用平等、耐心的态度与他沟通;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对孩子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教育

同时也教会他用沟通而不是用强制和暴力去解决问题,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家长有责任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引导、限制和教育。

给孩子自主选择、自主决策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一定是有边界的,让孩子开心,享受快乐和满足,这没有错,但这不是说让孩子可以无限制地享乐。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明事理,知荣辱,拥有良好的品性和行为。

不管孩子有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都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教育孩子,《不是第一名也没关系》提出了小朋友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比如:总是拿不了第一名很灰心,被老师、家长批评了很沮丧,被同学欺负了很想哭,和家人、伙伴闹别扭了很生气,遇到打雷闪电、凶恶的狗狗很害怕等等。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以鲜活的实例和简明的说理性语言相结合来鼓励小读者,让他们认识到生气、难过、害怕所有这些情绪都是合情合理的。

帮助小朋友学会正视和调节自我情绪,克服恐惧,对抗挫折,学会豁达地看待事物,找到成长的信心和力量,变得更勇敢,更自信。

武志红:对惩罚与奖励无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书中还有拼音,让孩子阅读起来更轻松,6本书总共78元,每本书只需要13元,也就是一杯奶茶的钱,让孩子有更好的心态与性格。

点击下面卡片,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