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象牙塔到泥濘地,這群年輕人走進一堂“田間大課”

從象牙塔到泥濘地,這群年輕人走進一堂“田間大課”

三月春漸濃,全國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階段,春耕備耕也進入關鍵時節。而在這一特殊時期,活躍在田間地頭的不止是農民,還有一大批青年志願者和返鄉大學生的身影。他們或技術幫扶、或鼓勵生產、或出謀劃策,從青蔥校園到廣袤原野,在明媚春光中為豐收描繪著青春的底色。

一場腳沾泥土的“青春突擊戰”

3月初的貴州,山間的清晨仍有些冷。謝婷一大早便套上冬衣往幾公里外的獼猴桃園匆匆趕去。原本準備的測量工具不是很好使,她用手機下載了一款用於土地測量的APP,在地裡跑前跑後地測量計算起來。有時候幾趟下來,額頭就蒙上了一層薄汗。

謝婷是一名服務於貴州省織金縣阿弓鎮大橋村的西部計劃志願者。受疫情影響,村裡原本購置的一批獼猴桃苗運抵時間有些遲。為了讓苗種儘快下地,謝婷這些天一直在地裡忙著幫村民做好測量苗間距等一系列種植準備工作。

這個20歲出頭的小姑娘在大學裡學習的是師範專業,跟農業種植可謂絲毫“不沾邊”。為了更好地幫助村民進行春耕,她查閱農業書籍、網上搜索資料,自己先學習了科學的種植方法。

從象牙塔到泥濘地,這群年輕人走進一堂“田間大課”

受訪者供圖。

謝婷(右)在地裡向村民宣傳農業結構調整政策,講解種植皂角等經濟作物的益處。

雖然前段時間購買農資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好在沒有打亂村裡春耕復產的節奏:播種下去的1500畝皂角有些已抽出新芽,250畝的獼猴桃苗正準備下地,一些其他的作物也都耕種完畢……

謝婷說,現在做的這些活兒雖然累了些,但一想到將來地裡豐收的景象,就不覺得苦了:“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貴州省織金縣,像謝婷這樣的志願者還有很多。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的春耕播種,團織金縣委組織了160餘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助耕防疫,33支“春耕幫扶突擊隊”等志願隊伍走進田間地頭、深入鄉村防疫一線,為開展疫情防控、春耕備耕貢獻青春力量。

離阿弓鎮不遠的金龍鄉,志願者李仁春正在大棚裡與菌農交流,反覆強調羊肚菌種植時的注意事項:“一定要做好通風工作,種植期間確保足夠的氧氣,還有溼度控制……”李仁春告訴記者,這些羊肚菌的成熟期是90天,到時候每畝地預計將為村民帶來3萬元的收益。

織金縣馬場鎮各村裡的大喇叭也在不斷播放疫情防控期間的春耕生產注意事項,志願者符敏的身影則出沒於這裡的田間地頭,在幫助村民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忘春耕復產。

一堂特殊的“田間大課”

從織金縣一路向東南而行,來到廣西柳州鹿寨縣馬龍村,這裡隨處可見鬱鬱蔥蔥的柑橘林。

廣西是產柑橘大省,馬龍村大部分的居民也都將柑橘樹作為地裡的“必選項”之一。然而由於疫情期間物流受限,柑橘曾一度滯銷,低迷的價格打擊了果農們的積極性,這讓村裡的大學生韋壯敏看了很著急。

韋壯敏是華中農業大學2018級農藝與種業專業碩士研究生,往年早在2月初的時候,他就已經返校開始了熟悉的學習和研究生活。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一直滯留在老家。

眼看著春耕生產進入關鍵期,村裡的果樹卻鮮有人打理,韋壯敏開始做起了家人和村民的工作,動員他們繼續打理果樹、培育新苗,還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村民們選擇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從象牙塔到泥濘地,這群年輕人走進一堂“田間大課”

受訪者供圖。

韋壯敏在柑橘地裡施肥。

2月19日雨水節氣當天,韋壯敏的母校華中農業大學發出倡議,號召因受疫情影響無法返校的師生就地幫助春耕生產,這更堅定了他用所學知識幫村民進行春耕的想法。而這段滯留在家的幹活經歷也讓他收穫頗多。

韋壯敏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平時主要學習和研究的方向是柑橘,也和同學一起負責過柑橘試驗田,但對於他來說,在校讀書時學到的知識和作為果農實際下地耕種還是有很大不同。

“比如說施肥,基肥、複合肥,各種微量元素的配比要恰當,這些我們在試驗田裡都是要嚴格控制的。但是實際生產中不可能每個果農都可以那麼精細地配比,還要考慮成本效益等問題。”

韋壯敏在和果農交流時發現,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土方法”,有些經驗甚至是課本上沒有提到的,而自己往往受益匪淺。“他們也給我上了一課,與其說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指導和幫助他們的生產,倒不如說我們在春耕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和學習。”

勤讀力耕、立己達人。對於返鄉的華農師生來說,就地幫扶春耕不僅是作為“三農人”的主動擔當,也是一次十分“接地氣”的實踐教育和對於學習與研究成果的有效檢驗。

“希望這種幫扶和實踐不僅出現在疫情期間的春耕中,而是把這種實踐變成一種常態、每一個與農業有關的重要階段,讓我們每一位師生都能真正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三農’。”韋壯敏說。

一段不言辛勞的志願服務

與韋壯敏不同的是,馮吉沒有專業的農業知識,卻也在春耕中當了一把“好手”。

“辣妹子”馮吉是重慶市武隆區西部計劃志願者,前些日子,她和小夥伴們接到了來自當地“尋夢園”花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求助。原來,由於疫情期間用工緊張,原本春耕備耕的好時節,偌大的果園卻因缺乏人手而遲遲沒有得到應有的打理。

“尋夢園”高山水果示範基地是重慶市農科院高山水果試驗基地與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帶動周邊發展高山水果種植和農業旅遊的項目,在周邊山區農業結構調整和精準扶貧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儘快幫助合作社恢復春耕,包括馮吉在內的20多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在接受技能培訓後“上崗”了:基地除草、剪枝、解綁枝蔓……雖然大多是第一次碰這些活計,但這些年輕人做起來一點也不含糊,短短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基地所有的春耕護園工作。

從象牙塔到泥濘地,這群年輕人走進一堂“田間大課”

受訪者供圖。

志願者們正在果園裡除草。

“做這些不需要太多的技術,雖然山上條件比較艱苦,但我們是能上就上。這個高山水果基地也有很多人付出的心血,我們都不希望它受影響。”在馮吉看來,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忙完春耕,馮吉立馬又回到志願服務崗位開始其他工作了。事實上,從大年初二起,她就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當中了。挨家挨戶地敲門、統計排查,在小區門口值守,宣傳防疫知識……

最近這些天,馮吉的防疫工作不再像之前那麼忙了,也有了雙休日。“等疫情結束後,我想去附近的仙女山上看看。”她說,“去那裡的春天,認識每一朵盛開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