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攻打下外黃城的項羽怒不可遏,他果斷的下了屠城的命令。

項羽下令把外黃城內年滿15歲的男子全部抓起來,送到外黃城的東門,等待大屠殺。

外黃城裡被俘虜的爺們都在想,早知道是這個結果,當初就不應該抵抗項羽。

都是彭越這個挨千刀的,你說你又抵擋不住項羽的進軍。為什麼要忽悠大家拼死抵抗項羽呢?如今項羽把城池攻打了下來,你倒好連個鬼影子都見不到了。這不是明擺著坑人嗎?

外黃城裡的人女人們、孩子們的哭喊聲,慘叫聲驚天動地,畢竟到了將要和自己的親人生死離別的時刻了,任憑他們是誰,竟然都是束手無策。

既然成了項羽的俘虜,想求生真的是太難了,不如和家人道別吧。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生死有命,明知躲不過項羽的屠刀,那大家也就選擇死的豪邁一點吧。外黃城裡的老少爺們,雖然心有不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即將要赴黃泉的這個事實。

就在項羽要殺這些被俘虜的時候,有一個小孩想要項羽刀下留人。他說只要他能見到項羽,就會改變項羽要殺人的想法。

當然這個小孩子是很幸運的,因為他的年齡不到十五歲,不在被殺之列。 這次小孩之所以來找項羽,其實就是想來救自己的親人的。

據說這個小孩是外黃縣令門客的兒子,年齡僅僅只有十三歲。

就這樣一個剛滿十三歲的毛孩子,想來勸解項羽不要殺降,項羽那火爆脾氣,殺人魔頭能聽他的嗎?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首先要褒獎的是,這個小孩沒有一點懼怕項羽的意思,勇氣可嘉。

其次,他見到項羽就果斷的和項羽說了這些人你不能殺。否則你會大難臨頭的。

他選擇了先賣個關子給項羽,真是人小鬼大。

小孩子說出這些話來的時候,很難得的是項羽竟然沒有發怒。

項羽突然對這個十三歲的小孩感興趣了。

項羽想的是能阻止他殺人的人,恐怕還沒出生,你一個小毛孩子敢說這樣的大話。大不了是想救自己的哥哥或爸爸罷了。為何敢在我面前虛張聲勢?

項羽問小孩道:“你到要說說這些人為什麼不能殺。我殺了他們怎麼就會大難臨頭了呢。”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小孩理直氣壯的說道:“外黃城內的人為什麼要抵抗您進城呢?那是因為彭越挾持了大家。若是這些人不抵抗就會遭到彭越的屠殺。其實那時候整個城內的人,都是盼望著大王您趕緊來的。但是沒想到的是,您來了大家一樣還是要死,這讓外黃縣的人都寒了心。假如您真的殺害這些手無寸鐵的人,這對您只有壞處。您想想外黃縣以東,十幾座城池,都被彭越佔領了。如若他們聽說,您會屠城的話。所有的人都將會殊死抵抗。退一步來說,即使最終您能打贏。但是這些城池攻打下來,勢必是會浪費您的寶貴時間的。假如您放了外黃城內的人,其他十幾座城池的守衛者,聽說後見到您的大兵到來,我敢保證他們也會不戰而降的。這樣您收復起失地來不就容易多了麼?

自古英雄出少年,不錯,這個毛孩子說的話很在理。項羽沒有理由不聽從他的。

一個十三歲的小孩,能把一個複雜的問題想的如此透徹。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有志不在年高。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項羽若是還不明白,那他就真是一個棒槌了。項羽當然是聽從了小孩的意見。下令把捆綁起來的男子全部釋放了。

整個外黃城裡的百姓,再此沸騰了起來,都是高呼項王萬歲。

以後的戰爭果然如小孩子所說,項羽所到之處,所有守將都是打開城門迎接項羽軍隊。

項羽終於趕走了彭越,扳回了一局。雖然此刻項羽暫時是勝利了。但是,在北方戰場有一個更大的威脅正在慢慢的向他靠近。

這個威脅來自齊國,齊國若是完蛋了。落入了劉邦漢軍人的手裡,對於都城建在彭城的項羽來說,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接到劉邦讓進攻齊國的命令後,韓信帶領著剛訓練好的士兵,就這樣向齊國出發了。

由於韓信這個隊伍人數眾多,行起軍來勢必速度會有所緩慢。這就給了酈食其先一步到達齊國的機會。

酈食其輕裝上馬,只帶了幾個隨從,就快馬加鞭的向齊國方向行駛而去。

酈食其先到了齊國,他想的是來到齊國,只要說服齊王田廣,使命就算完成了。天下大勢基本也算定了下來。

齊王的王宮還是十分的氣派的,富庶的齊國果然是名不虛傳。酈食其讓王宮的守衛去給齊王通報一聲,就說漢王的使者酈食其來訪。

齊王田廣外出開始迎接酈食其了。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酈食其來到田廣所在的王宮,單刀直入的說道:“齊王知道天下將會歸誰嗎?”

田廣回答道:“我不知道。 難道你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項王和漢王不是一直在滎陽對峙,至今未分勝負嗎?”

酈食其道:“我此次來齊國,就是想解救您於水火之中的。若是大王知道天下歸誰?齊國就可以保全。若是不知道,那齊國就危險了。”

齊王問道:“那天下將歸誰所有?”

酈食其道:“歸漢所有,雖然漢王暫時和項羽對峙在滎陽。但是,最終取得勝利的肯定是漢王。”

田廣問道:“此話怎講?有什麼證據能證明漢王能打敗項王?”

酈食其道:“項羽是個言而無信的傢伙,當初懷王之約時,約定好先入關中者為王。如今項羽是破壞這個規則的首惡,從而導致了天下大亂,這是項羽必敗的第一條。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派人殺害義帝,已經使項羽失去了民心。”這是項羽必敗的第二條。”

“項羽這個人不但非常小氣,而且最喜歡記仇。你想想他的叔叔項梁是怎麼死的?你要小心他秋後找你算賬。”

項梁的死是田榮沒有出兵導致的,這是每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酈食其說這一條是在提醒田廣,項羽對你們一直是有怨氣的。

這些話酈食其說完,田廣陷入了沉思之中。

齊國和楚國一直以來都是不和。萬一項羽打敗了劉邦的話,自己也將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

酈食其緊接著又說道:”項羽爛殺無辜,已經激起了天下人的憤怒。只要齊王您順應天意,助漢破楚。您這個齊王將會永遠的傳下去。滅楚後,您將是漢王最大的功臣。漢王怎麼會虧待於您呢。再有就是韓信軍隊在北方開闢的戰場,相信您早已有耳聞了,破魏滅趙都是指日間可得。現在天下大部分地盤都已納入漢王的麾下。假如大王能歸順漢軍,齊國就會保全了。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齊王田廣道:“好吧,我答應你叛楚歸漢。”

田廣吩咐手下一定要好酒好菜招待漢的使者。酈食其大魚大肉的也沒少吃。

田廣被酈食其說的甚是高興,命令手下將士戒除軍令,已經和漢軍結盟了,以後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就這樣齊國軍隊放鬆了戒備。所有的人都把漢軍當成了盟友。

這時候韓信的大軍已經趕到齊國了,齊軍和漢軍正對峙在平原津一帶,兩軍嚴陣以待,隔河而望。

這時候韓信得到了消息,聽說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田廣投降了。韓信打算率領軍隊,那裡來在回那裡去。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韓信手下的辯仕蒯通上場了。

他及時的阻止了韓信的退兵。蒯通告訴韓信,你退兵總有理由吧。漢王有給你發過退兵的命令嗎?

項羽要屠城,十三歲小孩給他說了什麼,讓他放棄了這個決定?

韓信說道:“沒有。”

蒯通道:“酈食其那可是一個書生,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數天的時間,就拿下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市。你在看看你,征戰幾個月,累死累活的也就是拿下五十多座城。這樣算起來,你率領的千軍萬馬,還抵不過酈食其一個人。這個樣子你甘心嗎?”

韓信聽了蒯通的這一番話,感觸頗深。第一的功勞肯定不能讓一個書生給佔去,齊國這麼大一塊肥肉。要啃也得是自己啃下來呀。

軍肯定是不能退了,那就打直接進軍齊國吧。至於酈食其是死是活,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這是韓信現在的想法。

最後大家都知道,韓信攻打下來了齊國,酈食其直接被齊王給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