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扶貧、養老服務…… 2020年,聊城民政工作這麼幹

1.

堅決築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防線

一是確保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享受政策人口等困難群眾全部納入社會救助保障範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對取消貧困人口低保政策嚴格把關,避免“一刀切”。

二是格外關注特殊群體。針對貧困人口中的殘疾人、老年人、孤兒等特殊群體,研究制定針對性強的特惠政策,落實好特困人員照料護理、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等政策措施。有意願的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0%以上。

三是提升保障水平,鞏固脫貧成果。落實好低保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密切關注市場物價和人民群眾消費支出的變動情況,完善低保動態管理機制,適度擴大保障涵蓋面。做到精準管理,落實到位低保漸退政策,對於返貧人口及時納入救助保障範圍。

2.

堅決保障好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一是保障制度落實。完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特殊老年人關愛服務、養老服務評估等基本養老服務制度,細化制度舉措、規範制度落實。

二是抓設施建設。依託全市社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清查整改工作,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和改造運營一批日間照料中心、託老所、助餐點和老年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滿足老年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各種養老服務的需求。探索建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公建民營模式,進一步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三是抓質量提升。進一步健全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持續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全面啟動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等級評定,清除養老機構存在的重大風險隱患,確保年底前所有養老機構全部符合《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要求,95%的農村幸福院規範運行。

四是抓服務創新。推進“互聯網+養老”,優化升級養老管理系統,加強縣級呼叫平臺建設,完善功能模塊,促進供需對接,切實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認真做好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工作,開展好市級養老服務創新示範試點,不斷探索養老服務新經驗。

3.

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堅持一手抓積極引導發展、一手抓嚴格依法管理,促進社會組織更加有序、更加健康、更高質量地發展。

一是加強黨建引領。推動社會組織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內容寫入章程,推進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高質量覆蓋。

二是依法登記審批。在提高登記效率、優化審批服務的同時,做好與業務主管單位和行業管理部門的溝通銜接,嚴格按照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審核,嚴格把握“四類”直接登記範圍,切實把好入口關。

三是嚴格管理監督。持續打擊非法違規社會組織,清理長期不正常開展活動的“殭屍”社會組織,更大力度規範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行為,切實加強對社會組織負責人、資金和活動的監管。

四是發揮服務作用。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到脫貧攻堅、對口幫扶、新舊動能轉換中,使其成為讓黨放心、受群眾歡迎、在行業領域和公益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力量。

4.

努力優化專項社會管理服務。

在區劃地名管理上:適時啟動東阿縣改區工作,依法穩妥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做好第六輪縣級界線聯檢。

在移風易俗上:壓實管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示範帶頭責任,分解措施、較真落實,細化紅白理事會的承辦責任,真正把群眾從婚喪事宜大操大辦的陰影中解脫出來。

在殯葬管理服務上:各縣市區加快完成縣級綠色殯葬建設規劃編制和公益性公墓建設,認真落實全省殯葬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深入開展好重點區域散葬墳墓整治。

在婚姻登記服務上:倡議新人婚事新辦,喜事儉辦。全市各縣(市、區)舉辦好本地集體婚禮、辦成節儉適度而又不失隆重、富有紀念意義的婚禮。

5.

堅決織密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網

一是統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社會救助綜合管理網絡平臺建設和體制機制建設,加強社會救助制度創新和救助政策系統集成,推行救助事項“一門受理、一網通辦”。推動縣(市、區)成立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鄉鎮(街道)建立綜合服務平臺、村(居)設立救助工作站。

二是強化兒童福利保障。全面實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政策,提升市、縣兩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政府購買兒童關愛服務項目覆蓋率,健全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服務功能,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服務體系、困境兒童政策落實情況檢查,不斷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體系。

三是強化殘疾人權益保障。加強殘疾人分級分類保障,強化數據核查比對,做到動態管理、精準發放;開展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服務試點工作,實施好“福康工程”“慈善助殘”等行動,為更多困難殘疾人彌補功能障礙。

四是規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和市縣鄉村四級救助網絡,開展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提升行動。

疫情防控期間特別關注經濟困難家庭以及殘疾人、無人照料的老年人和兒童等人群的生活問題,要按照地方黨政統一部署,逐村、社區落實排查、包幫責任,確保這些群體的愁事有人管、難事有人幫,不出現任何紕漏。

6.

深入推進基層政權建設和城鄉社區治理

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為攻堅點,不斷健全城鄉社區治理服務體系,提升鄉鎮政府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積極推動“多村一社區”體制改革,發揮城鄉社區治理協調議事小組職能,年底爭取做到80%以上的城市社區實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

二是深入推進村民、居民自治。貫徹落實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促進村民議事協商能力不斷提升。做好新一屆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前相關工作。依法推進村(居)務公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監督落實制度,不斷提高村(居)民自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水平。

三是增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規範提高我市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示範點運作,深入挖掘、認真總結推廣我市先進經驗做法。加強省級城鄉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建設指導,紮實做好“社區萬能章”專項整治。

7.

加快慈善社工志願者服務和福彩事業發展

全面貫徹慈善法,落實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對慈善組織公開募捐活動的監管力度,確保慈善組織、慈善活動依法合規、有序進行。積極探索慈善發展新業態,用好網絡募捐、創投大賽、冠名基金等模式,提升慈善組織項目運作和籌款能力。完善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和人才激勵保障的措施,強化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不斷建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推動志願服務信息化建設,引導更多群眾成為志願者。

加強福利彩票發行銷售規範化管理,推動福彩銷售平穩、安全運行,深化福彩公益品牌建設,樹立良好的公益形象和社會公信力。

8.

科學編制民政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

做好“十三五”規劃終期評估和“十四五”研判,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薄弱環節,細化民政業務的專項規劃或五年發展計劃,形成以綜合規劃為統領、專項規劃為支撐、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苑莘 通訊員 張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