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古人之"攻心術",才能填平人心慾望這個無底洞


引言:世界上最難懂的是人心,最堅定的也是人心,最複雜的也是人心。人心分善惡,人心有慾望,這兩者是人心中最不容易堅守的,一念之間可以被萬人稱頌,一念之間也可以遺臭萬年。

人心的慾望是靠著外界的一切來滿足個人的愛好或者目的的要求。

學會古人之


《史記·殷本紀》中載,在夏朝末年有一名聖賢之人,名叫伊尹,在有莘國這個地方耕田。商湯王聽說了他的賢明就下定決心要聘請伊尹做自己的得力助手。商湯王派人經過了三次誠邀,伊尹才接受聘禮,來到商都,決心輔助商湯王興國。

有了伊尹的幫助,商國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大,這讓夏桀心中也有點害怕了。這事被夏桀身邊一佞臣趙梁得知了,就對夏桀獻計,讓商湯來朝拜,把商湯囚禁在夏臺這個地方。商湯被夏桀囚禁以後,商國沒有了領頭人,商國的眾人變得十分焦慮,摩拳擦掌想要動用武力去救商湯。伊尹知國力不足,時機未到,便阻止住眾人。伊尹明白此時不是動武力的好時候,而此時最迫切的要求是滿足夏桀和構陷商湯的趙梁的慾望,才能救出商湯。

學會古人之


伊尹搜盡國內珍寶,文繡百件,美女百人,青銅精鏤的器皿,白玉雕刻的玩好,派了能言會語的人送到夏桀桀那裡。正是解鈴還須繫鈴人,伊尹又預先用一部分金玉貨幣賄賂趙梁,請趙梁替湯說些些好話。那趙梁勸夏桀囚了湯,也不過獻媚討好,想得些封賞,現在一見金玉,自然眉開跟笑,滿口應允。桀看見許多美女貨物,心也軟了,就把湯放了回去。

學會古人之


其他諸侯國見夏桀無故囚禁湯,又收了人家許多東西才肯放回,都替湯不平。反更歸服於湯,商的勢力更大了。伊尹此做法為"攻欲",攻人心之慾。

人心的慾望就是這樣,在滿足了自己的愛好後就對原先的事情變了一個態度,慾望這個東西是作為人最應該控制的,慾望雖然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辦出來的事情的結果卻有好壞之分,因此說控制住不應該有的過分的慾望,才能讓原本好的事情順利發展而不至於變得更糟。

人的慾望來源於人的本能,也是人心的不斷變化,想要從根本上改變人的慾望,攻"心"為上。

學會古人之


春秋時期,周王室發生內亂,晉文公發兵鎮壓,保周襄王還朝。周王敘功,將原城、陽樊、溫原和攢矛等四座城賞賜給了晉文公。

原城本是周朝大臣原伯貫的封地。在內亂時,周襄王命令他平亂,原伯貫不但沒有將內亂平息下去,反而當了俘虜。被釋放回來的原伯貫聽說周王將原城賜給了晉文公,就派人到原城煽動、造謠,說晉人一進城就要殺人搶掠,千方不要歸順晉文公。原城人信以為真,自然不肯歸順晉國,死死守住城池,欲決一死戰。

學會古人之


面對此種情況晉文公不慌不忙與大臣趙衰商議對策。趙衰說:"此時不宜用武力強攻,如果強攻,就中了原伯貫的奸計了。"聽了趙衰的話,晉文公思忖了片刻,便下命令說:"所有將士都只許帶三天的口糧,圍住原城三天,三天不開城門就解圍而去。"結果到了第三天,原城城門還未打開,晉文公毫不猶疑的下令撤離。屬下將士紛紛說城裡已經支持不下去了,不如再堅持幾天,城池就到手了。晉文公說:"我不能失信於民,因為一旦失去信義,民眾就不再會相信我了。"堅決的傳令撤軍。

原城的百姓得知晉文公如此有信義,便開城投降了,歸順了晉文公,晉文公此舉為"攻心"。

"攻心"是消除敵對勢力對己方的戒心與誤會,讓敵人明白己方所做的事情是對的,不是錯的,更不是為了傷害他們,更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而是為了他們過得比原來更好。

"攻心"和"攻欲",不是毫無聯繫的個體而是一個整體,"攻心"既是"攻欲",如果一個人能夠摸準敵人的心思,就能夠清楚的知道敵人的慾望是什麼,想要什麼,那麼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這就是"攻心術",在古代打仗時時最高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法,在現代,"攻心術"能讓你在商場、職場上順風順水,如履平地。

結語:無論是"攻欲"還是"攻心"都面對的是人的最基本的本能,只要讓別人的心偏向自己,滿足別人的慾望,就能讓很多事情朝著你說想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