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增“国字号”生态名片,大纵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现代快报讯(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 刘庆宝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关于同意江苏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等40处国家级自然公园新建和范围调整的通知》,江苏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通过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为盐城市增加了一张“国字号”生态名片。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继该市黄海湿地成为世界非遗后的又一生态亮点。

盐城新增“国字号”生态名片,大纵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南部,距盐城市区45公里。湿地公园东至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环湖大道,西达大纵湖入水口南周河与步湖公路交界处,南抵盐城、泰州市界,与泰州兴化市中堡镇相接,北至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125省道。主要由大纵湖及周边湿地组成,总面积1060公顷。整体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三个功能区。

盐城新增“国字号”生态名片,大纵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积极创建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对我市加快推进西部湖荡地区湿地保护、水源涵养、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增强地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市黄海申遗成功后的重要节点项目。”盐城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湿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同发展,统筹推进大纵湖湿地保护修复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盐城新增“国字号”生态名片,大纵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该负责人表示,尤其是2015年10月获批江苏省级湿地公园后,先后投入4.2亿元,对大纵湖湿地和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修复和整治,大力实施退渔还湖、引江入湖、蟒蛇河口疏浚拓宽等工程,全面恢复和重建大纵湖湿地植被和湿地景观,展示“苏北第一湖”的湿地风光;通过举办观芦荡候鸟、听柳堡故事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盐城及周边地区广大市民提供湿地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场所,提升湿地生态旅游品牌;通过建设水文、大气监测站点,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湿地公园管理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推行社区参与、共建共管,打造湿地生态产品品牌,探索湿地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共赢模式。

盐城新增“国字号”生态名片,大纵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纵湖湿地公园内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植被多样,物种丰富。现有维管束植物72科173属19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野菱、莲;脊椎动物27目67科183种,其中鸟类15目44科134种,包括国家Ⅱ保护鸟类白琵鹭、黑翅鸢、红隼等7种,珍稀濒危鸟类15种,其中极危1种,为青头潜鸭。尤其是发现了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20多只。震旦鸦雀在地球上已有4亿5千万年的历史,有“鸟中活化石”的美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