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胡雪岩是怎样收拾残局的?为何要让家人在他死后剪下寿衣一角?

jianfeng_fm


作为晚清最出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

尤其是他在58岁时,因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并总办“四省公库”。当时的胡雪岩,俨然已经爬到人生的最巅峰。

然后好景不长,在胡雪岩59岁时,他再次出手,投资超过2000万两白银开办蚕丝厂,目的在于垄断丝茧贸易。结果遭到了中外商人的联合打压。于是,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拉开序幕。

开始,胡雪岩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

另一方面,李鸿章、盛宣怀也趁机对胡雪岩展开暗算。 最终,在内忧外患下,胡雪岩被迫贱卖他收购的蚕丝,以至于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

当消息传出后,大家都传言胡雪岩快要破产,于是各地官员、百姓纷纷跑到胡雪岩的钱庄提取自己的存款,于是强推众人倒,胡雪岩在京城的阜康银号直接被挤兑得倒闭。



当时,朝廷中有很多官员也在胡雪岩的钱庄中存有钱,所以他们纷纷上书慈禧,要求查封胡雪岩的家产,给百姓一个交代。于是,慈禧下旨将胡雪岩革职,并让左宗棠追剿胡雪岩欠款。

眼见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胡雪岩明白,如果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当时,在胡雪岩的所有家产之中,他最看重的就是胡庆余堂这家药店,这是他一生最骄傲的家业,也是他“济世于民”思想的传承,胡雪岩希望它能够继续留存下来为百姓造福。

在这种背景下,为避免胡庆余堂遭到抄家追债的冲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托付给一个能够保护它的人。经过一番思索,胡雪岩很快物色到了这个人,他就是当时的刑部尚书文煜。那么,胡雪岩为什么要选择文煜这个人呢?

因为,文煜和胡雪岩的交情非常好,而且文煜的人品和官品都不错,是个心系百姓的官员。更重要的是,文煜有六十多万两的存款在胡雪岩的阜康银号中,现在却都没能兑换出来,这巨额的利益关系,决定他不可能袖手旁观。

当然,如果胡雪岩直接将胡庆余堂交给文煜,文煜肯定是不敢拿的。因为,大家都等着赶紧变卖掉胡雪岩的资产,好拿回自己的存款,现在你文煜一个人把胡雪岩这么大个资产拿走,凭什么?要拿也应该是大家一起拿,大家一起分。



文煜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自然不敢犯下这种众怒。所以,胡雪岩就和文煜联手导演了一场戏。首先,文煜在朝廷上猛参胡雪岩,说他侵吞自己的钱财。总而言之,自己的全部家产都被胡雪岩所骗,所以希望朝廷主持公道。

接着,文煜又让人放出狠话,总而言之,胡雪岩必须拿尚存的资产来偿还他的存银,否则就要让他家破人亡。当然,这尚存的资产,就是胡庆余堂。

文煜的这一番举动,很快就让人明白了两个事情:一是文煜因胡雪岩损失了大笔钱财;二是文煜不会善罢甘休。

与此同时,在文煜的参奏下,慈禧也特意派人去查实,发现文煜确实是阜康的大债主,于是她便下旨,让文煜带人去抄胡雪岩的胡庆余堂。

接着,文煜就拿着公文大张旗鼓地来到胡雪岩的家,逼迫他将胡庆余堂割让给了自己。于是,在外人看来,就不是胡雪岩不想用胡庆余堂抵债还钱给大家,而是因为文煜抢先一步将其给夺走,胡雪岩也没有办法。

后来,文煜拿到胡庆余堂后,不仅让胡雪岩的后人继续拥有胡庆余堂的股份,而且他也没有改变胡庆余堂的任何规矩,完全秉循当年胡雪岩的经营规则,更重要的是,胡庆余堂还是胡庆余堂。



这件事情完毕后,胡雪岩心中的那块石头也算落地,接下来他将自己的家产都交给朝廷,由他们进行分配,至于最后仍然资不抵债的,那也只能说声对不起了。最后,在安顿完这一切后,胡雪岩也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公元1885年9月,胡雪岩最大的靠山左宗棠在福州去世。得知这个消息后,胡雪岩知道自己也是时候该走了,于是他把家眷召集起来,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死后要一切从简,只穿件寿衣买个棺材就可以。言毕,胡雪岩就永远合上了双眼,享年62岁。

据说,胡雪岩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还曾交代过一个神秘的遗嘱,说是在他死后停灵的那几天,如果门口有个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自己穿的寿衣剪下一角交给他,其余的不要多说。

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这是一种习俗,那些戴铁帽子的一般都是盗墓人事先派去打探消息的。每当有富贵人家办丧事,他们就会事先去做眼线,看看是不是有许多的陪葬品。

如果是真准备厚葬的人,他们见到这些戴铁帽子的,往往会给他们送上厚礼,以求他们来日不要去掘墓打扰。但像胡雪岩这种家道中落的,则会剪一角粗布寿衣递过去。

因为,古人对于寿衣都是要求非常完整,自己剪下了一段寿衣,说明自己的家境已经是残破不堪,连自己的寿衣都不能够完整。

这样一来,盗墓人就会明白挖掘他们的墓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从而打消盗墓的念头,这样他们死后就不会被打扰。


我是赵帅锅


作为清朝末期的大商人。他在代表清政府向国外银行贷款时收到了回扣,所以被李鸿章疯狂的打压。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回到自己的钱庄进行周转,最后资金彻底崩溃。后来又因为一些不可说的原因,他自己不得不将残局收拾,以免自己过早死去。

胡雪岩如何收拾残局?

当时他的情况真的是特别糟糕,若是不小心的话,一不小心就丢了自己的项上人头。为了自保,不得不把自己开的钱庄,银行都上交给了朝廷。自己留下了为数不多的银两,灰溜溜的带着全家族逃跑回了老家。

死了之后为什么要让家人剪下寿衣一角?

他回到老家之后,心中总是烦闷不已。但是年龄渐渐变老,身体负担过重之后,他患上了很多的毛病。在临死之际,他告诉家人葬礼要从简,死后买一个棺材就行了。并且在停留的那几天,如果门口有个带铁帽子的,就把寿衣的一角减下来放在其手里。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来是那个带铁帽子的人是盗墓的,当有富贵人家办丧事的时候,就会先去做眼线,看看是否有众多的陪葬品。他一生吃的好,穿的好,死了之后肯定会有好东西下葬,因此这个盗墓人先看看底细,好晚上去盗。因此他死后才会叮嘱家人把寿衣剪下来那个人拿在手里好好的看了一下。要不然的话,自己那坟都要被别人给扒了,不过这也说明,他还是很有远见的。


说古明今


剪下一角寿衣,只是一个传说,山主拒绝野史。但这个故事并非毫无意义,是胡雪岩死后为了告诉盗墓贼,用穿的衣服证实自己已经家道中落,不要来盗他的墓了。

这个故事之所以得以流传,不过是为了渲染胡雪岩传奇,尤其是他最终在商业上输得一败涂地的唏嘘人生。

历史告诉我们:依附不可控的力量走向巅峰,也将被这样的力量毁于一旦。毕竟凭借权力获得上升的资本,也潜伏着一定的危险。

胡雪岩(1823-1885),本名光墉,字雪岩,胡雪岩乃是他的字。起初靠经营钱庄票号起家,通过捐纳取得道员资格。因办事得力被授予红顶戴,又称红顶商人,至此人生到达顶峰。

然而光绪九年(1883)冬天,胡雪岩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多地的阜康票号纷纷倒闭,财富帝国随之倒塌,其中原因着实令人好奇。


认为胡雪岩最终惨痛落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期比较节俭,但临近曲终人散时,胡雪岩已经奢靡成风。可以用“营造庭院,收姬纳妾,邀友狎妓,生活腐化”来形容。一般评述历史上成功人士,总是把最后落败归因于个人生活问题,但其实这是需要审慎的。要知道胡雪岩拥有众多田产、二十九座当铺,数家票号,资产累计千万。

虽然有时人认为,胡雪岩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家产,但是窃以为即便是不“那么多”

的家产供他如此花销应该也没什么问题。某些官员,一辈子如此腐化,被削官罢爵、处死者有之,但最终因为“生活腐化”破产的也不多见吧!所以这并不能算作胡氏帝国倒塌最重要的原因。

2.认为他成功在于识人用人,失败也败在用人不当。例如几个主事伙计恃宠而骄,败坏了他的名声之类,然而这些也不重要。比较胡雪岩的为人,还是相当有魅力的,在他人困难时施之援手,绝不落井下石,与敌人也擅长化干戈为玉帛。

是故从个人道德角度去解释胡雪岩落败原因并不可靠。那么从商业本身来说呢?

3.经营出口丝茶业时受到洋商的排挤,导致资金周转不力。外商把持了丝茧的价格,自1881年以来胡雪岩大量收购丝茧,然而洋商互相勾结,压低茧价,削减价格一半左右,以致胡雪岩损失惨重。但其实胡雪岩当时损失不过一百多万两,根据在整个资产所占比重,是不是直接能够导致整体破产还需商榷。当做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倒是可以。

4.没有跟进时代步伐,拒绝革新。这种说法也不客观。窃以为,导致胡雪岩偌大家业一朝沦空的最重要原因,是与官方之间的暧昧关系。


借着权力获得上升的资本,也潜伏着危险。

胡雪岩本是一名钱庄伙计出身,之所以能够爬得这么高、这么快,和政治权力是分不开的。他首先通过捐纳获得候补道员资格,靠着虚名也算一只脚踏进官场里。

之后,他做伙计认识并帮助了处于困境的王有龄,二人成为莫逆之交。王有龄后来由江苏布政使调任到浙江当巡抚,利用王的关系,胡雪岩的商业之路也开始与官方密不可分。太平军攻占江南大营时,胡雪岩曾经为朝廷从海上运粮、弹药作为援助。

1861年,太平军攻占杭州后,王有龄自缢身亡,此时,胡雪岩的另一个人生贵人出现了,那就是左宗棠。王有龄死后,左宗棠替代他做了浙江巡抚,胡雪岩协助他剿灭太平军,并积极担当清军胜利后的善尾工作,不辞辛苦,被左宗棠所器重。


之后,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获旨筹办福州马尾造船厂。于是奏请朝廷任命胡雪岩做船政委员,负责一切工料以及延聘工匠等事。之后又在左宗棠的帮助下,出任上海采办转运局委员,负责采办军火等,明眼人一看这就是个肥差。

为左宗棠办差,从胡雪岩手中借的款项高达数千万两,又经营票号等产业,靠着左宗棠,胡雪岩过了十余年好日子,他的商业帝国的地盘也越来越大。

然而官场有官场、商场有商场的规矩,官场远比商场要复杂、危险得多。毕竟依附官场,就决定了在政治派别中选择其中一方,而放弃另一方。

陷入一场巨大而突然的反腐调查事件。

在胡雪岩囤积生丝挪用大量资金之际,杭州阜康号首先发生挤兑,危机迅速扩大,上海阜康号随即关闭。1883年12月1日,上海关道派人关闭胡雪岩在浙江的四个当铺。接着杭州、宁波、福州、南京等处分号相继停业。

此时,胡雪岩也陷入一次巨大而突然的反腐调查事件。

光绪九年十一月,有人举报刑部尚书文煜在阜康号存有来历不明的银两。虽查证是给前江西布政使代存,属于历年廉俸。但依旧追回,充了公用。之后在阜康号遭到挤兑后,追缴倒欠的官款大约有个一千万两左右。(存在票号里,票号一旦破产,首先追缴公家款项)

这一千万两欠款包括什么呢?包括各地征收税、厘款项,购置军火或军事协饷、地方公益善款等。于是朝廷发谕旨,胡雪岩因亏空公款被革职(捐纳江西候补道),左宗棠也受到连带,并将胡雪岩名下资产,典当铺、丝茧货物等,也一律充公了。这波操作让胡雪岩措手不及,连远水救火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阜康号在面临危机时,朝廷不是急于要求优先偿还官债,催逼官款,那么这场祸事本是可以避免的。只能说靠着权力得来的商业帝国,是如此脆弱,任何一个把柄都有可能在机会到来时,变成压倒这个国的稻草。


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众所周知,李鸿章和左宗棠不是那么对付的,曾国藩死后,朝廷一度想借着左宗棠的手,“用左制李”去压抑李鸿章淮军的力量。胡雪岩既然投到了左宗棠名下,也意味着将和李鸿章对立。那么李氏派系借机打倒他也就顺理成章。

胡雪岩的落败,其实凸显出官商之间身份的不对等,或者像胡雪岩这种一面靠捐纳获取官缺,一面主职商业的绅商的矛盾性。它注定了要在两者之间划出明显界限是不可能的,只能维持这种身份,在顺势情况下多捞一点,而在逆势时更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多给自己留条后路。

胡雪岩显然没有做到,又或者一切还不容他去想,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了。但是他创下的商业帝国神话故事依旧脍炙人口,作为胡大善人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并且关于胡雪岩如何成功的话题还在激励后世,这样的一生也就够了。


(杭州胡氏庆馀堂)


莫山主说青史


胡雪岩在晚年的时候遇到的困境为:花四千万买的蚕丝烂掉了;汇丰银行到期的四百万两贷款,被李鸿章扣住不能还;在贷款时多报利息的事情败露,慈禧知道后大怒,不仅让胡雪岩加倍偿还,还要严加处置他,而李鸿章的人趁机煽动储户们,对胡雪岩在全国各地的钱庄,同时进行挤兑。大难临头的胡雪岩没有自杀,而是冷静的开始收拾残局。

一、胡雪岩妥善安置自己的母亲、夫人和十几房姨太太。

胡雪岩一直都很孝顺,一直秉承着自己的事情不连累家人,到了如今这种困境,他跟母亲下跪说自己不孝,母亲早有准备,还安慰他,让他安心处理目前的残局;胡雪岩把太太和十几房姨太太叫到一起,跟她们说明情况,让她们收拾东西各奔前程,并一人给了几百两银子,最后只有太太和九姨太留了下来,把家丁也遣散后,就带着自己的母亲、太太、九姨太离开了占地十亩的大豪宅,搬到了杭州郊区的一所房子里。

二、处理巨额债务。

胡雪岩把存户分成三个等级:最有钱的客户,这些客户里有做大官的,有做大生意的,有大的地方势力,这些人得罪不起,胡雪岩就派人把这些人的本息给送了过去;最穷的客户,人数众多,这些银子对他们来说有可能是全部家当,把这些人的本息也还了;第三类客户是势力不大不小的客户,这些人的钱就还不上了。

三、保全了胡庆余堂。

胡雪岩还不上第三类客户的钱,这些客户就到他的胡庆余堂闹,胡庆余堂是胡雪岩一生的心血,他想保全胡庆余堂,怕胡庆余堂被拍卖抵债,所以胡雪岩想到了一招,找到一个叫文煜的文大人,文大人在胡雪岩的钱庄存了五六十万两,他不敢取,怕慈禧知道后有可能连家都抄了,所以他给慈禧捐了十万两,趁慈禧高兴的时候,跟慈禧说他在胡雪岩的钱庄存了钱,现在要求用胡庆余堂抵债,慈禧同意了,而胡雪岩和文大人又演了一出戏,文大人强要,胡雪岩死活不给,最后胡雪岩流泪签字,把胡庆余堂给了文大人的戏码。胡庆余堂的产权就归了文大人,文大人让杭州知府出了个布告,向世人说明胡庆余堂现在已不属于胡雪岩,就这样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

就这样胡雪岩收拾了残局,除此之外还对自己的身后之事做了周密的安排,胡雪岩发达的时候买了一块风水极好的寿地(人没有死的时候这种地被叫做寿地),但胡雪岩现在不敢埋在自己买的地里,因为他还有很多人的钱没还上,怕这些人挖尸,他告诉家人,死后一切从简,还说死后第三天有个带铁帽的人会上门来,让家人把这个人请进门,并把自己的寿衣剪下一角给这个人,当他死后,带铁帽的人来了,胡雪岩家人就按他的吩咐,把寿衣一角给这个人,这个人拿着就走了,原来这个带铁帽的人是盗墓人,是来踩点,看胡雪岩最后埋在哪,可他一看胡雪岩的寿衣跟纸一样,他知道胡雪岩没钱,就不准备挖他的墓了。

九姨太安葬了胡雪岩之后,就上吊自杀了,所以没人知道胡雪岩的墓在哪,直到一百年后胡庆余堂的一个叫赵玉诚的药工,他花了整整快两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胡雪岩的墓,跟朋友冯根生找到杭州政府,重新整修了胡雪岩的墓。

胡雪岩从什么也没有,到辉煌发达,再到最后的一败涂地,回归原点,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不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反思。

我是拓野红颜,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关注。


拓野红颜


为官需读曾国藩,从商需学胡雪岩。

一个商人,为什么能够和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相提并论呢?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位“红顶商人”。

胡雪岩原本是杭州一个钱庄的小伙计,幼年丧父、家中更是一贫如洗,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少年没有显赫的家世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可是他却凭借自己的头脑冲破枷锁,成为徽商的代表人物。

胡雪岩喜欢交朋友,尤其是官场的朋友,正因如此他有了自己的生意,慢慢垄断了江浙一带的茶叶丝绸生意。

▲胡雪岩(剧照)

交好左宗棠,成就商业帝国

当时,在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打着“世界大同”的幌子占山为王。这让请朝廷十分重视,赶紧派左宗棠上任浙江巡抚,要求他得胜乃还。

左宗棠身为“外来汉”,朝廷给的剿匪军饷又少的可怜,可以说举步维艰,这让他很是头疼。而这时胡雪岩看到了机会,他深知想要继续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必须搭上官场这条线。

于是在互取所需之下,胡雪岩为左宗棠提供钱财粮草,左宗棠则承诺给与他官场利益。

在这样的关系下,左宗棠取得了平定太平军的胜利、还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收复西藏。胡雪岩的地位也一路飙升,得到了黄马褂、在京城创办了多家票号和药铺、被授予三品布政使衔,一时间风头无人能出其右。

▲胡雪岩钱庄(剧照)

倒左先倒胡,胡雪岩被踢下神坛

当时左宗棠与李鸿章是朝中的领军人物,同为名臣的二人虽然是同僚,但明争暗斗的十分起劲。

胡雪岩作为左宗棠的“钱袋子”,每次功劳都有他的身影,于是李鸿章认识到只要把左宗棠的经济支柱打掉,就能轻而易举扳倒对手。

趁着胡雪岩做空生丝市场和私下提高外债利息的机会,李鸿章上奏弹劾。朝廷命浙江巡抚刘秉彻查,搜集了大量证据。慈禧太后得知后大为恼怒,将胡雪岩革职,并查封了大量私产。

悲愤而亡,胡雪岩让家人剪下他寿衣的一角

东窗事发后,胡雪岩带家眷回到了安徽。

经历了这么大的变故,胡雪岩郁郁而终,在弥留之际吩咐家眷,如果出殡那天家门口有戴尖帽子的人,就剪下自己寿衣的一角送给他。

原来那个戴尖帽子的人是盗墓贼派出来探风的,当有大户人家下葬时,他们就来观察墓地所在,为之后的盗墓行动筹划。

▲胡雪岩墓

而胡家当时已经一贫如洗,早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胡雪岩的寿衣也是十分单薄,剪下一角可以让盗墓贼知道无利可图,也就免得入土后自己再受到打扰。

心思如此缜密,不愧是曾叱咤商界的“红顶商人”!


一介草寇


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淡看得失,经常教导子孙做人要赢的起,更要输得起。那他商业帝国覆灭时,他又是如何冷静收拾残局的呢?

光绪九年,胡雪岩的生丝生意亏损了上千万两白银,汇丰银行原本答应的400万贷款,也因李鸿章从中作梗而告吹。

更为要命的是,李鸿章一边派人到处煽动储户们到胡氏钱庄挤兑,一边向慈禧告发胡雪岩在替左宗棠贷款时虚报了利息。

慈禧下令浙江总督府彻查,这些官员平常吃拿卡要一样不少,但关键时刻还落井下石。一番“查访”,胡雪岩不仅替大清白干了七八年,到头来还倒欠政府几十万两白银。

胡雪岩深知李鸿章这是要斩草除根,所以他决定在清廷抄家前,先把善后的事办妥。

胡雪岩首先把各地打理生意的12房姨太太,都召回来一起吃个团圆饭。

酒过三巡,胡雪岩说:“我已经一无所有了,没办法再照顾各位的生活,现在没人只能分几百两银子,吃完饭后就收拾东西,各奔东西吧。”

其他姨太太都走了,家里仅剩胡老太太、大夫人,还有个九姨太没走。九姨太说:“我生是胡家的人,死是胡家的鬼,你们年纪都大了,又没有丫头了,我就留下来照顾你们吧!”

胡雪岩心里一暖,患难见真情这句老话还是一点没错,老娘总算还有人照顾。

安置好家人,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处理巨额外债了。胡雪岩首先把能变卖的家产都变卖了,然后按利害关系把债主分为三类人。

一类是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这类人必须要还,否则会殃及子孙。

二类是穷苦百姓,他们虽然每个人钱不多,但可能都是保命钱,这个钱不还,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三类是有钱有势的,这类人还不起对生活基本没啥影响,最多我胡雪岩背个骂名。

胡雪岩一一上门还完钱后,仅剩一个胡庆余堂药房还没处理。胡雪岩不忍心附近老百姓无处就医,但如果不和胡家剥离关系,那倒闭是迟早的时。

胡雪岩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找江苏布政使文煜,说把胡庆余堂送给文大人抵债,但希望文大人不要改了余堂药房的规矩,砸了招牌。

文煜一想如果不要,就一分钱都没了,当场就答应了。于是两个人一起上演两人一场“强买强卖”的好戏,余堂药房最终得以保存了下来。

光绪十年,传统节日新年还没过完,清政府就派兵抄了胡家,胡雪岩彻底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

次年11月,胡雪岩郁郁而终。临终前胡雪岩交代子孙:以后一不要经商,二不要从政,三胡李不通婚。

第三条说明胡雪岩至死都还在恨李鸿章,不过说实话,李大人确实做得太过,把事情确实做得太绝。

至于传言中胡雪岩交代家人在他死后剪下寿衣角的事,史料倒没有记载。

传说是为了告诉盗墓贼墓葬没钱,我觉得可能纯属谣言,胡雪岩是大名人,他的结局在当时谁不知道,剪寿衣角的故事纯粹是鄙视摸金校尉的智商。


花木童说史


都说看一个人是否成功,权衡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关键是看其触底应对的能力。清光绪九年(1883年),晚清首富胡雪岩面临自己财富帝国崩塌的危机,他是怎样收拾残局的?为何要让家人在他死后剪下寿衣一角?有书君观点如下:

首先来了解一下胡雪岩所面临的危机:

花上千万两购买的蚕丝全部烂掉;汇丰银行四百万两到期的贷款也被李鸿章扣着不能还;最要命的是,胡雪岩多报利息的事情败露后,慈禧太后大怒,要严格治罪,加倍赔偿;在李鸿章的扇动下,全国储户和钱庄挤兑胡雪岩。

顷刻间,胡雪岩一败涂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他选择了冷静面对。

1、首先,安顿好家人

面对危机,胡雪岩首先想到的是母亲和家人。他把家里的现状告诉各姨太太,每个姨太太都给一些安置费,让她们各谋生路。把家里的仆人也打发走了。十几个姨太太都选择了离开,只有九姨太自愿留下来陪他。他带着母亲、妻妾及留下来的几个人搬出大豪宅子,搬到郊外的一所房子安顿下来。胡雪岩兑现了:“天若败,败我胡雪岩一人,我不连累其他的人。”的承诺。

2、 策略还债,权宜之计

面对巨额债务,胡雪岩机智策略,把存户分成三个等级,一是那些有钱有势得罪不起的大客户,把本息一起派人送钱上门还债;二是那些差十几两或几十两的穷人存户,他不忍心欠他们的债不还,特别是杭州附近的住户,怕他们就近闹事,他挨家挨户把本息亲自送还;三是介于富人和穷人之间那些差得不多不少的存户,就暂时没有办法还清。

这样的还款方式体现了胡雪岩的精明之处,把有权有势地的人的钱还了,就没有可以置他于死地的人来找他的麻烦;把穷人的钱还了良心得以安宁,欠着不多不少的那些人的钱,这部分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虽说不能息事宁人,但可以暂渡难关。

3、巧妙借势,完好保存胡庆馀堂

胡庆馀堂是胡雪岩一生的心血,那些要债的人天天挤在胡庆馀堂讨债,胡庆馀堂无法经营,胡雪岩为了化解胡庆馀堂的危机,保全胡庆馀堂,他想到了文煜文大人,并和文大人上演了一曲“苦情”戏,一个要收胡庆馀堂,一个死活不给,最后假装“含泪”把胡庆馀堂的产权移交给了文大人,胡雪岩巧借官方势力,名正言顺地保了胡庆馀堂的周全。

那么,胡雪岩为何要让家人在他死后剪下寿衣一角?

胡雪岩的遗嘱包含以下内容:在他死后下葬时,剪下寿衣衣角,如果看到家门口有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这个衣角交给他。

戴铁帽子的人是盗墓贼的眼线,胡雪岩让剪下寿衣一角送给这个人,主要是告诉这个盗贼眼线:“我已家道中落,连寿衣都只能穿粗布衣服,更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陪葬,打消盗我坟墓的念头吧!”盗墓贼眼线看了寿衣角,只是摇头离开了,最后胡雪岩的坟墓得以保全。

胡雪岩是个商业奇才,他有着顺势的眼光、取势的目的,做势的行动。面对残局,他本着“财去人安乐”的观点,冷静地、妥善地安置了老母和e家人,保全了胡庆馀堂,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胡雪岩保全了胡庆馀堂就等于完成了他的梦想,是他收拾残局的最高明之处、令人称奇的地方,他的一生,留给了后人很多的启示。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绝不是看他取得过多大的成功;而是看他失败的时候,如何收场。

清光绪九年,即公元1883年,红顶商人、晚清首富胡雪岩财富帝国面临倾塌,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同时他还受到了外商的排挤,四面楚歌之际,朝廷对其严加治罪.....

此时的胡雪岩面临的是一盘真正意义上的“残局”,俗世中讲的“后有追兵,前有伏击”大抵如此。

商场、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胡雪岩知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在眼下的情境下,稍有不慎他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胡雪岩自己不要紧,可他那一大家子怎么办?

胡雪岩虽然栽了,可他终究不是一般人。

他19岁白手起家,32岁赚下第一桶金,随后,他依靠官商联合的方式缔造了横跨钱庄、当铺、药店、生丝、军火、机械等等不同行业的商业帝国。

胡雪岩的崛起之路,与所有红顶商人一样,通过拉拢不同的官吏,为自己谋“方便”。但任何事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享受了这种“方便”的胡雪岩也面临着一个最大的困惑。这个困惑便是:官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他造成相应影响。

这样创下商业帝国的胡雪岩自然扛不住让自己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但成为牺牲品后的胡雪岩,却并没有放弃。他依旧想尽全力拼一拼:尽最大可能地给自己和后人一个周全。

也只有这样的胡雪岩,才符合他一代“红顶商人”的人设。

胡雪岩的商业倾塌后,想要乘机让他死的大有人在,一时间,揭露其罪行的奏折纷纷飞到了光绪的手边。立在朝堂的大臣,也都急急忙忙站出来,请旨将胡雪岩拿到刑部治罪。

皇帝在听了大臣们的参奏之后,当即下旨将胡雪岩革职处理,并将其名下所有房产店铺,全部查封。但或许是因为左宗棠的关系吧,胡雪岩并没有被立即定罪。

要知道,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于商人、尤其是名商巨贾尤为“歧视”。胡雪岩的“巨贾前辈”们,大部分都没落得好下场。相比于他们,胡雪岩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个“自由身”,已是颇幸运了。

但商场官场混迹几十年的胡雪岩却并没有这么想,他知道,自己能有个自由身,全是朝中几个“靠山”在顶着;如果在此期间没能妥善收拾残局,没有人可以救得了自己。

关键就在于,怎么收拾残局?

紫禁城里,左宗棠的死敌李鸿章想要置胡雪岩于死地;紫禁城外,在阜康银号存过钱的人,要找胡雪岩讨债;在家里,面对朝廷的查封,全家上下早已是人心惶惶。

在各种场合摸爬滚打过了的胡雪岩明白,收拾这个残局的关键,是摆平那些在阜康银号存过钱的人。至于李鸿章要把他怎样,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不是胡雪岩能解决得了的。

这次商战的失败,胡雪岩损失了何止几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多是来自分散在各地的银号。在这些银子里,除了自己的本金,其余的全部都是别人的存款。

在阜康银号存过钱的,除了达官贵人,还有众多平头百姓。他们有的人是图利息,有的人是图安全,还有的人是图关系,总之,大家都是因为信任才把钱存在胡雪岩的钱庄的。如今,阜康银号倒闭了,眼瞅着“存折”要变成废纸了,他们能不着急?

一时间,胡雪岩家里尽是讨债之人。

刚刚过去的挤兑潮,几乎将胡雪岩的存银掏空榨尽。

但俗话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胡雪岩在变卖家产之后,总算筹集了一些资金。然而,面对巨额的债务,这些钱毕竟是杯水车薪,想要清偿所有欠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将这些有限的资金,做出效益最大化的分配,这就考验胡雪岩对资金的利用能力了。

胡雪岩故居

这些钱到底是紧着一头给?还是每家都平均多少分一些?还是看人下菜碟儿的给?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稍有差池,只会给胡雪岩增添新的麻烦。

最终,胡雪岩选择了看人下菜碟儿;这一招,正是胡雪岩“最不简单”之处。

胡雪岩把所有债主分为三类:一类是他得罪不起的人、一类是不忍得罪的穷人、还有一类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人。

之所以落得如此地步,就是因为胡雪岩得罪了惹不起的人。因此,胡雪岩十分清楚,只要能把这类人安抚好,剩下的就好解决了。

于是,胡雪岩拿出筹得资金的一大部分,用来偿还他们的债务。当然了,全部还清是不可能的,每家还一部分钱做个样子还是可以的。在还钱的时候,胡雪岩放低姿态亲自送钱过去,如此,债主面子上好过一些,也不至于对自己逼得太紧了。

此处,胡雪岩用的还是曾让他在商、政界纵横的“人情牌”。

而他之前攒下的“人情牌”,也在他遭难时,为他提供了“神助”。

胡雪岩在最得意的时候,多次捐款助军、赈济灾民;虽然身在朝野,却心系天下。仅仅在1878年一年的时间里,胡雪岩就捐了将近20万两白银。因此,胡雪岩在民间也有“胡大善人”的美名。这样的一个善人,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在他银号里存钱的穷人,因此而破产流落街头呢?

这些在胡雪岩的银号里存钱的穷人,绝大部分都是出于对“胡大善人”的信任,才会如此的。他们之中很多人的存款,甚至不够那些达官贵人吃一顿早茶;可对于这些穷人来说,那是救命钱!

这部分人数量庞杂,存款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胡雪岩不忍心辜负他们的“信任”,但凡有这种人前来讨债,胡雪岩都会诚心诚意地将钱给人家递过去。

见此情景,有些在他银号里存钱的商户竟默默离去了,他们知道:此时不来提钱,便是对胡雪岩最大的帮衬了。这部分人,虽然并不多,但却多少帮胡雪岩分担了。

不敢得罪的人和不忍得罪的人,都打理的七七八八的时候,胡雪岩终于舒了一口气。

外面的债务稍微平息之后,胡雪岩马上把目光放回家里。

胡雪岩一生共娶了12房妻妾,还有无数相好。这些女人在给胡雪岩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为他生下了很多子女。胡雪岩之所以想尽办法的还债,不就是为了给他们谋条活路?

胡雪岩最终成功保全了自己的家人,这也正是胡雪岩与先前的巨贾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古往今来的巨贾,在身败名裂之际,没有一个人可以保全自己的后人!

胡雪岩凭借“散尽家财还债”的大智慧,保证了胡家后代枝繁叶茂。

1885年9月5日,胡雪岩的靠山左宗棠去世,至此,再也没人敢给他“遮风挡雨”了。得知此消息,胡雪岩也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就算阎王不来收他,李中堂也会派人来收了他。在此情况下,胡雪岩给子女立了个遗嘱:

“第一后人不要经商,第二后人不要从政,第三胡李不通婚。”

不经商、不从政,是胡雪岩以毕生经历,为后人总结的生存法则。胡李不通婚,则是胡雪岩对李鸿章个人的愤恨。正是在这三句话的“约束”下,胡雪岩才会有近2万后人活跃在当今社会各界。这些后人的存在,恰恰反衬了胡雪岩的大智慧。

除了这三句话,据说胡雪岩还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遗嘱:

在他死后下葬时,剪下寿衣衣角,如果看到家门口有戴铁帽子的人,就把这个衣角交给他。

这个戴铁帽子的人,乃是盗墓贼的同伙。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死者家门口,就是为了打探虚实,方便下葬之后进行盗掘。这种职业都是极其神秘的,他们以什么样的面貌来打探消息,也捉摸不定。

而胡雪岩之所以笃定戴铁帽子的就是盗墓贼,正是基于过去所救济穷人送来的消息。

剪下寿衣一角交给戴铁帽子的人,也是胡雪岩想出来的办法。而这个法子如胡雪岩的一贯作风,打的是“人情牌”。

实际,胡雪岩是在用这个法子告诉盗墓贼:你们的“戏法”已经被我看穿了,而我家道中落,墓中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我剪下这寿衣一角送你们,是希望你们不要打扰我要葬身的这个墓,以免这一遭白忙活。胡雪岩墓地

正常情况下,遇到盗墓贼难道不是逮起来打一顿、然后送官吗?

胡雪岩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他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把象征福寿(古人认为死人的寿衣角能给人带来福寿,一般给后人)的寿衣角送给他们。

以德报怨,这招是“人情牌”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他胡雪岩的厉害之处:一来,这样不会触怒盗墓贼;二来,如此的确可以保证自己的墓在短时间内不会被盗。

一个关乎自己死后能否安息的大事,就这么简单的被胡雪岩化解了,真真令人叹服。

说到底,胡雪岩能将残局收拾到尽可能的“好”并能将身后事也“全了”,根本原因还是与他的“善”(也可叫会打‘人情牌’)有关。


记者李满


经商从政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样一句话:“为政要看《曾国藩》,经商要读《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两位大佬一个晚清政坛最出色的官员,一个是富甲一方的红顶商人。在政坛商界,他们的一举一动对晚清政府都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但可悲的是,他们之间谁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曾国藩在镇压天平天国后,其实力达到顶峰,手下部署暗示他趁机“起兵反清”,推了这大清王朝,但曾国藩却“义正言辞”的给回绝了,我想这其中可能与他深受传统思想、伦理纲常有关,但更深层次的是时代复杂因素的必然产物。

而胡雪岩了,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但终其还是脱离不了时代的“玩弄”,他不得不在经商的途中给自己找一个靠山,这样才能和洋人“同场竞技”,才能和自己的宿敌盛宣怀“分庭抗礼”,才能稳住自己的商业帝国。

胡雪岩背后的靠山,正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左大爷!

(左宗棠)

1862年,胡雪岩结识了晚清朝廷中,权势显赫的重臣左宗棠,由此为自己的商业势力找到了庞大、强势的靠山,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胡雪岩的商业更是发展也达到了顶峰,遍及大江南北,为此还获得了朝廷的“二品”官衔。

他从一个打杂的钱庄伙计到富可敌国、官至二品的“红顶商人”,在商场上驰骋数年、红极一时,此可不为之传奇。但最后却也没能逃脱“泰生否、否生泰”,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他靠左宗棠的官场硬实力,而把自己的事业做到巅峰,然而繁华过后,也不得不面对晚清官场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终也因官场这个鱼龙混杂的大染缸,使他成为了政治争斗中的牺牲品!

(胡雪岩)

在洋务运动中,关于晚清政府是重“海防”还是重“陆防”,在此问题上,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意见差之很大。李鸿章因创立了北洋海军舰队,并在和外国人多次打交道中,深知“海防”的重要性,因此李是支持海防的中坚力量; 而左宗棠因为之前在西北地区处理政务,深知塞防的重要性。特别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俄罗斯帝国的“虎狼之心”,更是对边防危机感到严重,因此而主张“陆防”。

虽然两人在国防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初心都是好的。后来左宗棠被调到军机处行走,任两江总督,也深感海防的重要性,在主张陆防的同时他也强调海防。这明显着就是和李鸿章“抢生意”来着,因为谁的军事实力越强,谁在朝中的话语权也就越大!

但办洋务可不是一点小银子就能解决问题的,要买购船舰、制造枪炮、武器弹药等等,哪一样都要耗费巨大的钱财。左宗棠为了买西洋的船枪炮弹,朝廷拨给的银两又补缺不够,只好让自己的财团——胡雪岩帮自己一把。而本来就和左有矛盾的李鸿章这可瞧准了时机,要想掰到左宗棠,最好的办法就是拆掉他财政来源,让其“有气无力”。

(李鸿章剧照)

左宗棠因急需购船、造炮,办船厂,左思右想之后,他给胡雪岩打了一张80万银两的借条。胡雪岩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也不好拒绝,在查询了自己钱庄的帐目后,发现这几天钱庄储备的银两也能拿的出来,胡雪岩没有作多余之想,便把这80万两借给了左宗棠用去购买船炮。

胡雪岩没想到的是,这正是李鸿章和财阀盛宣怀布的一个局。这些储存进去的白银,都是李鸿章安排手下捣鼓的。在见胡雪岩上当之后,盛宣怀便大肆宣传,声张胡雪岩的钱庄就快破产了,一时引起各地的“债主”纷纷前来取钱。胡雪岩一下子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此时再和左帅商量把这笔钱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笔钱已经拿去购买枪炮了,而在和洋人做生丝的贸易中,胡也是血亏!无可奈何之下,胡只好把自己的所有田产和地契变为现金,用来抵债,但还是不能堵住缺口。

这时李鸿章一派,便不断向朝廷参奏胡雪岩“欺诈”之事,引起朝廷的重视。最终胡雪岩被以“欺骗”罪,革职拿问。虽然有左宗棠的力保也无济于事。就这样,胡雪岩经营了一生的商业帝国,被李鸿章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搞得轰然倒塌!

(胡雪岩)

不过身为一代商业奇才的胡雪岩,在被朝廷革职后,也不是完全的一败涂地,后来通过自己的人事关系,借文煜之手,保住了自己苦心经营的“胡庆余堂”,在当时胡庆余堂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这给胡雪岩的后人算是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1885年,62岁的胡雪岩在含恨中郁郁而终。但他临行之前,为何会让家人剪下寿衣一角了?

这和晚清时期的盗墓风俗有关。在晚清时期,每当有大户人家去世时,他们的墓园都会遭到当时盗墓人的“惦记”,盗墓贼会派手下的探子前去打听消息,看看有没有“价值不菲”的宝贵物品随其下葬,然后再根据情况采取下一步行动。

在胡雪岩出殡那天,一个身穿黑衣服,头戴铁帽子的人出现在了现场,胡雪岩生前的九姨太见状,便按胡雪岩生前的交代,把这一丝布角给了这位“黑衣先生”,黑衣人手里拿着布角,眼睛看了看旁边的棺材,没有说话,默默的走了。这丝布角,就在于告诉盗墓贼: 棺材里并没有什么宝物,只有一件普通的寿衣而已,请你们不要在“惦记”此墓园了,不要再来“打扰”地下的人。


文史议春秋


胡雪岩,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给人家放过牛,书也只读过两年。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与政治家。可惜他的晚年并不好,不但破产而且最后只剩一个九姨太陪他,对于这样的局面胡雪岩是如何收拾残局的,又为何在即将离世时特意吩咐他的九姨太一定要在他死后剪下他寿衣一角呢?

胡雪岩如何成为富商的?

胡雪岩在13岁的时候捡到了一个装满金银财宝的包袱,他没有私吞,而是物归原主了。这位失主为了感谢胡雪岩把他介绍到了一家杂粮店当学徒。而胡雪岩十分努力与好学,也牢牢的抓住每一次机会,一步一步从杂粮店到金华火腿店,又从金华火腿店到钱庄。

在钱庄里有个规矩,就是进店学徒的头一个月,没有掌柜的吩咐是不得出门的。因为这个月里面掌柜的要教你如何敲算盘,如何算账等等这些的基本功,基本功打不好,是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掌柜的。而这个月里面有很多学徒受不了一下都不能出门,有些人就乘着掌柜睡觉偷偷的溜出去。而胡雪岩一次都没有,他觉得这样挺好的呀,掌柜不但给自己吃喝,还教自己本事,只是一个月不让出门有什么。能成为掌柜的自然有他过人之处,所以那些把戏掌柜的自然知道。掌柜非常欣赏胡雪岩的吃苦耐劳与聪明才干,而他又无儿无女,所以决定考验一下他。

他让胡雪岩算账,在账本上故意盈余出一些钱来,看看他会不会和他说,这就和现代人请保姆一样,故意放几百元钱在桌子上,看保姆会不会拿是一样的。好在胡雪岩人品不错,告诉了掌柜。所以后来掌柜的在离世前将整个钱庄都送给了胡雪岩。之后胡雪岩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了杭州城里有名的活财神,在之后又成为了大清国最富有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如何失败的?

胡雪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与官府勾结。

光绪九年,胡雪岩在上海投资两千多万两白银开办蚕丝厂,想要垄断这块市场,可是洋人想挤垮我们民族企业,于是他们联合中外商一起打压胡雪岩的蚕丝厂,到处和他抢生意。蚕丝价格因此一下被他们哄抬上次了,谁知当年欧洲蚕丝大丰收,蚕丝价格自然一落千丈,这一买一卖使得胡雪岩亏的血本无归。

而胡雪岩是左宗棠的人,李鸿章早就对左宗棠不满了,欲除之。想要彻底除掉左宗棠就必须先除掉胡雪岩。于是李鸿章趁着这次机会落井下石,让朝廷官员与军队将领们纷纷去他的钱庄提款,在不提你们的钱可能都要打水漂了,致使胡雪岩彻底破产。

胡雪岩如何收拾残局?

对于这样的局面很多人会选择一死了之或者是逃跑,但是胡雪岩没有这样做,他选择冷静面对。

他首先把自己的全部资产列了个详细单子,把欠的债全部还清后,在妥善安排好了自己的母亲、夫人以及十几房姨太太,不过九姨太选择留下来陪他一起面对这一切。

可惜这次打击是致命的,胡雪岩把一切处理好后,就病倒了,他知道自己命不久已,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他拉着九姨太的手说:“谢谢你能在最后陪着我,我死后你把我之前准备的寿衣与棺木都卖了吧,我用薄棺材粗布寿衣就好,你还年轻,我走后你就找个好人家嫁了吧。不过还有一事要你完成,我死后,一定会有一个戴着铁帽子的人来到家门口,你将我的寿衣一角剪去送给他”

戴铁帽子是何许人?为何胡雪岩要?剪一角寿衣给他?

原来戴着铁帽子的人是盗墓者们派去做眼线的,凡事有富贵人家办丧事,这些眼线就会先去查勘是否有很多值钱的陪葬物,又安排葬在哪里等等。胡雪岩在破产前是当地出了名的富翁,他虽然破产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盗墓者们自然还是要试试的。而事实也如胡雪岩料的,他出殡那天门口果然出现了一个戴着铁帽子的人,而九姨太也按照胡雪岩的吩咐将胡雪岩的寿衣一角交给了他。这人看后有点惊讶,走近棺材看了一眼,摇着头走了。

而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墓不被盗。因为他不但破产了,身无分文而且他的丧事一切都是从简的,就连寿衣都是最便宜的,所以盗墓者看了他寿衣一角自然明白他的墓里必然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自然也就放弃了盗墓的想法。

胡雪岩可谓是商业奇才,如果他不是左宗棠的人,只是个普通的商人,李鸿章不去对付他,相信胡雪岩凭着钱庄还是能重新站起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