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地考古勘史,終於找到了文明始祖的裡籍與本居(二)

第二章


伏燧古帝與古國地望考

古遂國在山東寧陽西北部與肥城臨界處,為夏王封賜虞舜後裔的媯姓子爵國,商周時世襲續封。清雍正版《山東通志》說:“遂,虞舜之後,周時為魯附庸。《春秋》言:‘莊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齊人滅遂’;《漢書》曰:‘濟北蛇丘縣有遂鄉’,在今寧陽縣”。2002年保利博物館入藏一件國寶級的青銅器遂公盨,此“遂”字依吳大澂等人之說,當是“燧”的異文,作盨者就是西周時的遂君”。但是這個“遂,比起那個“燧”,中間還差了3000年。本文文首所述學者的習慣,就是直接把3000年後齊魯“遂”的地方,當成3000年前吳越“燧”的地方了。因此,也就在有意無意中摺疊或隱匿了一些歷史的真相。

1、燧皇、燧人氏與燧明國考

燧人氏,古越族。人類最早用鑽木取火與以陶甕存火者,開創了人類點燃火焰和保存火種的先河,亦可被尊為人類文明的最早開創者。在燧人氏走出陶甕存火的這一步之前,人類使用天然野火燻烤葷羶食品,這是文明開化前的薰陶與啟蒙;到了能用人工點火做飯的時候,已然完成了蹣跚初踱;最為重要的,是人類在燧人氏階段,已有了制度性的火種保存技術;在這個火種保存技術的支持下,幾乎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隨時提供點火服務。也就是說,整個燧人氏家族中的扶桑榑木支,正是在打造這門點燃火種、保存火種的技術與工具,提供器材與服務的過程,所形成的獨特的家族文化與姓氏圖騰(太陽鳥)的。

正是因為燧人家族與扶木家族將人類從點燃火種的文明啟蒙,直接帶入了保存火種的文明實操,人類文明的熊熊大火才正式開始燃燒。在《尚書大傳》等著作增補“三皇五帝”中被列為“天皇”、“燧皇”、“人皇”等“三皇之首”,伏羲、神農等五帝是其後裔。燧人氏為有巢氏與緇衣氏之子,據《中華史表》與《三皇五帝年表》等載:燧皇元年為前4464年-前4354年。杜鋼建《揭秘世界君子文明》據《中國上古帝王表》述:燧人氏出生在江南洞庭湖中一個稱作湘山的仙島上,其國名曰:“隧明國”。燧人氏的文明座標性價值,一如他的火種同時有保暖、烹飪、照明與祈願的功能。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遺記》:“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雲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鑽,則火出矣。後世聖人變腥臊之味,遊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鴞,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鑽火,號燧人氏”。這裡的“申彌”與“燧明”義同音近,皆為“燧明”其人不死。《山海經·大荒南經》說:“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赤蛇,曰不廷胡餘”。考出燧明國的“其人不死之國”,就能掌握燧明國的方位。關於不死之國,《後漢書·東夷傳序》說:“(東夷)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 不死國焉”。

《山海經/海外南經》載:“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這裡說了,不死之國的不死民在“東”。《山海經》中“有壽麻之國。南嶽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這裡的“大暑”,說明這裡是炎熱如火爐的南方。這裡的“南嶽”與“州山”,都在蘇浙皖邊區。“州山”就是今安徽鳳陽,壽州就是“歷山、歷水和歷陽”。“歷”的舊字為“曆,靡、麻”誤,“壽麻”就是安徽壽州,“暦山”既“歷山”仍指壽州。南嶽是蘇浙皖邊區的“衡山”既“橫山”,所謂“五嶽”中的“南嶽江南衡”是也。

2、燧明國:早期燧人氏的家園

近年來,考古學界、歷史學界和人類學界,根據我國考古新發現 ,提出“重寫中華古史”和改寫世界史的倡議,即中華文明史應追溯到一萬年前;同時,以往由西方學者編寫的世界史也必須改寫。過去世界史對四大古文明的排列,第一位是尼羅河文明,距今6000餘年;第二位是兩河文明,距今 5000餘年;第三是印度文明,距今4000 餘年;第四是黃河文明,距今3000餘年。這與我國曆史事實不符,也長期使自稱5000年文明而無實證的華夏論述領城的茫然或失語、尷尬與難堪。直到1977年底,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溧水區白馬區神仙洞發現的火碳、陶片和人骨,這一全人類已出士的最早證據鏈。

因為各地散見的分地出土的陶片,因無同址出土的火碳和同址出土的人骨襄證,很容易被理解為野火煉成的天然陶或其它多學科的證據力不夠充分的異地出土品。據此,由於神仙洞遺址與文物的多重證據力,很多學者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古文明位次有必要重新排列”論述,神仙洞陶片的發現,為此增加了新的強有力的佐證。神仙洞遺址中的陶片,迄今為我國發現的有完整地層層位記錄的最古陶片。它將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大大推前,不僅對研究我國最古的陶器史,提供了有益的線索,也為重寫中華古史和改寫世界史增加了依據。此外,南京與周邊的製陶工藝(尤其是宜興紫陶與高淳炻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優良、影響最大和後續爆發最猛烈的,想必不是出於偶然。

本文考證,全世界有典錄、有遺址、有證據、有文物、有傳承與有新論述依據的火文化既史前文明體系,由燧人氏開創鑽木取火,扶桑氏實操甕存火種。祝融氏跨千年傳承的拜火文化、製陶文化、崇光文化、祀日文化與祈神文化的啟蒙基地,是1977年底,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溧水區白馬區神仙洞發現的。據2001年第22卷第3號《火山地質與礦產》鞠魁祥,在《江蘇溧水神仙洞的發掘和研究—中華文明史應追溯到萬年前》一文中介紹:位於江蘇省溧水縣東南 21km 的白馬鎮胡家山回峰山中段西北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進行碳 14 測定結果(實驗室編號 ZK - 502) ,其絕對年代為距今 11200 ±1000 年(即公元前 9200 ±1000 年) 。

回峰山屬著名的茅山山脈中段,其中最重要的人類化石遺物,是一片成年女性顳骨,從形態上看,與現代人無顯著差別,是屬於智人(Homosapiens)的。從遺址中,我們同時還發現了被早期遂人氏經烤煮成熟後食用的動物化石,共有豬、牛、獾、鹿、貉、犬÷由、蝸牛、麝鼴、豪豬、棕熊、鬣狗、果子狸和最後鬣狗等19種,包括無脊椎動物 2 種,脊椎動物 17 種。哺乳動物中以食蟲目和靈長類各一種;齧齒目3種;偶蹄目4 種;肉食目7種。其中的陶片發現於西支洞靠近東北方向的堆積物中,呈不規則的長方形,長 2. 7cm ,寬 1. 8cm , 厚 0. 5cm。質料為泥質紅陶,質松多孔,硬度不高。正面為黑褐色,表面略平滑,反面為桔紅色,表明其燒成溫度,約在700~800 ℃,不會超過 900 ℃。

此前,考古界均以萬年仙人洞、餘姚河姆渡、桂林甑皮巖等作為我國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並以仙人洞作為最早的一處,其年代約為 8 千多年。近二十多年來,又先後發掘出北京懷柔轉年(距今約 9800 餘年) 、河北徐水南壓頭(距今約 1 萬年)、廣西邑寧頂獅山(距今 約1萬年) 等遺址。上述遺址中亦發現有近9千或近1萬年之陶片。迄今為止,仍以神仙洞發現的陶片最為古老和有著完整地層層位記錄的陶片。

南京回峰山神仙洞的發現,把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推前到1. 1萬年前,不僅為研究陶器的發展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也證明了我國有著最古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南京回峰山神仙洞早期燧人氏為代表的史前文明,前踞於以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均等的我國史前文明的早期搖籃之巔,南京西北郊8300年的泗洪順山集出土的城濠、釜灶、甑鬲與陶製豬、猴人面圖騰,與4000多年前始纂的《山海經》、2000多年前入墓的長沙子彈庫《楚帛書乙篇》,和各國人類學多學科積累與形成的證據鏈涉及的學科有:

(1)體質人類學。鑽木取火-熟食味美-營養滋潤-醒腦益智-疾病減少-體質漸強-智力漸增,這是體質人類學的勝利與突變,這才是制度性熟識、照明、暖身和祀神的基礎物質保證,與基礎文明的誘因;

(2)科藝技術學。陶甕保種-釜炷分工-甑鬲異形-文創如潮-才藝紛呈-專利層出-技匠封神,這是科藝技術學的萌芽與蘊育,是人類早期文字、圖騰、裝禎、造形和規範的載體與介質,傳媒與藏存的實物;

(3)運動保健學。取火暖身-熱血暖穴-調節氣氛-增添活力-載歌載舞-血暖促氣-呼吸吐納,無論是山洞或叢林,無論曠原或水邊,永不熄滅的溝火、火塘、路燧與火燒土,無不證明了這種以火為媒被大力提升的氣力、功力與神力的無所不在;

(4)氏族世系學。靈長目(溧陽水母山4500萬年)-深目民(南京湯山62萬年)-渾沌/古雄氏(鎮江南山20000年)-盤古/中山氏(溧水回峰山13000年)

豖韋/豢龍氏(雙溝醉猿至順山集1800萬年-8300年)-燧人/扶桑氏(回峰山到順山集11000-8300年)-有巢/寒荒氏(和縣人至凌家灘30萬年-5600年)-華胥氏(上山到良渚11000-5300年)容成氏(句容丁沙地7000年)-伏羲氏(南京北陰陽營6300年)--祝融氏(湯山-回峰山-丁沙地-順山集)-共工氏(下草灣人至青蓮崗50000-6500年)

(5)文史崇教學。榑木祈日-浮想聯翩-祖先上帝-萬物日月-跳神祝由-幽靈鬼怪-詛咒歌頌的文史宗教學,都是從最早的火堆邊圍爐開始的。我們不難想象,如果沒有這些影響了人類數萬年的鑽木取火的盤古燧人氏、保存火種的伏羲扶桑氏,和傳承火文化和拜火文化的炎帝祝融氏,人類的智力發展一,定不會有異於那些還關在非洲國家公園中的猿猱,與還在半夢半醒狀態中的雪人、雨人和野人。

3、古帝里居考(伏羲)

從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乙篇》等,指出了大禹以前的帝王,多出於“江淮”、“太湖”和“東南海”之間。這篇《楚帛書乙篇》是二十五史外的先秦原創,真實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也有一些勤於勘史的學者,至今還抱著華夏帝王,自三代起上溯,里居均在河洛等中西部地區的舊史,繼續拮抗從良渚到三星堆等史前江淮的遺址與文物的衝擊,並在有意無意間忽略了中西部地區,並無4500前文明都城與正史級史著輝映的尷尬。例如伏羲的裡籍明明是江淮與太湖,但考為荷澤或天水者依然是主流。

《楚帛書乙篇》原文:“曰故(古)大熊包戲(伏羲),出自(震),居於睢。厥,女。夢夢墨墨 ,亡章弼弼。每(晦)水,風雨是於。《楚帛書乙篇》釋文:“傳說上古有大龍,名叫伏羲。生於雷澤,居於淮水。族號有虞氏。史前的天地日夜不分,世界混沌矇昧,天下風雨大作,江河湖海橫流。曾有人以為這篇帛書能改變那些天水或荷澤論者的習慣,但是好象沒有人有過看懂了這個文獻的反應,或者依然當這是閒聊的雜章散文。因為在一些人眼裡,古籍中的晦澀與衝突,使她們失去了思辨與稽古的原色,但未知這些同名同址的不同記載,其實是千百年變遷的見證。

例如,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載述,據《逸周書·嘗麥解》載,公元前525年,伏羲遺胤郯子曾說,(太昊)“吾祖也,吾知之矣。太皋氏以龍紀,故以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皋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師而鳥名”。這兒說明了太皋氏族是一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由於“風”與“鳳”通假,少昊族與太吳族一樣都是“風”姓。在《漢書·律曆志》中,稱包羲為太昊伏羲氏。西晉起稱伏羲為太昊伏羲氏。皇甫謐記載:“太昊帝包羲氏,風姓之祖也”。

(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稱:“太皋伏羲氏,代燧人氏繼天而王”。

(北宋)蘇轍《古史》稱:“太昊伏羲氏,風姓。觀天地之象,鳥獸之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畫八卦”。(南宋)羅泌《路史·太昊紀上》稱:“太昊伏羲氏,方牙,一曰蒼牙,是為春皇,包羲”。(明)李贄《史綱評要·太昊伏羲氏》稱:“帝生於成紀,以木德繼天而王,故姓風,有聖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人生之始,茹毛飲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網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故曰伏羲氏。養六畜以充庖廚,且以為犧牲,享神祗,故又曰庖羲氏”。

(清)吳秉權《綱鑑易知錄·太昊伏羲氏》稱:“包羲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生帝於成紀以木德而王,故姓風,有聖德,象日月之明,曰太昊,作都於陳…作網罟、正姓氏、定官職、制嫁娶、畫八卦、造琴瑟…帝崩(在位一百一十五年)葬於陳,神農氏踐位”。(清)《歷代(帝王)陵寢備考》中說:“太昊伏羲氏,風姓,母居華胥之渚,履雷王燧人氏巨人跡,因娠生帝於成紀,蛇身人首,以木德王,都陳,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陵在河南陳州府(淮陽縣)城北三里淮寧縣界,國朝載人會典恭遇,國家大慶,遺官致祭”。

清《歷代(帝王)陵寢備考》中說:“包羲太昊伏羲氏,風姓,母居華之渚,履巨人跡,因娠生帝於成紀,蛇身人首,以木德王,都陳,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崩,陵在河南陳州府(淮陽縣)城北三里淮寧縣界,國朝載人會典恭遇,國家大慶,遺官致祭”。其陵前的墓碑上書“太昊伏羲氏之莫”七個大字,字大徑尺,相傳是宋人之書,其陵稱“太昊陵”,或“太昊伏羲氏陵”。這裡的“陳”與“陳州”,並非“陳倉”或“陳留”,而是《山海經/大荒南經》中的“陳州山”與“東州山”。這兩處座標連接的是“苕山”、“宗山”和“姓山”。苕山是蘇浙皖邊區的浙北、“宗山”和“姓山”在寧南和皖東這幾處同域的。

4、雷澤、震澤與成紀考

關於伏羲生地既裡籍, 自古迄今最具代表性的言論有“雷澤”之說與“成紀”之說:

1、“雷澤”之說。《山海經•海內東經》言:“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清)吳承志《山海經地理今釋》卷六雲:“雷澤即震澤,《漢志》區具澤在會稽郡吳西,揚州藪,古文以為震澤。震澤在吳西,可證”。(明)王鏊《具曲志》認為:“震澤,即今太湖”。具區,藪名,即太湖。又名震澤、笠澤。《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其山鎮曰會稽,其澤藪曰具區”。《爾雅·釋地》說:“吳越之間有具區”。(宋)孫奕《履齋示兒編·雜記·地名異》道:“嵩高、外方一山而名二,具區、震澤一湖而號殊”。綜上可知,雷澤、具區既震澤,皆太湖也。

(1)“震澤”考。《風俗通》言:羲和是“伏羲之後。帝出於震,以主東方,子孫因氏也”。《山海經/大荒南經》說:“東南海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曰:“自五帝以來,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東方…以地理言之,則虞、夏、商皆居東土”。學界對王國維的《卜辭》研究無一置疑,卻對其“虞、夏、商皆居東土”無一置信。否則,也不會當良渚入遺之後,才開始有向東移動、向南推進的氣氛。

(2)“東方”考。《易/繫辭下》說:“炮犧氏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為帝太昊”。此“木”為“扶木”,《淮南子·墬形訓》載:“扶木在陽州,日之所曊”。陽州在哪裡呢?《淮南子·地形訓》曰:正東揚州曰申土。《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河圖》曰:正東揚州曰信土。《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敘·州郡·第一引《河圖括地象》曰:正東曰陽州。綜上可知,陽州既揚州,因為陽州與揚州都在“正東”。虞氏之都在良渚,良渚之正東在江蘇至福建間,正是揚州既陽州故地。

2、“成紀”之說。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以為生於成紀,後人多承此說。皇甫謐 《帝王世紀》雲:“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 ,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太平御覽 》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說:“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潛夫論/五德志 》稱:“大人跡生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緯攟》卷十一載:“燧人之世,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河圖握矩起》載:“燧人之世,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

(1)關於“成”。《說文》說:戚,戉也。王即戉。戉即越,詳見“越王朱勾自作用劍”。《說文》與吳其昌《金文名象疏證》認為,“戚、戊、戉、戍、成、鹹”諸字皆由石斧的形狀演化而來,故“鹹”與“王”為同源字。例如“巫咸”,是巫師首領。在秦代《詛楚文》中,“巫咸”就直接被寫作“王鹹”。“鹹”與“成”同,加上“已”即“止”的義函,“成紀”亦有“王者停止”、“王者封地”、“王者寢地”和“王者之地”的意思。“戉”與“王”通,王者在“戉”,“戉”即“越”,最早的“王者之城”在“越”,亦太湖也。按照訓詁學的邏輯與推理,我們還能找出更多“成紀”既“成已”在太湖的證據。

(2)關於“紀”。“巳”與“已”古本同字。三個字中“已”字出現最晚,東漢《說文解字》中只有“己”和“巳”。這是因為古“巳”與“已”本同字。《說文解字·己部》說;“己”本為“紀”之初文,後借為天干之“己”及“自己”之“己”。“紀”為“已”也,《漢語大字典》中,“已”字14個義項列第一項:“止;停止”。《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說文》說:“已既蛇”。成已,既王生於紀。伏羲生在多蛇的南方,全族崇蛇,故以蛇來做圖騰了。

5、黑帝、顓頊與武隧考

據國家軍事科學院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組編,文物出版社1975年出版《孫臏兵法》載:(黃帝)“北伐黑帝,至於武隧”,此“隧”通“遂、燧”。曾有考“燧”者說此“武隧”即今徐水區遂城。根據是《括地誌·易州》雲:“遂城縣,戰國時武遂城也”。細看之下,黃帝伐黑帝的時代,應為距今5200年至4700年前,因為黃帝與炎帝的交替,經歷了520年。此處“遂、隧、燧”雖通,但系沿襲而來,何況4700年前至此戰國武燧,至少又過去了2000年。黑帝之武燧,應為何地呢?其過程述證如下:

黑帝顓頊,出於(漢)鄭玄注《周禮·春官·大宗伯》曰:“謂黑精之帝,而顓頊、玄冥食焉”。《百度百科》認為:黑帝顓頊(約前2642-前2545年)中國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姬姓,號高陽氏,黃帝之孫,昌意既韓流之子,顓頊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韓流不但是有虞氏始祖之一,也是朝日韓等華夏史前同宗的共源。其父韓流既寒流的血統或姓氏,實際上的源頭應來自炎帝族的帝釐既帝黎,帝黎族後來併入了黃帝族後,很快成為黃帝族的主流。在《山海經》中於是被譴責、申討和譏諷為“二負”,這也是後世“忠臣不事二主”的忠貞文化的借鑑事證與映照原型。

《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深目國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在共工臺東”…有人方食魚,名曰深目民之國,昐(潘)姓,食魚。全球最早的深目民在南京湯山,那裡有1991年出土的62萬年前高眉深目者化石。深目國座標,也是《山海經》之“中山”既“鐘山”最原生的“中山”既“鐘山”,其它的中山、鐘山、鍾黎、重慶、鍾祥、中皇山、中條山等,皆其族北上和西遷後的分支與遺裔所建。這裡的盼姓既盤姓、薄姓、蒲姓、甫姓、補遂、斧遂、伏羲、雷澤、雷姓、震澤、鎮江、潘姓、符姓、鄱陽、墦塚、番國、藩邦、本教、苯文、濮人、樸姓、卜姓、僰人、蒲方、亳邑、補方、甫方、和鍾姓等,亦其族北上和西遷後的分支與遺裔。

本文這個“補遂”或“斧遂”,就不是春秋時的“遂”,否則不會序於《戰國策·秦策一》“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霸天下”等中國歷史上九大名役之首,況乎其餘八役也都是按生戰時間行序的。雖為九大名役之首,但史中未曾有關於此役戰況的隻言片語留傳,足以指證是役“以文化之”了。但是,這一戰役相持的時間是曠日持久的。否則,就不會有伏羲臨戰授命慄陸氏將“慄陸”變“溧水”的漫長歲月,因為在靠木耒與石戊疏浚河道的5000多年前,將“慄陸”變成“溧水”,決非“大禹治水十三年”所能事。

正因為補遂或斧遂是為符隧,伏羲氏末期在太湖東北邊小城湯山,一個具有史前文明體系的城邦國家,約相當於今蘇浙皖邊區的諸暨會稽山、句容茅山和當塗塗山等三地連片的區域,國名為慄廣之野,創始人為女媧,封授者為伏羲,繼任者為慄陸氏。《山海經·大荒西經》曰:“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太湖北慄陸氏首帝的慄廣之野,比那個《河南文物名勝史蹟》中所謂夏代夏邑有虞氏,和西周至春秋宋國的慄邑,分別早了1000多年與2000多年。

《呂氏春秋·古樂》說:“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帝顓頊好其音,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命之曰承雲,以祭上帝。乃令鱓先為樂倡。鱓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鱓既黃饞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原產地在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東南、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東南、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等地。

空桑既扶桑,因其族有鑽木取火時的扶木而鑽的保密技術而得名。《淮南子·墬形訓》載:“扶木在陽州,日之所曊”。高誘注:“扶木,扶桑也”。古吳越稱“先生”、“長老”為“桑”,扶桑大地既東王木公,可見扶木鑽火者為上古至尊。陽州在哪裡呢?《淮南子·地形訓》曰:正東揚州曰申土。《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河圖》曰:正東揚州曰信土。《初學記》卷八·州郡部·總敘·州郡·第一引《河圖括地象》曰:正東曰陽州。陽州既揚州,因為陽州與揚州都在“正東”。實處空桑,以“鱓”為圖騰的顓頊族實為揚州人,今古揚州域的鎮江“圌山”,和蕪湖“濡須”,就是史前若水與上古空桑西遷前後的實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