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不断融合,拓跋鲜卑的墓葬习俗也产生了变化。作为丧葬用品的镇墓兽既是丧葬制度变迁的缩影,也是鲜卑汉化的缩影。平城时期的镇墓兽,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人面镇墓兽,这和兽首兽身的镇墓兽构成一组,皆作低头弓背俯视状,四足直立,背部均有方孔用来插鬃毛。人面镇墓兽深目高鼻,突出了胡人的形象,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镇墓武士俑一般也成对出现,同镇墓兽一样起到保护墓主人不受侵害的镇墓作用,头戴兜鍪,脸型方正,眼珠鼓突,双眉隆起,高鼻厚唇,相貌狰狞。体形、五官都有着胡人的特色,而身上的铠甲,腰部的革带,同西晋时期的武士俑一样都是袖铠。这些出土于云波路华宇商业中心附近的镇墓兽、镇墓武士俑是模制成型后组装而成,其特征与同期墓葬出土的随葬品和俑群十分相似。在中国古代镇墓兽俑的发展演变轨迹中,北魏平城时代无疑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帝灭北凉,大批人举家来到平城。敦煌公宋绍祖也随家族迁到平城,官至幽州刺史。2000年4月,大同马铺山南、御河东发现了一处北魏墓葬群,有11座北魏墓,其中一座墓中出土墓铭砖,可知墓主人是宋绍祖夫妇。宋绍祖来自西北敦煌宋氏家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葬于平城。其墓中出土了精美的仿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顶式前廊后室石椁,再现了北魏建筑典型的富贵民居瓦屋样式;椁内有石棺床,四壁有彩绘。石椁外布满陶俑,与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俑不同的是,宋绍祖墓出土的俑是彩绘陶俑,色彩鲜艳,生动逼真,为了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官,展陈设计了沙漠漫漫的场景,艺术气息浓厚。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平城改为恒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仅数十年间,平城脱离社会主流,丧失重要地位。北魏末,柔然进逼,继而六镇之变,恒州陷入长期战乱。虽然北魏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但这个王朝在华夏文明的融合进程中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大家还记得大同市博物馆曾展出的“融合之路——拓跋迁徙与发展历程”这个展览么?展览以“融合”为主题,通过拓跋肇启、平城崛兴、洛邑重辉三个单元,呈现了拓跋鲜卑的社会演进和发展的时代风貌。这次由策展组精心策划并全程跟进的展览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并在全国巡回展览。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同博与你“宅”一起|墓葬习俗

拓跋鲜卑从哪里来,如何“光宅中原”……如果大家感兴趣,那就待我们战“疫”成功,一起相约同博,领略英勇善战的拓跋鲜卑和雄奇辉煌的北魏王朝吧!


文字、配音:文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