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火神山醫院

自2月4日起,火神山醫院開始接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截至3月22日,該院累積收治患者3040人,出院2284人。雖然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風險仍然存在。奮戰在火神山醫院一線的聯勤保障部隊所屬醫院和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的1400餘名醫護人員,他們繼續同病魔作鬥爭,做好重症患者的救治,及時收治新發病例,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張兵華是感染三科二病區副主任,這位呼吸內科專家和戰友們奮戰在抗疫一線,對每一名患者都傾力救治。他說:“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會百倍努力!”

  走進病房,就是戰鬥。詢問病情、對比肺部CT,查看化驗結果……每天,張兵華的工作滿滿當當。為作出更準確的評估,他經常長時間站在病床旁密切觀察患者,直到找到對症的治療方案。

  抗病毒治療、抗炎治療、呼吸支持治療,張兵華和戰友們一起總結出“四型三期”分類個體化治療方案,把多名危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患者有的情緒煩躁,有的心情低落……張兵華叮囑年輕的醫護人員:“我們要帶著感情去治病。”

  有位年輕患者,病情好轉仍憂心忡忡,張兵華詢問得知,他的家人都感染新冠肺炎。張兵華又一一詢問姓名,連夜查找治療記錄……第二天,得知家人全部脫離危險,年輕人的心才定了下來。

  張兵華堅信,“醫務人員每一個充滿愛心的眼神,都會轉化為患者戰勝病魔的力量。”

  技術過硬戰時才能遊刃有餘

  “40床患者呼吸微弱……”

  這一天,感染七科一病區護理組長高銳正準備交班,突然發現有一名患者口唇發紫,她立即通過對講機呼叫值班醫生。

  “緊急加推一組呼吸興奮劑!”

  收到醫囑,高銳抓緊配藥準備靜脈注射。忙碌中,他汗流浹背,護目鏡裡產生霧氣。戴著3層手套,看不清,能不能一針扎準?

  停頓凝神幾秒後,高銳按照“微光輸液”考核標準進行“實戰操作”,一針到位!隨著呼吸興奮劑緩緩推進靜脈血管,患者的呼吸緩慢提速。隨後,高銳又擠壓患者胸廓10多分鐘,患者才恢復了自主呼吸。

  高銳是急診醫學科名副其實的“救護冠軍”,2019年她參加聯保部隊護理技能大比武,奪得3項第一。

  入駐火神山醫院沒幾天,39床就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者,高銳剛接班,發現患者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發紫,心電監護儀上出現室顫波形。她一邊呼叫:“快拿抱球準備通氣”,一邊準備除顫。開機、定位、選擇除顫模式……所有的動作一氣呵成。幾秒鐘後,監護儀上顯示,心率正常。

  “只有平時技能練得過硬,遇到特殊情況才不慌神兒!”這正是高銳護理病患的底氣所在。

  用最暖的心讓患者重拾久違的笑意

  “回家後要記得和家人分房分餐”“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3月16日上午,一批患者從火神山醫院順利出院,感染三科二病區護士長張瑤不斷地叮囑著大家出院後的注意事項。

  張瑤,一位格外注重“暖心”的生命衛士,在新冠肺炎患者身心護理方面,有著獨特的方法。

  12年前,作為一名骨科護士,張瑤參加了汶川抗震救災,她見證了心理治療的奇蹟。“當時,我就想學習心理治療,幫助更多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8年寒窗,張瑤考取了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又攻讀了博士學位。

  “我還能為患者做些什麼?怎麼做才能做到他們心坎上?”到火神山醫院後,張瑤經常思考如何有針對性地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疏導。

  張瑤難以忘記,一天早晨她查房時,看到一名患者坐在床邊暗自垂淚。原來,她的老伴因患新冠肺炎搶救無效去世。

  張瑤握住老人的手,傾聽老人講述兩人30年相濡以沫的往事。當晚,張瑤制定了一對一的個體化心理診療方案。連續3天“話療”後,老人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

  轉眼間,張瑤和戰友們已在武漢堅守了40余天。“我希望用最暖的心,讓患者重拾久違的笑意。”張瑤說。

  利於患者康復的向來說一不二

  轉戰火神山醫院近一個月,感染二科一病區主任董宇超和隊友已經救治了80多名患者。

  在很多病人眼裡,呼吸病學專家董宇超如孩子的父親,像鄰家的兄長,嚴的時候讓人害怕,暖的時候令人心動。

  只要有利於患者康復,董宇超向來都是說一不二。一名症狀較輕的患者,剛入院就要求輸液。董宇超經過仔細檢查評判,認為口服藥物治療和心理調節即可。患者不放心,還通過網絡搜來了各種各樣的資料。

  “你是聽網上的,還是聽醫生的?”董宇超堅持自己的治療方案,“只要有利於患者康復,我向來說一不二。”

  康復出院後的患者在朋友圈發表感言,“有驚無險,相信醫生!”

  對於免疫力弱、基礎性疾病較多的老年患者,董宇超會把關注點從患者肺部拓展到整個機體。66歲的王大爺,住院後肺部炎症已經明顯減輕,可就是斷續高燒,反覆了好幾天。

  問題在哪兒?一次查房,患者無意中說自己不敢多喝水,怕頻繁小便太麻煩。這一下提醒了董宇超,趕緊吩咐患者做尿檢。果然,結果顯示患者得了嚴重的尿路感染。董宇超隨即調整抗炎方向。兩天後,患者體溫恢復正常。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火神山醫院積極探索新的治療手段,盡最大可能阻止輕症患者向重症轉化。大力推行恢復期血漿治療,依託信息化手段與出院患者建立隨訪機制,向出院患者發放捐獻血漿倡議書,鼓勵治癒康復者積極捐獻血漿;組織專家組研究制定《火神山醫院恢復期血漿治療臨床應用方案》,理順流程機制,嚴密監測輸注過程,確保全過程醫療質量安全。

  戰鬥仍在繼續。習近平總書記在火神山醫院看望慰問醫務人員時,強調當前疫情防控鬥爭進入關鍵階段 ,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扛得住,守得住,不能前功盡棄。

  “我們要當好這次武漢保衛戰的‘壓艙石’,要先到位、後收場、全程用,要戰鬥到最後,不打贏、不收兵,切切實實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火神山醫院院長張思兵表示,與病魔的較量仍在進行中,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一鼓作氣、堅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