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牛山孫氏家族抗戰英雄譜》之:隱蔽戰線建奇功 無罪獲獄廿九載

——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孫茂傑(1901.6—1989.6),字仲英,六支二房曹馬後門,嶧縣曹馬村(今屬嶧城區榴園鎮)人。抗戰時期,他曾任運河支隊副大隊長。解放戰爭時期,受組織派遣改做情報工作,參與策動國民黨將領張克俠、何基灃率部在賈汪的戰場起義,在隱蔽戰線建立了奇功。

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牛山孫氏抗戰英雄:孫茂傑

上海解放後,他婉拒上海市長陳毅元帥的工作安排,專心企業經營。1951年“鎮反”期間,由於鄰里隙怨,孫茂傑被原嶧縣人民法庭以“反革命地霸”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在青海勞改農場,度過了二十九年的牢獄生涯。靠著革命者堅強的理想信念,他多次申訴……1980年5月,嶧城區人民法院改判其“免予刑事處分”;1987年7月,該院再次改判其“無罪”。經組織認定,孫茂傑對革命有功,批准其享受16級幹部待遇,直至1989年6月去世,享年88歲。

1935年後,孫茂傑之父孫承健先後接觸了羅榮桓、羅炳輝、張光中等抗日軍隊領導,堅決支持兒子孫茂傑、孫茂熙和孫子孫景嶟等參加革命,並經張光中等領導同意《約法三章》,其中一條就是待革命成功後他們必須“功成身退”。

1941年,已擔任運河支隊副大隊長的孫茂傑,受時任魯南軍區司令員張光中派遣,到徐州以開焦炭行為掩護做地下工作。

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賈汪起義舊址

1945年後,孫茂傑通過邵士封(彎槐樹人)、王繼餘(西白樓人)、孫秉超等人與我軍老山裡(包括時任八路軍115師政委羅榮桓元帥)聯繫。淮海戰役前夕,孫茂傑繼續以經商為名做地下工作,參與策動國民黨徐州“剿總”副司令長官張克俠、何基灃(分別兼任59、77軍軍長)率部起義事宜。

當時,為了聯繫方便,孫茂傑讓三弟孫茂熙、侄子孫景嶟合夥在韓莊杏義開焦炭行作為聯絡站。邵士封、王繼餘為了掩護就常住國民黨一級上將劉安祺在韓莊的老家,孫茂熙、孫景嶟也經常去劉家(劉安祺的弟弟劉安國、劉安邦家)。這條情報線是邵士封、王繼餘和孫茂熙、孫景嶟聯繫;孫茂熙、孫景嶟再以販運焦炭名義去徐州和孫茂傑聯繫;孫茂傑和孫秉超聯繫後,孫秉超再和張克俠、何基灃聯繫。有時,張克俠、何基灃也直接開吉普車到徐州孫茂傑家以打麻將名義交換情報。張克俠來得多,何基灃來得少。如果張、何有事和黨中央聯繫,其程序就返過來了。

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賈汪起義舊址

淮海戰役打響前,張、何二位將軍毅然率59、77軍(全副美式機械化部隊)在賈汪戰場起義。毛澤東主席當時說,張克俠、何基灃的起義是淮海戰役第一大勝利,改變了敵我力量的對比,打亂了蔣介石、顧祝同的戰略部署。

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淮海戰役示意圖

在徐州的地下工作結束後,孫茂傑奉命輾轉南京、上海潛伏待命,直至1949年5月解放軍進入上海。時任三野司令員的陳毅元帥派聯絡員董躍清把孫茂傑、孫茂熙兄弟倆接到南京“總統府”,正在籌建上海市政府領導班子的陳毅元帥誠邀二人分別擔任局級主要領導。他們根據與父親孫承健達成的《約法三章》,決意“功成身退”,委婉地拒絕了陳毅元帥的安排,要求繼續經商辦企業……

1951年4月27日及5月13日,孫茂傑、孫茂熙兄弟倆先後在上海被逮捕。究其原因是他們於1927年秋和1939年秋,在原籍嶧縣曹馬村曾對懷疑偷他們莊稼的村民有過恐嚇行為。孫茂傑被原嶧縣人民法庭以“反革命地霸”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孫茂熙被判有期徒刑5年。

在青海德令哈勞改農場,孫茂傑多次申訴。其子景嶣、景崮、景恆、景嶧、景崑及嫡孫偉文,聯合其侄景嶟、景岷、景臣、景玉、景光、景增、景亮、景餘及侄孫緒超、緒遠、緒遙等,在二十多年中也奔波於全國各地尋找當事人、知情人,多方取證……1980年5月,嶧城區人民法院改判其“免予刑事處分”。孫茂傑在耄耋之年回到上海。

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賈汪起義舊址

又由張光中、邵劍秋、王繼餘、孫秉超、朱奇民、朱道南、孫承才、孫景傑等一大批革命家出具“鐵證”,1987年7月,嶧城區人民法院再次改判孫茂傑“無罪”。同時,落實了他16級幹部的待遇。

孫茂傑的一生充滿著傳奇和苦難,但最終沉冤得雪,歷史功績得到承認和尊重。徐州市檢察院原檢察長王繼餘作為孫茂傑的革命戰友在證詞中寫道:孫茂傑所做的工作是關係到中國人民命運的工作……他為全中國的提前解放做出了貢獻!

牛山孫氏英雄譜:隱蔽戰線建奇功—記運河支隊副大隊長孫茂傑

淮海戰役

編者注:

何基灃(1898年10月-1980年1月20日),河北藁城人,原國軍將領,抗日戰爭名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擔任農業部副部長。

1933年,以戰功升為第110旅旅長。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指揮駐軍抵抗贏得讚譽,成為抗日名將。1939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同張克俠一起率領國民黨兩萬餘人在賈汪、臺兒莊駐地起義,為淮海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解放軍第三十四軍軍長、南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農業部副部長等職。1980年病逝於北京。

張克俠(1900年10月7日-1984年7月7日),原名張樹棠,河北獻縣侯陵屯村人。曾經擔任第四屆人大代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23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加入西北軍。1927年赴蘇聯就讀莫斯科中山大學。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12月8日,與何基灃率國民革命軍部屬舉行賈汪起義,促成了淮海戰役中碾莊戰役的勝利。建國後曾任林業部副部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克俠於1984年7月7日逝世。

孫鍾強,字輿行,號蘭陵倦客。1967年春出生於魯南白山前,為嶧陽牛山孫氏六支長房朱家村門族人,現任牛山孫氏文化研究會嶧城分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作者為“八修譜” 《六支卷》編纂組成員、《文史稿》主要撰稿人之一,祖林修復工程有關碑文執筆人,宗祠文化提升工程創意策劃參與者,有多篇牛山孫氏文化研究成果在各級融媒體發表。

作者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遊走於學、農、工、商。曾任嶧城區房地產管理局副局長兼嶧城區住房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棗莊市房地產業協會理事)、嶧城區商業局副局長,現任嶧城區商貿流通服務中心主任;在職黨校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政工師職稱。

作者業餘愛好散文、詩歌創作,先後有數百篇(首)作品發表於《山東文學》《齊魯晚報》《棗莊文史》《抱犢》《荀子文化》等省市級報刊,曾獲市、區優秀文學作品獎,結集成《嶧州走馬》《多情應笑我》《輿行拾穗》。曾任《“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基層持續發力”研討作品集》主編,《山東省第21屆作家班作品選》編委,《嶧地風物映像》執行編輯,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第21屆作家班組織委員、散文組組長。現為棗莊市作家協會會員,嶧州石榴文化研究會會員,《徂汶文學》特約作家,《齊魯文苑》特約詩人。

圖片採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