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后一个朝代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原人在干嘛?

史之为鉴


中国古代中原国家,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创建了高度发达的文明。而且中原国家的历史从来没有断过,一直延续到近代。

反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却一直断断续续。从匈奴到鲜卑,到突厥,到契丹,到女真,到蒙古,到满族。如此众多的民族轮番出现,完全是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感觉。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从来没有完整地长得非常成熟过。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因为他们自身生长的土壤太过恶劣,二是因为中原国家的多次强力打击,三是因为北方民族为了利益互相争斗内耗。最终,北方民族直到明朝时期,很多依然处在奴隶社会,乃至于处于原始部落社会。

那么,既然北方的民族发展得那么缓慢,为什么中国趋近于近代的时候,中原国家却越来越多次地被北方民族执掌政权呢?比如蒙古族灭亡宋朝后建立元朝。后来虽然明朝建立了汉人的统治地位,但是明朝结束后,作为北方民族的女真(满族),又灭亡明朝及李自成政权,建立清朝。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成长进步的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大起来,一是要在政治上走向进步,二是在经济上走向繁荣,三是在文化上走向发展,四是在军事上走向强悍。

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中原国家这四方面的情况。

政治上,自从秦汉时期确定了皇权政治以后,一两千年来,中原国家的政治体制就再也没有变化过。不但没有变化,而且还把皇权政治中最有伤害性的极权思想加以了发挥,推向了高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原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在走下坡路,向僵化、腐朽的方向上走。

经济上,中国古代中原国家的经济,曾经数度繁荣,但是没有延续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统治者必然要骄奢淫逸,或者必然要搞大型工程,以及发动开疆拓土的战争。这样国家必然会重新落入贫困,新的矛盾必然爆发,战争也因此风起云涌。然后就像《红楼梦》里说的一样,最终变成“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新的王朝又重新开始。也就是说,财富从来没有延续过,唐朝的经济与宋朝无关,宋朝的经济也与明朝无关。

文化上,中国古代中原国家文化上固然有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但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已经发展到了高峰。后世的思想文化,不是在这个基础上延续发展,而是限制和阻碍。首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各家学说给掐灭了,不让它继续发展和生长。只留下儒家一种学说。但就算是儒家这一种学说,也丢掉了这门学说中鲜活的东西,而是突出了其僵化的部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由发展的思想文化,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统治者要进行人为的干预。这种人为的干预,也让思想文化无法发展起来,最终走向了衰亡。

军事上,中国古代中原国家的军事,说起来有很好的机会快速发展起来。因此火药和指南针都是中原国家发明的。如果能把这两项技术应用到军事上,相信中国古代中原国家的军事,会很快进入热兵器时代。一旦进入了热兵器时代,其它地方,包括北方民族都很难与中原国家抗衡。但是中国古代中原国家并没有这样做。由于对巫医百工的蔑视,因此在科学技术这一块上,中原国家一点儿也不重视,最终直到清朝末年,中原国家的军队,依然只是以冷兵器为主。

我们再来看看北方民族的情况。

北方民族由于数次被打击,使得他们无法发展起来。但是,由于频繁地和中原国家交往,因此,中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能够很容易地被北方民族学去。就算他们仍然处在农奴制,但是,只要给他们一个契机,他们就能迅速学会,亦步亦趋。

历史上曾经数次出现过北方民族进入中原以后,迅速汉化的情况。比如鲜卑族,当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以后,迅速就实施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最终他们基本上就成了汉人。再比如五代时期的沙陀族,也是因为进入了中原,在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等朝代以后,也成为了汉人。还有后来的女真族,也是在进入中原后,进行了高度的汉化。

也就是说,实际上,因为北方民族大量学习中原国家的成果,他们发展起来是非常容易,很快他们就会到达中原国家的水平。而在军事上,由于中原国家没有进步,一直坚持冷兵器。但在冷兵器上,中原国家和北方民族比较,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甚至到后来还处于劣势。因此,北方民族就全面占领了中原。第一次建立元朝,汉化程度不够,很快失败。第二次建立清朝,汉化程度足够,因此就站稳了脚。

总之,这就是一个在不断学习,而另一个没有加强学习的原因。


张生全精彩历史


题主这问题问得,让众多明粉尴尬了。

因为中原人当时处于内乱之中。

中原人为什么处在内乱中呢?

中原人怎么会内乱呢?因为天灾和人祸一起爆发。

1628年,北方开始爆发了连续数年的大旱,陕西山西的旱情尤其严重。没有活路的老百姓当然要起义。

这种情况下,大明朝廷怎么做的呢?

忙着加税啊!这就是人祸。

辽饷、练饷、剿饷,比平常税赋多几倍,有的还要提前征收好几年。崇祯帝还经常假惺惺地说“再苦吾民几年”。而实际上这个苦是没有尽头的。

有人说,这是不是怪满清攻打大明吗,他们来打,大明军费不够才加的税。

好,那把辽饷和练饷去掉,还有剿饷呢。

除此之外,明朝财政负担有一个大头:明朝的大量税赋都拿去养藩王宗室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山西省收的税赋粮食,上交朝廷之后留存152万石,而山西藩王和宗室的禄米就需要312万石。所有税赋,不用干别的,竟然还不够养那些皇室子孙呢!

朝廷收上去的税赋呢?不知道都漏哪里去了,反正不够花,于是就向老百姓加税。

因此,即使没有满清的入侵,仅仅在天灾面前,大明朝廷也无法正常处理,只知道加重搜刮。这样等于把更多的人逼入绝境,流民队伍迅速壮大。这也是农民起义军队伍越来越大的原因。

中原大乱的时候,满清杀了进来。


自古有道伐无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为什么满清能胜利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历来帅师伐国之前,都重视敌国政治是否混乱、百姓是否与朝廷离心离德。如果是,则胜算极大。

前秦苻坚有南伐东晋的志向,但王猛和众多大臣都认为东晋并无失德,不宜兴兵。苻坚不听,结果导致了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惨败。

在更早的西晋灭东吴之前,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建议晋武帝司马炎:"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越也。"

羊祜的意思是:孙皓施行暴政,上下离心,正是消灭东吴的机会;假如孙皓死了,东吴换个好领导,那么统一吴国就太难了。

到了第二年八月,益州刺史王濬也上疏请求伐吴,说了同样的意思:"孙皓荒淫无道......若今不伐,天变难预......愿陛下无失事机。"王濬的意思基本与羊祜相同。

晋武帝见到王濬的上疏后,决定立即对吴用兵。结果279年十一月进军,280年三月就消灭了东吴。


此时的大明,其内部与东吴灭亡前非常相似。

朝堂之上,崇祯帝刻薄寡恩,专于杀戮,能臣干将尽失。

民间百姓被横征暴敛,失去生计,起义队伍日渐壮大。

此时的大明,君失德、臣离心,百姓痛恨朝廷。

而关外的满清,瞅准机会入关。

要说满清得道多助,可能不少人不信。历史的史实是,大明的军队面对清军战斗力极差,多数望风归降。而投降之后一旦被编入清军,或者成为清军独立作战部队,则战斗力暴增。

我举一个例子:李成栋。

李成栋本是大明徐州总兵,1645年率部降清。降清后,一路从江苏向南,打下江南、福建、广东,一路胜利。后来李成栋又反正归南明,同样的部队,战斗力则立刻下降,屡遭失败。1649年在信丰被清军包围,李成栋战败溺死。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军队是由来自民间的士兵组成,士兵知道社会什么样、知道朝廷对待百姓怎么样。如果朝廷对百姓好,那么士兵就愿意为这样的朝廷出力作战。而如果朝廷对百姓横征暴敛、百姓没有活路,士兵怎么可能愿意为这样的朝廷卖命呢?

就是这么简单。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空话。

结束语

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满清,这不是偶然和随机现象。

中原的大明朝廷做了失尽民心的事情,中原人当然要起来反抗。当中原人总体上陷于内乱时,面对生猛的少数民族进攻,失败是必然的。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凌烟阁论史


其实老百姓是最实际的,关心的是柴米油盐,无论哪朝皇帝,谁家天子坐龙庭,老百姓只管交粮纳税出徭役,根本就不会关心最顶层的人是谁,更不会在意是哪个民族。明代末年,经济濒临破产,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三饷征调基本上已经使得民力彻底干涸。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反而会希望明朝尽快改朝换代,政策得到调整。所以说,也许在很多人心中关心的只是政策走向,而不是哪个民族。

真正关心华夷之辩的至于两类人,一种是身处政坛无法自拔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遗老遗少和南明中人。这些人或者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或者是真的忠诚于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忠君爱国的热诚,所以才会反对清朝。

另一方面就是读书人,因为他们是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而且相对来说是最排外的。没有理由,没有道理,只要是外族,就会上升到华夷之辩的角度嗤之以鼻。这些人有时是无法理喻的。满族入关之后,实行的一些经济上的政策实事求是的讲还是比明朝晚期的政策要好上许多,虽然伴随着屠杀和种种习惯上的改变。但是最广泛的人民实际上还是得到了实惠,所以他们就拥护清朝统治。李自成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为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没有建立起广大的民心。因而,无论是中原人还是哪里的人,大多数只关注肚子,不关注其他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有人反抗清朝了。


经典守望者


历史上元亡明兴,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就属建州女真。各部纷争,仇杀无止。因此,统一女真各部不仅仅是女真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发展的强烈要求。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开始了民族统一大业,并吸收大量汉族,蒙古族,组成了满族共同体,完成了从部落到国家的建设。

万历十一年(1583)五月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登上女真王的宝座。在用人方面努尔哈赤强调了六项原则:一是必须任用贤人。二为不论亲疏门第,公正举人,“勿论根基,见其心术正大者而荐之。莫拘血缘,见有才者即举为大臣”。三系不拘一格,用其所长,“有临阵英勇者,用以治军。有益于国政之忠良者,用以辅理国政”。四乃举贤贬奸,因“善良公正之人不举不升,则贤者何由而进。不肖者不贬不杀,则不肖者何由而惩”。五是奖惩分明,功必赏,过必罚,“有善行者,虽系仇敌,亦不计较,而以有功升之。有罪者,虽亲不贯,必杀之”。六为赏赐效劳官将,视其所需,赐予马、牛、阿哈、食谷、衣服、财帛和妻室。因此招募了许多有才之人,他们献计献策,多次进入大明烧杀掠夺使女真部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满族曾经是个弱小的民族,它在历史上的迅速崛起,有四大精神对满族历史文化促进社会先进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其一,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其二,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其三,学习进取的精神。其四,包容和团结的精神。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盛唐之时,将汉族国家治理和政治制度传播到了周边少数民族,使得其在后来统一女真各部,建立的后金在国家治理上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势。

我们再来看看明朝末期的状况,明朝经过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励精图治打败蒙元一统中原,前后统治了200多年。但到了明末,因为朝廷“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经济难以发展起来,再加上同时期欧洲各豪强拿四处掠夺的白银来明朝采购瓷器和丝绸(欧洲人眼中的人间极品),导致全国性的经济危机,流通货币严重贬值。没了经济支撑,战争自然就无法保障,最后在内忧外患(李自成起义和后金满人的入侵)的环境下最终走向灭亡。虽然满清一统了中华大地,但其包容的政策,虚心学习的精神都为中华文明的流传起到关键的作用。一个民族或朝代的更替是历史潮流的必然,没有永远强大的帝国,人类就是在这样不断此起彼伏中互相融合补充,最后获得长存的宝贵经验和文明。


江郎才尽


中国古代很多的战争都是以掠夺为主,这种掠夺有的是为了活命有的是为了财富,所以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创造财富,国富民强,民强才能保家卫国,国家强大了才能安居乐业。[呲牙][呲牙]绕一圈又回来了,这也说明了自然的道理,也说明了一个循环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只要老百姓能过的下去,都还是喜欢和平的。所以为政要宽容,财富不要两极分化严重,富人要给普通老百姓一个可以生存的空间。


舰海1


古代中国人民根本不在乎谁统治谁,能吃饱饭就行,元朝退败的时候,很多中原地主不愿意投降,究其原因是元朝给了地主阶级很多利益,而地主阶级才是统治平民的直系单位,元清只需要保证地主阶级不会反,人民群众就不会反,普通人只有活不下去,吃不饱饭才会造反。


猪猪猪438


"清朝统治了这么久,是因为他们接受了汉人文化,他们的朝庭制度都是采用了明朝的制度,采用的意识形态也是儒家的思想。"洪宪皇帝不也是汉人文化,采用的意识形态不也是儒家思想。为何偏偏他就只当了83天皇帝就当不下去了


开心98302


清兵入关,满人能够统治汉人近3个世纪,原因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汉人方面,最主要是汉人王朝明朝的衰落,同时还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自身存在问题的因素。二是满人方面,主要得益于努尔哈赤、皇太极直到康熙、雍正、乾隆几个清朝皇帝的努力,以及正确的施政策略。


首先,我们看看汉人王朝明朝是如何灭亡的。

明朝末年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尽管16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了,但明朝朝廷变得日益穷困潦倒,到17世纪初维持明朝皇室的费用已经人不敷出。万历朝(1572年-1620年)时,有230名宗室需要支取俸禄,仅此一项就花掉了山西与河南省的半数税收。军事战役是另一个无底洞,比如抗倭援朝之战,耗费了国库中的2600万两白银。财政衰落,可以部分理解为王朝周期率所致,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朝廷效率日益降低,政府开支不可避免的增加。衣民渐渐失去土地,富裕的地主想方设法逃避交税,日久天长,税收也难以维持。
政府缺乏税收,也就不能对自然灾害有效地做出反应,如17世纪初因“小冰期”带来的灾害,平均气温的下降,导致历史记录上前所未有的湖水结冰,庄稼生长期缩短,从而导致歉收。1627年1628年间,陕北的饥荒非常严重,逃跑和被开除的士兵很快就结帮成伙,蹂躏乡间。1632年,他们东赴山西和河北,向南则进入河南与安徽。明朝官军对此无可奈何,而反叛势力不断扩大。到1636年,出现了两个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李自成以前是个牧羊人,也做过驿卒,他势力在北方;张献忠以前当过兵,势力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二人虽都没有控制长江下游地区,但那里也存在问题。1639年加派税收,随后是水、早、堭灾和疫病流行,以至成群结队的乞丐成了司空见惯的景象。佃农起来反抗地主,城市手工业者暴动。


到明末,两起外交事件使白银的流通突然停顿,朝廷财政问题更加严重。1639年,日本拒绝让来自澳门的商人进入长崎开展贸易,切断了中国白银的一个来源。中国人和西班牙人在马尼拉的紧张关系演变成流血事件,造成2万多华人死亡,中国与西班牙在菲律宾的贸易也终止了,这切断了中国白银的另一个来源。这些使明朝迅速的通货紧缩,先是储藏剩余的白银,然后是储藏粮食,结果造成了人为的饥荒。拖欠赋税变得日益普遍,抗租也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能正常收税,税收所得大大少于战争的开支。
随着反叛的蔓延和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党派之争和宦官专政,明朝朝廷早已被折腾的筋疲力尽,灭亡是迟早的事。1642年,一群反叛者掘开了黄河的堤坝,使数十万人在洪水和随之而来的饥荒中丧生。疫病、特别是天花也造成人口锐减。在这几十年间,中国人口减少了数千万人。
随后,李自成占据了湖北、河南和陕西,1644年他又从山西、河北进人北京,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自缢。同时,张献忠进军四川,在他进攻重庆和成都时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从上面的过程来看,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下面,我们再看看农民起义军存在哪些问题。

崇祯死后,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宣布建立自己的王朝,建立自己的政府、科举制度和币制。但他们都未能迅速恢复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到处都还是劫掠与暴力,难以吸引民众的信任。

最后,我们看看满人与汉人相比有哪些优势,又是如何崛起,并与汉人快速融合的。

第一,满人军事、政治、地理上有优势。与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相比,满族重要优势在于他们建国在关外,而在明朝统治下成长起来的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也同衰败的明朝一样,虚弱的很。努尔哈赤征服北方,皇太极采用汉制,与汉人官员开始走近,明朝将领开始背叛,蒙古人也大量加入满族政权。到满族跨越长城、逐鹿中原的时候,他们的军事机器和行政机器远强于对手。


第二,满人注重恢复秩序,打动汉人军阀。1644年明帝在北京自杀,李自成军洗劫了京城,与李自成相比,满人似乎更有希望重新恢复社会秩序。这一点打动了像汉族内部的军阀势力,例如吴三桂。当时吴三桂负责防守长城最东的关口要塞,满人在吴三桂和其他明朝将领的协助下,击败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清兵进京后,汉人反抗的目标集中于把清军阻挡在长江以北,但南明朝廷没有清朝朝廷更有能力。经过15年的斗争,1662年,吴三桂在缅甸抓获了南明君主。
第三,汉人军阀不得人心。吴三桂在1673年发动了一次企图把清朝驱逐出去的反叛。但作为一个投降清朝的明朝将军他未能获得明朝遗民的全部支持,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被镇压,满族对中国的统治得到了巩固。

第四,康熙、雍正和乾隆推进了满汉的融合。清朝入关建立政权以后,满人相较于汉人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汉人想再推翻满人的政权就不是光靠自己努力能够完成的了,还需要对手的失误。而此时恰好出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清朝英主,1609年康熙15岁亲政,1795年乾隆去世。他们三人都努力以统治艺术工作,努力对专制权力的行使进行调节、采取了常规的、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的増赋、吏治和社会安定的问题。在他们统治期间,满族通过恢复社会秩序、重新肯定士绅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等措施,把汉族士绅争取了过来。他们还注重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康熙资助汉族文人,努力吸纳杰出的学者加入政府。但他也注意满洲旗人对朝廷的控制,部既有汉尚书,也有满尚书,半数大学士是满人、省级官员一般是汉人,但地位较高的总督则由满人充任。雍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能够控制满洲贵族的军事力量和加强对文官集团的中央集权。他特别致力于使财政处于健康的状态废除了承自明代的税费征收办法,代之以新办法。他下令取消贱籍,使各地贱民合法地得到解放。乾隆得益于他父亲的财政改革,在他长时期的统治过程中,政府财政不断有大量赢余。乾隆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使人相信他将是历史上的圣明天子和满汉理想的英主方面。从早至晚他都在处理政务,然后他读书作画或写字。他多次展示其对母亲的孝心,天天省视,注意她是否开心。他虽不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但还是以个人名义创作了42000多首诗,并在皇宫收藏的数百幅书画杰作上题写自己的诗。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努力,清朝的政权进一步稳固,再加上满汉早已融为一体,此时汉人争夺政权的能力和意愿已经都很弱了。


楠言之瘾


内斗是強项,百姓皆遭殃,


D冬天不冷2018


还有必然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