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速递:罗生门之原著电影对比

第一章 场面

电影《罗生门》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在竹林中》改编的,其主要情节都保留了,但是也加入了一些原小说没有的素材。小说只是七个人的供词,而电影则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场景——罗生门。罗生门的场面则借鉴于芥川龙之介的另一部小说《罗生门》。影片的开头是下雨天,雨沥沥淅淅地下着;随着鼓点的增强,镜头的移进,雨中的建筑物也逐渐明晰起来。这栋建筑物有两层,第一层是空的,第二层本来是完整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栋层已经变得十分残破了。楼下是三个人在雨中避雨,通过樵夫在楼下对在厅上听到供词的回忆,影片开始展开。影片中加入罗生门这个场面,不仅使原本单纯的供词有了故事的情节,更是因为罗生门的特殊性,使得整个故事有了一种新与旧、生与死、真与假的混合美感。“罗生门”是日本平安时期的京城正南门“罗城门”的别称。“罗”乃包罗万象之意,这也与电影和小说所要表达的题旨相符。这座本来有七个开间的双层木结构的高大红色门楼,建成后却屡次毁于暴雨台风,自十世纪末终于开始荒废,化为荒凉无人的魑魅魍魉出场之处。

“城”只是一个静态的实体空间,“生”则更富于动感和玄机,既是一种行为与意志的表示,也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这里,也包罗着万象。日本踏入新时期,新旧思想的冲突,造成了这一代人的迷茫、不安、惶恐,由此也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是与小说的题旨完全切合的,并且更加深化了思想内涵。这栋城楼也是生与死的交融处。城楼上,堆放着无人认领的死尸,这是已逝的亡灵;城楼下,三个人在这里躲避大雨,他们讨论的话题也是关于死者的。人生命的两个极端,就这么安然地被这座城楼包容着,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化。当然,小说最重要的主题还是真与假。借助樵夫的回忆,七个人的供词引向的是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孰真孰假?如果没有樵夫最后的那一段话,那么真与假就永远不得知。世界的真与假,人性中的真与假,都被罗生门包罗着。

第二章 情节

电影与小说最大的不同还体现在情节方面。小说中没有情节可言,只是七个片段,七个人的供词。多囊丸的供词是他自己杀了武士;武士妻子的供词是她杀了自己的丈夫;武士亡灵是他自己杀了自己。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到底谁杀了武士?哪怕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侦探也找不出答案。因为这七个人的供词是碎片化的,没有逻辑;读者很难建立联系找到破案线索。这七个片段就像多棱镜的各个面,它不能合在一起。这就是原小说最大的特点,它不停地切换叙述的,为读者呈示出了一个既不处于同一层面也不相容的现实世界。它就是一篇“立体主义”小说,如同毕加索的绘画一样,能够带给读者来认识论层面的强烈冲击,具有其他小说所无法取代的特殊文本价值。

而改编电影就没有这个特色。首先,电影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场景——罗生门,这个在第一章已经论述过了。七个人散乱的供词,都变成了樵夫的回忆,樵夫是这个案件从头到尾的见证者。砍柴人、僧人与仆人在大雨滂沱的罗生门下,交流在官衙作证时的奇闻妙见,共同完整还原竹林中发生的的一个强盗和一对夫妻之间诡异的故事。电影中樵夫最后的话,也暗暗向读者揭露了这起案件的凶手。他为我们拼接和还原出了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完整世界,把原小说的情节的巨大的裂口缝合上了。

对于小说的内容,其实大部分读者还是希望会有一个完整的结尾,特别是这种类似悬疑的小说,大多数读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蛛丝马迹找到凶手。而原小说却打破常规,对待这种悬疑题材采取切割叙述。读者不仅一头雾水,而且还会开始怀疑人类之间的信任。它体现的是这个世界的冰冷面。但是这也最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而电影把小说画上了句号,他把所有的线索都串成了线,把所有的供词都连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一元世界。这应该是也是由于读者群体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小说的部分读者是文学研究人士,而电影的受众却有很大一部分是普通市民。因此,电影要修改,把原著的裂口补上,并且将主题改写成充满积极向上的人性关怀。

文学速递:罗生门之原著电影对比

(图源网络)


第三章 主题

由于情节的变化,所以也导致小说和电影所要表达的主旨完全不同。小说里各人的供词无法形成对照,这就导致无法找出真相。有可能只有一个人说谎,也可能两个人,甚至所有人都是说谎的……没有评判标准的时候,我们该相信谁呢?别人的话能相信吗?我自己是不是也是在骗自己?没有温情,读完后只感觉像是被扔进了冰窟。

电影里,最重要的情节是樵夫、僧人与仆人最后面的那一段对话。对话中,已经向我们透露出凶手了,故事有了结尾。就在仆人揭露樵夫偷拿匕首,也讽刺他见利忘义之时,樵夫收养婴儿的举动把整个剧情从冰窟拉了回来。一句“感谢你,让我又可以相信这个世界了”把之前的怀疑、谎话一扫而空。总基调是向上的,虽然是在大黑暗大猜疑的背景,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是存在的,这也是导演想给观众呈递的主题思想。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黑泽明的改编是十分成功的。美好的电影给人以美好的慰藉,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他把破碎的、猜疑的全部都填上,给这个题材带来了圆满的结尾。但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他的改编肯定是受到争议的。首先,他把文本最大的特色——多元性修改了,他漠视了原作者挑战单一视点出发的一元化世界认知的意义,他把“立体主义”变成了“平面主义”。

虽然褒贬不一,但是《罗生门》都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电影与小说各有千秋,都是文学史的珍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