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正文: 武術傳統是在追尋著運動動的“內部結構”

盧正文: 武術傳統是在追尋著運動動的“內部結構”

盧忠仁別名盧正文

盧忠仁(Lou Zung yen),中國著名武術家、盧氏結構創始人。

中 文 名: 盧忠仁

外 文 名 :Lou Zung yen

別 名: 盧正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 生 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22年/2014年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創辦盧氏結構武術

代表作品:《中華武術內在功能統一結構》

盧忠仁先生1922年出生於天津東浮橋海河兩岸。少年時代(15歲)的盧忠仁,由於參加了《新天津日報》的少年文字答題活動,進而結識了該報社長劉子清先生,並由劉先生引入八卦掌名家蕭海波門下學藝,使之有機會接觸到清末原傳八卦掌的本來面貌,如走步是仿虎、鹿克服阻力的起動方法,任何動作的行進中間均能克服阻力等等。

肖老先生回鄉後,鑑於肖老先生在武術界的崇高名望,正文老師得識陳法可等當代名家,並以平輩論交,切磋武藝。後又師從山西宋世榮之子宋虎臣的嫡傳弟子李旭洲習宋氏形意拳!得傳形意拳絕學“十面埋伏”及“內功盤根”,當時盧老好友孫志正將大成拳創始人王鄉齋接至家中學藝,又使盧老盡得大成拳真傳。

與此同時,盧老還與十幾位清末民初的武術大家們結為忘年之交,和他們在健體、養生、醫療、擊打上彼此對照、交流、驗證,並從可目擊、可觸得其形跡的諸方面逐一檢驗。除蕭海波的胸廓與四肢在呼吸時肌肉、骨架運動漲縮同步外,還觀察了龍形太極首傳人張振芝的上體分擔下肢的承重、1928年三次擂臺高手的整體屈肌成系統的剛力強盛、北京陳氏太極首傳人陳發科、陳照奎父子的勁力現象,當地傳統武術勁力向中國式摔跤名手的過渡東北螳螂於海濤、鐵羅漢張樹森、死手拿法董震等一大批內外家頂尖高手會聚津門。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機緣,為其後來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武學基礎。

從肖、陳、李等這些已是暮年的當代名家身上,正文先生感觸到了他們身上的相似而又相異之處,感覺到在更深層次存在的共性,這就是《中華武術內在功能統一結構》。


真傳一句話

問:盧先生一生精研形意、八卦,必有獨到的認識,願先生為讀者指點一二法門。

答:循序武術歷史內在鏈條的展開,形意和八卦的出現,是在追尋著人體運動動作的“內部結構”。放眼世界體育項目,關於“動作結構”問題,所確定下來的只是“姿勢、軌跡、時間、速率、速度、力量、節奏”七個要素。如果沒有形意所謂“內三合、外三合”的傳統要領,我們很可能不去思考人體運動動作有“內部結構”呢!蕭師傳承的八卦,對人的四肢、軀幹、頭頸有“納卦”、對八個組合拳法有“爻象”的規定,這就更加說明

武術傳統是在追尋著運動動的“內部結構”的

在這裡一問一答的談話中,不可能將上述問題一一講清。然則,鑑於主編同志的熱忱,本人在這裡要奉獻給讀者一句忠言:

傳統武術有五對要領,即“起落、蓄髮、開合、張縮、呼吸”,實際上可以視作“內部結構”上的運動範疇,請讀者注意,這裡關係到嚴格的生理、解剖、生物力學等問題,絲毫不可紊亂,應是依次地“起對蓄對開對張對吸,落對發對合對縮對呼”,也即“起蓄開張吸”是同時的,“落髮合縮呼”是同時的。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