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四大名著合适吗?如果要学,有何建议?

天马行空1


四大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四大名著,自然是有它的文学价值在里面的。孩子们当然是适合学习的。从牙牙学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听,听里面的故事,耳濡目染。再大些,可以看看动画片或者电视剧逐渐渗透。等上了小学,一二年级识字不多,可以看带拼音的白话文,五六年级,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语言积累,可以适当读一读原著。好了初中,可以直接读原著。读书不可能一次读完,四大名著是需要反复阅读的,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每个年龄段去读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所以,名著才能成为经典,这是它的魅力,经久不息。


九日如月


小学生学习四大名著合适。

可能大家不相信,我没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儿童版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看着我长大的亲戚都说,我不会说话,就识字。那时候,母亲说一个字,我就用手指哪个字。后来长大一点儿,母亲带着我上街,看见牌匾就念,以后再见到这些牌匾,母亲就随意指一个字问我念什么,我就会念出来。如果我不高兴了,只要说考生字,我就会非常兴奋。

最初的儿童书是母亲读给我听,后来就是我自己读书,因为我家的书,到处都有,我就随手拿过来看。

有一次去大姥爷家,他们家有很多人。大舅知道我识字,就考了我几个字,怎么都考不住我。就问我是否知道四大名著,我当然知道,就说除了《红楼梦》我都看过。于是大舅就开始考《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我一一作答,这时候其他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考我《西游记》和《水浒传》里的内容。这一天我很兴奋,颇有一种舌战群儒的感觉。

当然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小说,有的孩子喜欢读自然科学知识,这就要看小孩的天性了。

小学生读四大名著,不能读原著,可以读儿童缩写版的四大名著。可以不求甚解,只读故事情节。家长可以偶考一考孩子,问一问故事情节,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上中学,就可以读原著了。这时候读书也不必考虑写作方法,只要考虑分析一下人物的性格特点即可。

初中阶段是读书的最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功课压力不太大,有时间读书。等到高中时,学习压力大,读书的时间相对缩短。因此要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多读一些书,充实自己。


润杨的红楼笔记


六年前,我儿子小升初考民办,考点是有四大名著的。

怎么让我儿子看四大名著呢?

三年级开始,我买了三国少年版给他看,但他看不下去,这三国演义的吸引力,不如皮鲁鲁啊。

他不看了,考试又要考,怎么办呢?

我想起我小时候。

我小时候,中午12点,电台就有小说连播,每天半小时。中午听完,晚上六点我还听。不知不觉,到了五年级,我就可以流畅的讲出108将,什么外号对什么人物。

我可以听的津津有味,不知道他如何。

我去淘宝买了一台播放器,40多块。

去淘宝买了一个有三国演义评书的U盘,在他上床之后就放给他听。

放了一段时间,效果还不错。

三国听完就西游,西游听完就水浒。

红楼梦呢,因为我家是男孩子,我是觉得男孩子嘛,别去弄太多脂粉的东西,就没让他去听。

唉,没想到,2013广州市小升初,小联盟的语文题,考的就是红楼梦,气煞我也。

三年级开始听,听了三年的三大名著,三大名著居然也听的滚瓜烂熟了。尤其是三国。

到了高中,那些古文阅读题,只要涉及汉末三国的内容,都轻松过关。

有朋友问我,听评书,不看纸面文章,对阅读写作能力,有帮助吗?

好不好,是不是真的行,我们看结果。

我家孩子现在大一,闲来没事,会在今日头条写文章。隔三差五的,能得到青云计划的奖。

二月份疫情放假在家没事干,就写文章,写了9篇,得了七篇青云。还拿了一个月度的青云奖。

看样子,听评书学四大名著,学的轻松,效果嘛,还行。


春暖花开003


小学生学习四大名著合适吗?如果要学,有何建议?

如果是“青少版”,那么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原著”,那么已经不仅仅是合不合适的问题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能不能够读得下来的问题。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多数孩子能够坚持读下来的也就是《西游记》了,高年级的小学生尤其是部分男生可能会对《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感兴趣一些,而《红楼梦》基本上不太可能读得下来的。

个人建议不要直接给孩子书去看,这种方式极可能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毕竟这些书对于小学生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低年级的建议先从一些比如动画片、比如音频故事等等入手让孩子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例如比较流行的《凯叔讲西游记》、《凯讲将三国》、《平说三国》等等音频。

电视剧个人不建议了,假期有时间看看也是可以的,但是平常看电视个人觉得还是挺奢侈的一件事情。

《水浒传》个人觉得小学阶段就算了。

不过可以就一些典型的人物故事让孩子了解一下,比如说武松、鲁智深等等。

我并不是因为“少不读水浒”才这么说的,而是我个人(仅代表我个人)尽管比较喜欢里面的一些人物,但是并不认可这本书的诸多情节和逻辑。

它还是适合年龄大一些的人来看。

而《红楼梦》就把更不用说了,文学底蕴比较低的阶段去读连个“热闹”都看不进去的。

个人认为《红楼梦》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看。

建议不着急给孩子看四大名著,先看看那些适合孩子的书籍培养一下阅读的兴趣、提高一下阅读能力,名著这些东西不是说“看过”就行了,我们看的目的不是只为了“看”而已,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给孩子看他们喜欢的、积极正面的、能够读的懂的书是最佳的选择。

除非自己孩子想要看,或者我们知道有一些老师会领着学生们看,否则个人不建议太早给孩子看。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大家好,我是博叔,先来谈一谈小学生学习四大名著的问题:

2019年,教学改革是大家谈论比较大的话题,语文的分值已经一跃成为所有科目中最高的一门学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对字、词、句的掌握以处,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文学常识,其中以四大名著为甚。四大名著随着教学改革,在语文考试中考察的难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多,题目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所以说四大名著,要求小学生必须了解,所以必须得学习。

一、从影视在剧进行学习,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这也是一道考试题,引导学生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把这些知识点就记下来了;

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1、小孩子都喜欢神话,如《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通过神话的形式让孩子感兴趣;

2、从文学常识的角度让孩子去了解历史,像历史上比较知章的三曹,他们也是汉乐府诗的代表,也了解他们的代表作;

3、走进历史、走进作者生活,通过贾府的兴衰寓示着封建王朝的兴衰;

4、名著当中有一些细节描写特别好,从写作的角度来观看,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如何来进行学习:

1)通过动画片形式展示给孩子,记忆更容易;

2)家好陪同,遇到孩子不理解的家长给孩子做一些讲解;

3)和孩子进行PK,可以设置一点PK金;

4)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几个小朋友组一个兴趣班;

5)家长和孩子之间互动,孩子学完能讲述清楚就学会了;

6)学有东大法记笔记,边学边用;

7)学会用思维,进行横向与纵向思维,增加写作能力;

四、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

1、和孩子设定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进行一个小奖励;

2、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受益一生;

五、家长态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要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通过你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我是博叔,喜欢我的评论就点个赞。


博叔说书


没什么意义,我们应该面对现实,让学生参加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近距离接触科学技术,了解农业对自己的重要性,了解国防和部队以及军事装备,了解电力和水力发电原理了,学习体育精神和培养体育爱好,尤其是游泳,学校以及老师不要一到放假就告家长书让孩子远离水边,这就是纯粹推卸责,何谈育人。。。。用周总理的话说。。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文师父


我认为非常适合学习,首先四大名著的四种类型是以后要学习的文学作品的四大门类:一是神魔志怪、二是历史演义、三是英雄传奇、四是爱情生活。正好一部名著对应一个门类。其次、四部书的故事耳熟能详,反正孩子早晚也会听说的,不如第一印象是正确的。第三、四部小说能经典流传,至少说明是有其文学价值和其他更高价值的。文学价值自不用说,我个人认为对于孩子三观的影响意义巨大,包含一种趋于成熟理性的引导:并非掌握权力的人就是正义的,并非被禁止的就是错误的。这种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太重要了。同时也以不能只看事物表面、任何事情具有多面性、人生并非非黑即白、幸福感满足感不在外表而是冷暖自知的感悟让孩子的思维趋于立体化。

如果要学的话,我不建议以动画片和一些儿童读物,更加推荐的是在非常有名的凯叔讲故事app里听故事。凯叔讲过了《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我都有留存,我的孩子反复听了几遍。现在开始讲《水浒传》了。这个团队讲的非常好,不但有深度而且把一些不适合少年儿童的环节给去掉了。每一集故事后面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去思考,也可以留言回答。我家孩子有时候会就一个问题探讨很多内容。

80年代和90年代拍的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风格非常好。相对更加还原历史本身的时代特征和名著,细节处理特别到位。我记得刘备迎娶孙尚香时,的插曲就是用吴侬软语唱的。同时它拍的比较隐忍,不血腥、不张扬。


如果还有余力,我觉得可以做一些问答题,再回过头去找答案,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现在记得很清楚的一些细节,都是来自这样的题目。


清朝云


同样的小学生该不该阅读四大名著?

个人感觉应该读,但是需要成人导读。儿童的眼光与成人是不同的,经典的阅读是需要成人指导、陪伴,对阅读的过程进行引导。

《水浒传》不仅有打家劫舍、落草为寇,更有肝胆相照、忠义相守、英雄豪情。

《三国演义》不仅有权术心机、尔虞我诈,更有大江东去,光风霁月。

《西游记》

不仅有“修持”、“菩提”、“元神”、“禅心”浓重的佛教色彩,鞥有团结协作、不惧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

《红楼梦》不仅有悲情乃至关于性描写的段落,更有深刻的思想、精美的文字,和世界的缩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在经典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一样的心得,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让孩子读经典,而是如何与孩子一起读经典,如何指导孩子读经典。


天天向上小姐姐


可以学,而且非常有必要学。现在中高考和平时各类考试语文基本上都会考四大名著的知识,所以学好四大名著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学习的年龄段来看,如果等到中学或者高中再去学,基本上是很难学好的,也会在一些考试中如小升初等失去不少机会。

四大名著的学习不同年龄段的人,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到了高中阶段,就应该看如脂砚斋点评版本的《红楼梦》,其它几本也都是看点评版本的,如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等等。那么初中生看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原版的,不要缩减版,不要简体版,不要点评版,更不要绘图版。这是为了提升这一阶段孩子们阅读原文,包括理解文言的一种能力。到了初中,就要考课外文言文了,这时候还不看原版,估计语文肯定不怎么样。

下面小学生应该看什么呢,那就是看简体版本,或者绘图版,或者小人书之类都行。我一个朋友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我给他们孩子看的就是小人书,还有动画片,培养孩子的初步感知。小学生应该对主要故事内容比较熟悉了,但比较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要多看文字。这是阅读的一种训练。

其实不管哪个版本,都是相对而言。总体来说,要让孩子有兴趣,愿意看是根本。书不愿意看,可以看电视,一般不太喜欢的人两者结合看还是不错的主意。但不要看瞎改编的,那样会破坏名著在孩子心理的美感。至于是哪部名著翻拍后会破坏就不用点名了。如果孩子太小,刚上一二年级,父母陪伴,或者父母读给孩子听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易中途人


知识的学习是从浅入深的。小学生学习四大名著,还是从了解开始。知识故事的结构,人物,能够讲述一点,有一点自己的认识就可以了。作为阅读的一部分,提高阅读能力和识字水平。

如果是小学中高年级,那可以更深的来讨论。

从漫画,故事,到书,慢慢的一个过程。

我家小朋友现在就在听书,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里都有。并且可以结合着动画片来一起学习,比如80后的《大闹天宫》。都是不错的。

中国古典文学,值得学习的思考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