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多找自己的问题。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i),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李小冬解读:孔子说,恭敬但没有礼来节制,双方都感觉很烦劳。

您一直非常恭敬,各种礼都有,不知道那个地方应该停一停,您恭敬,别人也必须对您恭恭敬敬的,最后双方都会非常烦劳。


谨慎没有礼来节制就感觉胆怯,过于谨慎,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的,就会少点火候,不堪大任。


勇敢而没有礼来节制,就会出现莽撞,无视危险,无视后果,最后出现悖乱。

直白而没有礼来约束,就会出现尖酸刻薄,伤害到别人。


君王,如果对待自己的亲人好,则人民就会越来越仁厚。


君王如果不忘记自己没有发达的时候的朋友,故旧。则人民就不会薄情寡义。


前面四句讲恭敬,谨慎,勇敢,直白都是好品质,但要用礼来约束,为什么?因为过犹不及,做得过了,跟做得不到位,是一样的,都会出现问题。


当然,做得不到位也不行。

儒家思想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讲的就是您要做得恰到好处,到极致,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这就是中庸,就是到位。


后面两句,讲君王应该对自己的亲人好,当然包括父母,亲戚,子女之类的。
如果君王,领导人这样,下面的人就会跟着学,也会对自己的亲人,包括父母,亲戚,子女好。
这样,人民就有了仁厚之风。
讲了亲人,再讲朋友,故旧。
如果君王对故旧念旧情,不是自己发达了,就忘记了以前的朋友,故旧,薄情寡义。
则人民也会跟着学,也不会薄情寡义。

后面两句,主要讲了上行下效,人民的行为,就是跟君王学的。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是坏蛋,下面就是一帮坏蛋。
上面是好人,下面就是好人。
所以,在上位的领导人,不要成天骂下面的人偷鸡摸狗,男盗女娼,贪财好色。
首先反思,您自己是个什么 角色。
儒家思想的意思很简单,您坏了,大家都坏,您是个好人,大家都是好人了。
您讲道德大家都讲道德,您不讲道德,大家也跟着您学。
一切都是反求诸己,不要认为社会错了,不要认为别人错了。
错误都在自己身上。


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智力不成熟,根本理解不了这些高明的道理。随着我们自己在社会上混,到处碰壁,想按照自己的那一套去行动,却发现自己除了年纪的增加,并没有获得什么。
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要改变别人,后来终于明白,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自己改变了,别人就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或者您换了圈子。

随着年纪大了,偶尔也听到说,有问题,都在自己身上。
会怪人则怪自己,不会怪人怪别人,听了十几年,也没听懂。
但,现在慢慢懂了。
确实是如此,一切问题,都在自己身上。莫要找别人的问题。
比如,您交往一个女朋友,铺张浪费,您不要去怪您女朋友,您要想想,是不是您自己脑子有问题,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女朋友?
比如,您做公司,找来的员工,偷懒,
您找的合伙人天天睡觉,不干活,只管铺张浪费,这是不是您自己的眼光有问题?
是不是自己的判断力有问题?
是不是自己也是一个铺张浪费的人。是不是您周围的人的坏习惯都是跟您学的。
多想想,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判断力是不是出了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