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苦人享受榮華富貴會不會翻身忘本——中華文明五千年(3)

堯死後,舜繼帝位。等到他年老,不得已只有把治水享有奇功的大禹,

作為帝位的繼承人。禹的父親是鯀,鯀的父親是顓頊帝。禹被立為天子後,舉用皋陶為帝位繼承人。但是,皋陶沒有等到繼任就病死了。禹又舉皋陶長子伯益為繼承人,同時也讓兒子啟參與治理國事。等到禹死後,卻繼承天子位,國號夏。

窮苦人享受榮華富貴會不會翻身忘本——中華文明五千年(3)

關於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的締造者實則啟,但一般歷史書都認為是禹。,姓姒,名文命,鯀的兒子,生卒年不詳,是夏后氏部落長,也是顓頊帝最出色的後世子孫。鯀治水失敗被處死在羽山後,舜命令禹繼續治理洪水。

禹聰明勤勞,待人和藹,講信用,又能以身作則。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經過實地調查,採用了疏導的辦法來根治水患。為了便於治水,大禹還把整個地域劃分為九個大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等州。

大禹親自率領20多萬治水群眾,浩浩蕩蕩全面開展疏導洪水艱苦卓絕的勞動。大禹除指揮外,還親自參加勞動,手握木鍤(近似今天鐵鍁),櫛風沐雨,廢寢忘餐,夜以繼日,不辭勞苦,歷時十三年,終於制服洪水。

在治水過程中,大禹曾三過家門不入。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的哇哇的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手。但這時已經是工程最緊張的時候,大禹只是揮手打了招呼,就走過去了。

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十多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地離開。屈原的《天問》中載傳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臺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幾年後,就死了。

所以,啟生下來,就是個殘缺父母之愛的苦孩子。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美談,至今仍為人們傳頌。然而,大禹第三次經過家門時,深愛的妻子應該不在了。大禹是知道的,想一想這位鐵打的英雄也是血肉之軀,他和美麗善良的塗山氏感情至深。

窮苦人享受榮華富貴會不會翻身忘本——中華文明五千年(3)

普通的人失去愛妻早就哭得一塌糊塗,可是具有無比英雄氣概的大禹,卻只能忍住心中無限的悲痛,含著滿腹的淚水,仍然要奔走在解救天下蒼生的治水旅途中。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成績,使他大得民心,被推選為炎黃部落的繼承人。

舜死後,禹接替帝位,他忠於職守,克勤克儉,注意農時,致力於溝洫之利,他的政治勢力也從黃河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禹居於陽翟(今河南省禹縣),當時已經有了軍隊、官吏、刑罰、監獄等公共權力。

傳說為了紀念戰勝水患,禹用當時天下九州出產的銅礦石鑄了九個鼎,雕鑄上奇獸異禽來代表九州,成為日後國家政權的象徵。禹到晚年,徵詢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挑選了皋陶作為他的繼承人,不幸皋陶矢折,又由皋陶子伯益當選。

禹擔任領袖的第八年,曾召集各部落首領到苗山(今浙江省紹興縣內)集會。大家如期到會,還向禹呈獻了各自的貢物。禹命令手下人將貢物計點清楚。由此,後人便將苗山改稱為會稽山。這次集會,只有南方部落首領之一的防風氏部落(在今浙江省德清縣)遲到。

禹大怒,加上防風氏一貫自恃強悍,侵擾別人,就將他拿下,列數他的罪狀後處死。大會結束後,這一年的八月,禹由於操勞過度病死於會稽山。臣下依照他一貫節儉的作風,只用衣衿3領,薄棺3村,將他安葬在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的會稽山)。人們還修建了大禹的陵墓夏禹陵,以紀念他的豐功偉績。

啟,史稱夏啟,母塗山氏,生卒年不詳,大禹的長子。禹病死後繼位,他在位9年,病死,葬於夏都城安邑附近。禹死後,啟自行襲位,建立夏,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窮苦人享受榮華富貴會不會翻身忘本——中華文明五千年(3)


啟奪位後,攻殺禹選定的繼承人伯益,開創了世襲的由父傳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啟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陝西省戶縣)不服,啟發兵攻伐,被有扈氏打敗。為了贏得民心,啟便嚴於律已,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還尊老愛幼,任用賢能,然後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滅了有扈氏,鞏固了王位。這以後,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遊獵。

傳說他曾創作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啟的年紀老了,他的幾個兒子激烈爭奪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兇,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陝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並押來見啟。武觀只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