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近期不少種植區的小麥已進入拔節期,還有不少正在進行拔節期,在小麥拔節期前後,不少農戶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發黃現象,今天,小幫手就收到一位農戶的留言,他說自家的小麥正在拔節,但是田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發黃現象,想問問什麼原因導致的?該如何補救?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引起小麥發黃的原因有很多,而在小麥拔節前後,結合往年的種植經驗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4點,一起來看下。

一、乾旱

乾旱引起的小麥發黃比較常見,也很容易辨別,是否乾旱直接觀察土壤墒情就行,尤其是田間土壤已經出現了龜裂,說明小麥從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很少,而小麥拔節期間,對於水分的需求比較大,水分不足的情況下,出現發黃也就很正常的。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補救措施:及時進行灌溉澆水,補充生長所需的水分,不過在澆水過程中要注意,由於處於拔節前後,不建議大水長時間漫灌,如有噴灌可使用噴灌,如沒有噴灌,在漫灌過程中,要注意漫灌的時間長短,以一天左右的時間,田間看不到積水為宜。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二、缺少營養

小麥出現不同程度的發黃,很多人第一想法就是缺營養了,補充點肥料即可,這種做法不能說錯,畢竟的確存在,但是要先判斷是否是由於缺肥而導致的發黃,比如底肥施用不足、返青期未追肥、土壤比較貧瘠等,這樣的情況下,小麥缺少養分也正常。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補救措施:可通過追肥的方式補充養分,比如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另外,還可噴施一些植物生長調劑,比如蕓薹素,或者噴施一些葉面肥補充營養,比如磷酸二氫鉀或者小麥專用的葉面肥。

三、病害

小麥拔節期前後,病害的發生也比較多,很多病害在發生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會導致小麥發黃,比如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這些病害當嚴重到一定程度後,導致葉片發黃,如何判斷?比如紋枯病可觀察根莖部,有腐爛情況出現,全蝕病觀察根部,有發黑症狀,根腐病也要觀察根部,有褐斑並且伴隨著腐爛。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補救措施:田間已經發生病害,要及時噴施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常用藥劑有烯唑醇、己唑醇、丙環唑、三唑酮、苯醚甲環唑、多菌靈等等進行噴霧,間隔7-10天,可多次噴施。

四、蟲害

小麥拔節期前後,也是蟲害容易發生的時期,以蚜蟲和紅蜘蛛為主,蚜蟲和紅蜘蛛危害到一定程度後,導致小麥出現發黃現象,蚜蟲和紅蜘蛛數量多,體積小,容易在葉片背部發生,因此,不易被發現,也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判斷是否有蟲害,觀察小麥芯部以及葉片正面和背面,即可看到。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補救措施:針對小麥蚜蟲和紅蜘蛛,一旦田間發生後,要及時噴施化學藥劑進行防治,防治蚜蟲常用藥劑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啶蟲脒等,防治紅蜘蛛常用藥劑有阿維菌素、噠蟎靈、炔蟎特、聯苯菊酯等。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綜上所述,小麥拔節期前後田間出現不同程度的發黃,要先判斷髮黃的原因,水、肥、病、蟲等因素為主要原因,找到原因後,及時對症進行補救,補救越早,損失相對就越小,希望本篇內容能給農戶們帶來一些幫助。


種植小麥,拔節前後做好這4點管理,遠離小麥葉片發黃

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我哦,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農技知識和農村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