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感悟:

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但由於外界的干擾、誘惑,人的私慾開始活動。因此心靈閉塞不安,很難做到"致虛"和"守靜",心靈的清爽。

觀察萬事萬物,蓬勃生長,最終復歸於土,返回本根,人也一樣,奮鬥爭奪也好,渾渾噩噩也好,最終都要“葉落歸根”。

認識到這樣的自然規律,才能保持內心清靜通明狀,才不會輕舉妄動,假如大多數人都能這樣想,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戰爭也許就會少了,病毒也許也會減輕很多。

只是普通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又談何容易!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

早上出去跑步,河邊景色優美,花紅柳綠,奼紫嫣紅。

我不禁想,之前宅在家,好久沒去河邊跑步,我是辜負了多少春光啊?辜負了多少花開啊?

轉念一想,那些花兒不會因為沒有人關注,就不開放,她還是按照自然規律,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按照它自己的規律,有的花春天吐蕊,有的夏天開放,有的秋天燦爛,有的冬天才綻放。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又記起我曾經拍過花瓣掉落一地的照片,在朋友圈徵集詩句,我想起了世外桃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而好友想到了“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一晃一年過去了,花開盛放,花落成泥,如此循環,無聲無息。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再想想人也一樣,來到這個世界,輝煌也好,燦爛也好,最終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可是我們人類有思想,有手段,有人青史留名,或忠臣或奸佞;有人默默無聞,如草芥如螻蟻,比如歷代戰爭中死亡的成千上萬小兵小卒;

現代人,可以有更為豐富的形式,留存在這個世界上,拍照、文字、錄影、網站、博物館……一切都可以數據化保存,後人可以通過很多方式,知曉這個世界上,曾經有某一個人來過。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想遠了,回到現實,心卻根本不能保持清靜,保持通明,身在河邊,心掛家中。

六點剛叫醒兒子起床,我就出去跑步了,不知道兒子現在有沒有吃早飯,有沒有開始早讀……

心,哪裡能夠保持真正的“空”與“靜”。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打電話給他,已經是早讀的時間,他卻還沒吃早飯,不由得抓狂,6點叫你起床,這40分鐘幹嘛了呢?

常常在管與不管兒子之間搖擺不定,在他的學習與不學習之間喜怒無常,在他的成長與自由之間愛恨交織,僅僅是兒子這一件事,心就根本保持不了“靜”

剛剛在家門外,決定要包容、要不再嘮叨、指責,可是一進門,卻又忍不住要嘮叨,要做好時間管理,不要在早讀的時間吃早飯,在該吃早飯的時間整理,在不適合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想想一早上,就已經責怪他聽到鬧鐘不起床;責怪他不懂得合理安排時間;……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我也知道,孩子不一定就是我的孩子,他只是藉由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將來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會過什麼樣的生活,他的成就,他的失敗都與我們都無關。

可是,畢竟是我深愛的人、永遠牽掛著的人,他與我血脈相通,即使他常常令我抓狂、失望、難過,他,還是最讓我心神不定,做不到“致虛”與“守靜”的最大緣由。

剛剛想好的包容呢,想到的“自然規律”呢?

要做到心靜、空、明,不容易,我還需要時間,慢慢體會、感悟、反省、調整、改變……


春光無限好,開學在眼前,我自向天笑——道德經品讀十六章


[原文]

致虛極,守靜篤①;萬物並作②,吾以觀復③。夫物芸芸④,各復歸其根。歸根⑤曰靜,靜曰⑥覆命⑦。覆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