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文 | 果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尚小时,最大的"武器"就是哭闹,身体不舒服了会哭、受委屈了会哭、要求不被满足也哭……

那各种响亮的哭声,简直是妈妈们的紧箍咒,其他都好说,唯独孩子用哭闹来"要挟"自己时,如何处理,就成了考验妈妈们的一道难题。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孩子哭闹时,你通常是如何做的呢?不妨好好回想一下。

果妈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父母在孩子任性或哭闹的时候,通常会有这么4种做法,大家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哦。

1、 讲理型

父母本身很温和,喜欢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孩子。

比如"你要听话,听话才是乖孩子……""你不可以这样哦,你看看别人家的小朋友都不这样……"

但结果,却并不如意。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抓住父母的"温和"的脾气,而大闹特闹,非要如愿不可。

2、 压迫型

不明思议:通过家长权威来强制孩子,让孩子因为畏惧而妥协。

如:"不许再哭了,这么大人了,有什么脸哭,你在这样,以后都不带你出来了……"

一连串呵斥,想要阻止孩子停止闹腾,有的孩子会因为害怕而收敛,有的孩子反而闹得更凶。

长此以往还会让孩子慢慢变得害怕冲突、回避问题,甚至压抑内心情绪,讨好他人;亦或是越来越肆无忌惮,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3、回避型

回避型家长,可能是碍于面子,也可能是听不得孩子哭闹,心烦意燥或心疼不已,所以不愿跟孩子发现直接冲突,而是采取迂回策略。

通过哄诱的方式,来跟孩子达成协议。

如"你不哭了,我就给你买(孩子喜欢的东西)……""好了,我们不哭了,下次妈妈带你去游乐场……"

看似快速解决了哭闹问题,但却容易为日后埋下隐患。

如果家长因为忙或其他事情忘记了和孩子的约定,就相当于不守诚信,失去孩子的信任,也会间接教会孩子"出尔反尔";

如果父母每一次都做到了,那么孩子屡次得手,可能会变本加厉,学会用哭闹来要挟父母。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4、威胁型

用威胁、恐吓的方式来逼迫孩子服从,如"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这么不听话,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这样威胁的话语,孩子因为恐惧,绝大多数都会乖乖收起哭声,但内心所受的伤害也非常大,他们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不想要自己了。

那种害怕被遗弃的恐惧,会让孩子内心不安、焦虑、惊慌、无助,久而久之,变得自卑,学会了讨好,甚至有事也不敢求助;等他腿硬了,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你不要我,那我就离家出走。

恐吓效果虽好,但绝对弊大于利,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你用什么方法来对待孩子,就会从孩子那里得到应有的反馈,如果你希望这种反馈是积极的,那么我们的处理方法也需要好好思量。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李玫瑾教授:对待孩子哭闹要挟,请坚持4个基本原则

孩子非常聪明,他会根据父母的反应和态度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不断试探,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哭闹是因为痛苦,3岁以后的孩子,哭闹则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她还曾强调,孩子6岁之前家长要学会说"不",但不是靠打骂来让孩子屈服。

如何应对孩子的哭闹要挟?李玫瑾给家长支招,提到4个基本原则:

第一、不要骂,会给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

第二、不要打,孩子还小,你打他不公平。

第三、不要说教,孩子正闹着,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第四、不要走开,他闹给你看,你就看着他闹,等他情绪平复。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活用这4个原则,很关键,果妈举个例子。

比如说,孩子吵着还要看电视?按照约定,孩子今天不能再继续看了,为此而大哭大闹。

此刻,我们可以这么做:

1、确定孩子周围环境的安全,比如有没有尖锐物品、桌椅角等等,保证孩子的安全;

2、安静地看着孩子闹或忙其他事情,用眼角余光关注孩子的举动,不用试图讲道理,更无需打骂;

3、观察到孩子哭得有点累或太过激动时,主动给孩子一点关爱,比如擦把汗,摸把鼻涕,或给孩子倒杯水,如果他想继续哭那就随他去;

4、等孩子哭得差不多了,你可以抱抱他,安抚他,"妈妈能理解你,但是……以后有事情可以用说的,不要用哭的,如果你能说服我,可以考虑你的要求,但哭解决不了问题。"

家长不妥协,孩子慢慢就知道了你的底线,不会再去做无用功。

但孩子的情绪需要得到发泄,所以我们不能用打骂恐吓的方式来阻止孩子哭泣。

正如,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所说:"孩子哭闹时,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是试图阻止。要知道哭闹、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当孩子习惯了跟你进行"谈判"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哦。

李玫瑾教授为此提出"三比一原则",即三次满足一次,让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是每次都给,避免形成变相妥协。

这个法子,我们可以采纳试试,亦或摸索出更适合自己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时,家长这样做比发脾气更有效

果妈寄语

法国儿童教育专家马克·雷诺在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曾说:要树立家长的权威,善于向孩子的"任性"说"不"。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进行一个良好的管教,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和孩子也就好相处了。

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在孩子3到6岁的时候,要对他说"不",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否则长大再想管就难了。


※ 作者简介:果妈,从事教育工作11年,家里有两个调皮娃娃。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