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寺”和“庙”都是中国的本土发明。

那么,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两者不应该混为一谈,要分清楚其实很简单。佛教僧众居住的地方,通常叫做寺、院、堂——比如杭州的灵隐寺、河南的少林寺等。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寺。当时的寺并没有和宗教联系起来,《说文》是这么解释“寺”的含义的: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治也,官舍也。简单讲起来,寺原本是官署办公的地方,仔细看一下寺字的结构,可以发现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一个是寸,一个是土。寸土之地也属于君主,是臣服于君主、为君主效力的办事机构。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寺的读音通侍,表示寺这个地方只需要敬顺旨意,如理即化就好。比如古代有大理寺这个衙门,它就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专门负责审理一些刑狱案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土,汉明帝修起了中国第一座官方佛教建筑,当时,负责接待西域僧人的部门正是叫鸿胪寺。这个建筑也被命名为寺,这就是白马寺。从那时开始,寺就多了一层新含义,不但指官署,还指佛教的庙宇建筑。在古代,这两者并存不冲突,只是到了现代,没有人再把官方办事机构命名为寺,久而久之,我们就习惯了寺只用来代表佛教的建筑了。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庙”的历史,比“寺”更加久远。

在中国,庙的含义相当丰富,可以指供奉祖宗神位的场所,也可以指供奉神灵、历史知名人物的场所,还可以指朝廷(庙堂)。不过,一开始庙只是敬尊祖先的地方,因为古人相信人死后化为鬼神,需要后代子孙虔诚地供奉祭祀。我们在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太庙”这个词,就是讲皇帝(天子)的奉祖之地。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大约在汉朝以后,庙的含义发生了一些改变,成了神社一样的所在,常常用来追谥、敕封一些重要人物,比如文有“孔子庙”,武有“关帝庙”。通俗来讲,某个人生前做出了一定贡献,死后自然可以配享庙,以接受香火供奉敬拜的方式,作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存在下去。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道教、佛教兴盛起来后,庙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含义,当然了,人们将佛教建筑俗称为庙属于误传。道教的建筑多数称为“宫”或“观”,尼姑的住处称为“庵”。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


寺是僧众修行居住的地方,供佛,佛超然于世外;庙是祭祀、供奉圣贤英雄(人为偶像、有功德者)或鬼神的地方,表达后人的一种缅怀和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