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不懂如何“麻煩別人”,用好了,前途無量。

很多父母會教育孩子“不要去麻煩別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決”,“要有自力更生的堅毅品質”。

於是,在這樣觀念的影響下,我們都成了不善於開口求助的人。

公司新來的小姑娘,性格有點內向,交代的工作喜歡自己悶頭做完,和其他同事打交道時也常流露出怯怯的模樣。本以為是剛到新環境不適應,但一個多月過去了,不但還是怯怯的樣子,工作效率還很低,經常出錯。

在第二個月結束的綜合考評溝通中,我問她工作是否有困惑,交代的事情都是簡單的,為何要那麼長時間才能做完。她用細小的聲音回答說,有時候沒聽明白要求,有時候不知道相關的材料去哪裡找。

“沒有聽明白的時候為什麼不問?部門有給你分派教導同事,不知道的事情怎麼不問?”

“不好意思麻煩他們。”

聽上去,“不好意思”確實是個很好的理由。這個理由,不僅這個職場新人在用,我們身邊的很多人也都一樣害怕麻煩別人。

其實,懂得如何“麻煩別人”,是門大學問。用好了,就是職場的登雲梯。

99%的人都不懂如何“麻煩別人”,用好了,前途無量。


01 職場人際關係破冰-從麻煩別人開始

美國國父富蘭克林的一段為人津津樂道的軼事:

有一次,他很想與賓夕法尼亞州立法院一個議員合作,但這個議員出了名的古怪難纏、不輕易被說動。為了拉近關係,他打聽得知這個議員的私人藏書中有一本絕版的稀世圖書。於是他就向該議員提出想借他的稀世珍藏欣賞兩天,沒想到議員同意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正如富蘭克林所描寫的:“當我們再次見面時,他對我說話了,他以前從來沒有這麼做過,而且很有禮貌。後來,他還向我表明他隨時願意為我效勞。”

富蘭克林把他借書所帶來的成功歸結為一條簡單的原則:“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別人,而是讓別人來幫助你。”

這也就是著名的“富蘭克林效應。”

有些人也許會想,要促成合作,不應該是先伸手幫助別人,給別人看到你的價值麼?

但往往,在不熟悉、關係不明朗的初期,麻煩別人才是放低姿態但又不失禮貌風度的示好,這比唐突展示實力、提供別人可能並不需要的幫助要有用的多。

尤其對於職場新人,虛心求教,勤學好問,才是破冰的最佳利器,這不都是“麻煩別人”的不同方式麼。


99%的人都不懂如何“麻煩別人”,用好了,前途無量。

02職場成長加速器-敢於麻煩前輩

敢於麻煩別人的人都有一個特質:積極,主動,善於發現能幫到自己的資源。很多時候,你主動了,你開口了,離好運就不遠了,至少是更近了。

12歲的喬布斯要設計一個機械裝置,可卡在了頻率計數器的製作環節上。在多次努力無果的情況下,喬布斯給鼎鼎大名的硅谷之父、惠普公司創始人比爾 · 休利特打電話,問他能夠提供器件。比爾稱讚年少喬布斯的勇敢,耐心給他解惑,提供他所需的器件,更重要的是,還讓他來自己公司實習。

作為一個孩子,喬布斯就敢於向大人物求助,這不但解決了他的技術難題,還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12歲那個夏天的實習經歷異常寶貴,這樣9年後在地庫創辦蘋果公司的喬布斯,日後名聲大噪時回想起來,仍然悸動不已。

而這一切,都源於1967年那個稚嫩而又勇敢的求助電話。這一趟破冰之旅,他給了自己高分:

“多數人從來都不願意拿起電話,從來不求助別人,有時這就區分了行動者和做夢人。”

優秀如喬布斯,也認可去“麻煩別人”,平凡如我們,又有什麼顧慮呢。試一下,不會損失什麼,最多被拒絕,但你不開口就永遠不知道對方會給你怎樣的答案,也就錯過打開人生新世界大門的機會。

無獨有偶,與本文開頭的這個新人不同,另一個新來的男孩子,卻因為有著用於麻煩前輩的潛質,兩人在半年後就境遇大不同。

大學讀的材料專業,既不懂製造業也不懂項目管理,全方位小白的他,一開始也是很怯場,但是,他敢問。交代的任務,有不明白的地方總是會追根問底,問到完全清楚。別人眼裡近乎常識的技術問題,他也會連環發問,直到自己領悟明白。而別求助的人,並沒有嫌棄他,對他提出的問題,都很耐心地指導、反覆解釋。

很快,他就和辦公室內外混了個臉熟。有了這個良好的開始,慢慢地他更加大膽、自信。和同事們熟悉之後,大家發現他是個編程愛好者,用簡單的小程序幫大家解決了信息收集的繁瑣。半年後,他順利轉正,分到了總監直屬組做助理,每天跟進直屬組的彙報事物,總監指導的時候他也在旁潛心學習。和一起進來的那個女孩兒,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條條大道通羅馬,戰勝困難和挫折的方法,也一樣。求助,同樣是種積極的態度,它是竭盡所能之後的退路和保障。

我們的時代,已經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稟賦。解決一個人死磕不破難題的方法,也許對另一個人來說,不過是信手拈來而已。

如果遇到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和自己較勁,而是去迅速找到能解決問題的那個人,向他開口求助。

99%的人都不懂如何“麻煩別人”,用好了,前途無量。

03麻煩別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主動“麻煩“別人,確實能給我們自身帶來很多好處,但是,我們也要認清一個事實,沒有人有必須要幫助你的義務。

所以,在釋放“麻煩別人”這個大招的時候,要做好這三件事。

1 發問前先思考

對於簡單問題,不建議開口麻煩別人。比如辦公軟件的使用,某個術語的意思等。

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這麼豐富的資源,很多簡單的問題,只要動動手,在搜索引擎上搜一搜就能找到答案,

在請教別人前,自己一定要認真思考過問題,形成了自己的認識,再去請求驗證;遇到難題解決不了,也一定是經過了多種途徑確實無法解決,帶著尋求的過程去請教別人。

假設你去請教資深的同事:如何快速做好項目管理,相信他一定會禮貌地告訴你:再聊。

但是,如果你這樣問他:我們在做某某項目管理工作時,既要考慮成本又要保證進度,那麼在進度滯後,並對里程碑造成了較大風險時,是否可以在成本上妥協來保進度?聽到這個問題,對方一定非常樂意和你探討。

其實,這兩種提問方式的不同,就是不經過自己研究、思考的宏觀提問和深思熟慮之後的實際問題請教之間的區別。

前者是魯莽自大的真麻煩,後者是有節有守的虛心請教。

2 行動前看時機

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如果你需要求助,那麼先仔細觀察對方的狀態,找到合適的時機。

比如,對方工作比較輕鬆,在他閒暇的時候,你可以嘗試“麻煩”一下。

如果你要請教的對象,有點忙,但此時他閒下來了,也不要直接就上前打斷別人難得的閒暇時光,可以試著這麼問“你好,我有關於XX方面的問題想要請教您,但是看到您一直很忙,請問今天或者其他什麼時候可以向您請教嗎?”

給別人一點選擇的空間,讓別人知道你的誠意和細心,相信如果他不忙,會樂意幫助你的。

3 麻煩時控節奏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兩點,相信你是真的提前做了大量功課,也希望在請教中能解開謎團,所有收穫。

這樣,就難免會出現一個問題交流了很長的時間。要知道,工作中,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拿出自己的時間來幫助你,可能自己後面待完成的工作就要推後,甚至要加班來做。那麼,作為一個讓人不反感的求助方,就需要控制好請教的節奏,適可而止,及時收住談話,禮貌地道謝,沒有談完的話題可以再約時間交流。

最後,要心懷感恩之心,認清“麻煩別人”的背後,其實是“等價交換”。

紅頂商人胡雪巖曾說:“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願意為你打傘。誰都有雨天沒傘的時候,能幫人遮點雨就遮點吧。這也是我下雨時即使不帶傘,也不會被淋溼的妙法啊。”

沒有人願意一直被人麻煩,禮尚往來,才能建立起最堅韌的職場人際關係。

可能有人會問,自己麻煩的人都很優秀,不知道自己能夠幫助對方什麼。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做個有心人,總會有能回饋他人的時候。

比如,你的“有心”準備,使得你在請教他人時的觀點,給對方帶來了新的啟發,這也是一種回饋。

99%的人都不懂如何“麻煩別人”,用好了,前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