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死给了我们什么样思考?

好运设计


我是比较佩服那些敢和自己儿子叫板的父亲的,这意味着你要挣脱掉亲情的藩篱,还要敢于面对晚景的凄凉与寂寞,世界上几乎没有男人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垂垂老矣的生命,饱经世事的沧桑,内心的情感更加地脆弱,仿如惊弓之鸟,只有乞求怜悯之心,哪还有英雄之剑!

不过儿子弄死老子那可是分分钟的事,他们可没有什么怜悯之心,也早忘了感恩图报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只是自私地用沉默来装作不知道父母的困境,有时候气不过直接上去踹上两脚:老不死的!当青春的豪气都荡然无存,少年时立下的顶天立地的志向都被现实打败,无数的磋砣终于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一个平庸之辈,钱可真他妈难挣。于是对天高地厚的父母养育之恩的热血慢慢淡了,慢慢冷了。明哲保身的念头有了。他们现在确实没有一点用处了,就是两个没用的老东西!就会花我辛苦挣来的钱,真是可恶!

你要问我,父亲怎么这么可怜,儿子怎么这么可恶?我就问你一句话,谁不是父亲,谁不是儿子?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么养出来的!虚伪庸俗的社会,只会养出狼心狗肺的品种,他们没有什么大志,年青的时候追慕虚荣,想要每个人都羡慕他佩服他,钱多,房子大,有品味,面子大,人缘好,忒他妈讲义气!后来屡遭挫折与羞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于是变得细小克扣,舍不得破一点财,这会也顾不得面子不面子了,谁他妈爱要谁要!

所以你看那些洞悉人性的君王,总是对别人猜忌重重,防范重重,并不是他们过度紧张,而是他们深知人性的险恶与口是心非。汉武帝乾隆皇帝之所以能一生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就是因为他们必要的防范,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们,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否则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齐桓公与赵武灵王就是最好的例子!妇人之仁只会祸及其身,这些最一流的君王宁愿让自己孤家寡人也绝不会相信任何人,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这是事实!正因为他们杀伐决断,才避免了自身遭殃,也避免了帝国动荡!这些你一看齐桓公与赵武灵王也能知晓!

所以一个伟大的人,无论你是帝王还是平民,一定不要妄想从别人身上获得慰藉,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放下手中的剑,否则的话,你连做人的尊严都没有了!剑不仅是用来杀人,还可以自杀!





骑驴去高考


齐桓公能力强不强先不说,赵武灵王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俩人一个靠仲父成了春秋第一霸,一个靠自己成为战国史上让秦昭襄王睡不好觉的英雄,却都饿死了,为什么呢?

答案是除了对待儿子们没有分寸外就是太能作了。

不要丢砖头,且听我说。

我们先看齐桓公。

齐桓公的主要功绩,是任用了管仲。只要他听管仲的,无往不利;只要不听,保证血本无归。这规律同样适用于管仲死后。病榻论相,管仲苦口婆心要齐桓公驱逐并远离三害,齐桓公一开始还算好孩子够听话,后来嫌生活没有滋味,又召回了三害。结果,被管仲乌鸦嘴说中:齐桓公几十岁的老头子,被儿子们活活饿死。齐桓公为什么离不开三害?因为三害能满足他所有的意愿。可是满足你所有的意愿我们不回本吗?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用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好像套路贷,看似能满足你的一切,其实最终结果是要谋你的身家要你的命。所以说珍爱生命,远离套路贷。珍爱自己,杀死那些无止无休的不合理欲望。假设齐桓公不馋,易牙就没有机会杀子求宠。假设齐桓公不虚荣,公子开方就不可能因为几句奉承的话在齐国扎根,以至于数代后以田代姜。此害最甚,不是一世,是数世。假设齐桓公不想随心所欲,那么竖貂雍巫这些阿谀奉承左右逢源的小人就没有市场……这一切,都为六公子夺嫡埋下了隐患。所以说,齐桓公是自己作死的。

如果说齐桓公是间接作死的,那么赵武灵王就是直接作死的。

赵武灵王立太子时,不听别人劝阻,同样,先太子因为母亲色衰爱驰时被废时,也不听别人劝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给了他极度自信,亲自入秦勘测地形谒见秦王更让他人气暴棚……所有的一切都给他一个假像——这个世界,只要我愿意,怎样都能玩得转。这是多么强的自豪感才带给他这样的自信啊!现实专治各种任性,当他打算把赵国一分为二时,别人也决定把他一分为二——身首异处这种事,太血腥,还是饿死吧!饿死的干净,大家都干净——死的身体干净,活着的手脚干净。

对于在有社稷或家业传承的古代,他们给我们的启示是,别轻易动摇储君地位。在现代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启示是,别作,真的会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




人生不过一轮明月


齐桓公

姜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首倡“尊王攘夷”,驱戎夷,罚楚蛮,群会诸侯,号令天下,其前半生是非常辉煌耀眼的。在齐桓公之前的齐国是一个普通的候国,自从拜管仲为相后,励精图治,整顿朝政,广招人才,厉行改革,使国力大大增强,遂争霸天下。齐国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不断发兵维护周天子权威以及帮助各诸侯国驱逐外族入侵,先后九合诸侯,连周天子都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孔圣人也夸过他:“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死后齐桓公开始宠信易牙、刁竖、开方等小人,国政逐渐荒废,后来桓公病重,他的儿子们各自拥兵自立,互相争位,而易牙、刁竖等人乘机隔绝桓公与外界联系,对桓公不管不问,致使一代雄主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

在春秋之后的战国七雄争霸时期,秦国逐渐强大,此时唯一能与之匹敌的就只有赵国。赵国的鼎盛与武灵王重视军事密不可分,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将古时传统长袖宽衣的军队着装改成衣短袖窄的专业作战服,同时倡导了由步战向骑兵发展趋势。因专心军务,将国君之位传于太子,之后又感觉对不起二儿子惠文王,就想出将赵国一分为二,老大老二各管一国。结果儿子不愿意,父子开始“互相伤害”,最后一代英杰在壮年被儿子活活饿死。

我们从上面两位著名帝王的经历可以看出,两者结局相同,都是被身边人围困饿死(一个是亲信一个是儿子),不同之处是齐桓公是不能带眼识人,缺乏对属下的掌控力;武灵王是太过优柔寡断,太过天真理想化。他们两位的缺点是造成被窝囊饿死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作为明君帝王不能犯的低级错误。历史上被饿死的帝王除了上述两位,还有一个西汉相国萧何的第25世孙梁武帝。


江郎才尽



关于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回顾一下他们的人生和死法。

从谥号回看人生

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 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逸周书·谥法解》

姜小白的“桓”虽然跟汉桓帝和蔡桓公二人一样,却是一个美谥,以表彰武功为主,生动总结了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的功劳,且在位四十六年,享尽尊荣,此生不亏。

他的死属于典型的“法不责众”,并非某个人刻意要他的命,而是被所有人遗忘,包括钦定的接班人公子昭。在静静等死的时候,曾经的忠臣孝子们正大打出手,最后的胜利者公子无亏替他收尸时,已经是蛆虫满地了。

既然不是一个人的错,那就没必要恶言相向了,这才有了这个相对中肯的谥号。

而赵主父显然就没这个待遇了,“武”显然是个美谥,胡服骑射,北逐匈奴,战国后期的赵国是唯一能够与秦国一战的军事集团,他敢假扮使者孤身潜入咸阳试探秦昭襄王的老底,也曾计划从背面亲率骑兵队伍偷袭秦国腹地,是一位英雄式的君王。

而“灵”则是不折不扣的恶谥,仅有的几位获得者都是难得一见的昏君,但这个谥号并非是篡位者的诋毁:都知道他被赵国上下抛弃而饿死沙丘,那谁知道他最后干了什么吗?

按照赵雍的计划,赵国将一分为二,代郡以北有长子公子章继承,南边赵国腹地交给幼子赵何,年富力强的自己则统领赵国兵马,专心料理翦灭秦国之事。

但这样一来,赵国将走向分裂,这在战国之世显然是自寻死路,对赵氏一族的不负责任,故而谋反者是赵国全体臣民,而非赵何一人,甚至连亲弟弟、胡服骑射的坚定拥护者兼宰相肥义都站在了对面立场。

另一方面,灭秦谈何容易?赵国倒是一口气出现了三个话事人,不乱才怪。

所以,二位雄主的共同点在于都未能善始善终,造成此等局面的原因的确值得思考。


现实考虑:接班人问题须慎重

公子昭能力一般,的确所托非人,加之桓公没有刻意扶持他的势力,导致有易牙与竖貂作为援手的公子无亏顺利反杀,后来借宋襄公之力才平定内乱,而齐国的霸主地位也至此沦落。

赵雍方面,公子章本是接班人,因宠爱吴娃而将幼子赵何立为储君,后又觉得亏欠前者而决定将代地交给赵章。

话说赵章他与父亲性格相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安排妥当的话,他本可以成为秦国公子虔或樗里疾之类的国君臂膀,然而这么一闹之后,赵章跟着也没了活路。

接班人问题没处理好,可谓害人害己害国。

思想层面: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历史上有很多没打过败仗的将军,却从无不犯错误的帝王,究其原因,一方面事务繁杂,千头万绪;另一方面则是掌控一切太容易骄傲了。

在英明神武的走完大半生之后,齐桓公和赵武灵王都因为最后的昏招导致前功尽弃,齐国丢了霸业,赵国失了大势。而事实上,管仲将身后事早已交代清楚,而肥义也是屡次进谏而不被采纳,所以真怪不得别人,只怪骄傲自大蒙蔽了曾经睿智的双眼。

结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这样的故事后继有人,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萧衍一个人兼任了王朝开国和亡国之君两桩差事,想来也是一位虎头蛇尾的典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察古知今,古今一也,察人观己,人我同也,借鉴古人的失误,当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才是他们留给后人必须深入的思考。


凉州七里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强大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最后被活活饿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大了赵国,最后也是被活活饿死。同样是强大了国家的人物,最后结局都很悲惨,非常值得人深思。

首先,做人时刻要小心谨慎,齐桓公和赵武灵王都是使国家由弱小到强大的人,是国家带来转折命运的人,以为于国家有大功,就可以骄傲,殊不知威险一直都在你身边,可能就在你放松的一瞬间,将你打入深渊,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其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古之明训。由此是身处乱世,处于高位,更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站的高,看的远,但也容易灯下黑,可能最大的危险往往是来自你的身边。能让你百分百放心的,只有自己。

再次,身处高位,不要低估任何人,作为帝王家,权力的诱惑是最大的。所以,掌握权力最大的人也是最危险的人,因为盯着权力的人实在太多了。而往往你觉得最不可能的人,往往就是最有可能的那个人。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权力不能让人能力增强,但绝对可以让一个人的野心膨胀,胆量增加。

所以,作为掌握权力时一定要时时小心谨慎,在没有权利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行差一步,可能面临的就是万丈深渊。


华夏长河五千年


文字是中土文明传承的载体,几千年来的各种风云变化,使得中土的政治、人文在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中,获得修正,社会体制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即历史推动社会的进步。

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死,推动了后世中土的各种改革

一、继承制度的改变

周朝建立之后,中土的继承制度从之前的“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周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可此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还相对比较简单化,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可到了东周后,各诸侯的崛起,周礼崩塌,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不仅仅是各种学说“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验证各种制度、文化、礼仪的时代。

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死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不约而同地试探了各种继承制度的利与弊。

(1)齐桓公测试了:无嫡子,众庶子。晚年偏听谗言,又优柔寡断,导致众庶子争权,导致齐国差点分裂。

齐桓公有三位正夫人,六位如夫人(妃子),三位夫人虽然都有生育,但生的都是女儿,反而六位如夫人,每个都生了儿子。长公子无亏是魏姬所生,可齐恒公更喜欢宠爱郑姬,因此也就更为偏爱三儿子公子昭。最后行了废立之事,废了长公子无亏,立公子昭为储君。

魏姬反击、通过吹床头风、拉拢近臣传递谗言等方式,竟然让齐桓公在立公子昭为储君为储君后,反悔了。可齐恒公虽然答应再立长公子无亏,可诏书却迟迟不发。最终导致了“五子争储”,纷纷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互不相让。

风烛残年的齐桓公病入膏肓,病榻上的他失去了一切指挥和决策之权,也完全断绝了信息来源。最终“五子争储”的齐国内战爆发,齐恒公病死于宫廷内67天,都无人收尸。而齐国也在“五子争储”中,由战败的公子昭逃到外家宋国,请了外藩诸侯入齐,才最终夺取了王位。

(2)赵武灵王:有优秀的两个嫡子,赵武灵王在立储之时却优柔寡断,导致嫡子相争,死于非命。

赵武灵王早年与韩夫人(韩王之女)先生了嫡长子公子章。可后来韩夫人早逝,赵武灵王又找到了真爱吴娃,吴娃夫人生了公子何。吴娃夫人也英年早逝,临死前请求赵武灵王封公子何为国君。

随后赵武灵王废公子章,立公子何为储君。但很快赵武灵王着手准备“大迂回攻击战略”,即率领骑兵进入草原,大迂回攻击秦国的上郡或北地,然后以此为根基攻打咸阳。

为了防止因战争身先死的情况,因此赵武灵王退位,将王位传给公子何,并命辅臣辅佐。同时赵武灵王带着嫡长子公子章一直在北方与游牧政权打仗。在战争期间,赵武灵王突感对不起公子章,后派遣贤臣田不礼为公子章的国相,又想将分割代郡给公子章,让其称王。

最终本来已经对王位不存在任何想法公子章,在获得父亲承诺、田不礼的大力辅佐之下, 两兄弟最终兵戈相见,而赵武灵王被军队围困于王宫之中活活饿死……

齐桓公和赵武灵王在继承制的失败,到了汉代“独尊儒家”后,嫡长子继承制度再次被儒家所提倡(先秦及汉代时期的儒家本身就提倡恢复周礼),两者均成为儒家用来的反面教材。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中土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之嫡长子继承制,成为了历代王朝的首要制度,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符合封建社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延续了千年。

当然嫡长子继承制同样有缺点。如嫡长子智商或手段不足、或是年幼,同样会导致政权不稳定,国家出现动荡,最有代表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了。

事实上,虽然正史都认可这两位皇帝是明君,可在民间野史中的评价,这两位皇帝都是“夺权者”,是不义之举。

二、亲贤人、远小人

齐恒公:

公子小白即位后,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随后齐国称霸群雄。

可小白年迈之后,宠信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管仲还在时,老头小白还能听取意见,将这三人逐出王宫,可当管仲一死,再无人约束的老头召回了这三人。

正如管仲所述:

易牙为了权利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杀的人,哪里还会爱国君?【“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

竖刁则为了获得权利,将自己阉割,连自己都不爱之人,又如何爱别人?【“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

开方则是卫国公子,一个连自己国家、权利能放弃、父母死后不奔丧之人之人(春秋之时,若是公子,回国奔丧,会得到妥善的安置,就算不能为王,也有封地),肯定是为了更高的权利。【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有何于君?】

当老头小白病入膏肓之时,这三人联合起来,封闭了王宫,假传旨意,调拨“五子争位”,好渔翁得利,尤其是开方,还将齐国的部分土地送给卫国。

总述:可以说齐恒公,就是“亲小人、远贤人”的最佳典型了,因此在古代儒家书籍中,一直以来都是批判他晚年的做法,导致国家由盛而衰。

三、一国不可有多主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年轻时,获得辅臣肥义。肥义虽为奴隶出身,可每每赵王出征之时,他都能将国内打理得井井有条,从不让赵王的军队短缺过军资,且国内民众也无怨言。

当赵武灵王册封公子何赵王,并将肥义派遣到赵王何身边作为辅臣。虽肥义是胡人后裔,还是奴隶出身,可忠厚的他认为赵武灵王已经退位了,他忠的是国家,而非恩君。

同时,赵武灵王又将齐国失势贵族田不礼封为公子章的国相之后,等于告诉田不礼和公子章,他要再次封公子章为王。最终公子章心思再次活络起来,而田不礼全力以赴为公子章再次封王做出各种夺权准备。

本来赵武灵王只是想让两个最心爱的儿子,都能成为王——公子章得代郡,向被扩张;赵王何得邯郸,向南扩张,而他居中调节(让赵王何将王位还给他)。

当他把想法告诉国相肥义之后,肥义并不认可,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三个王的存在,他忠于的是国家,而非君主。因此肥义开始以铁血来教育赵王何对待王权的态度,决不允许任何人对王权有所觊觎。王权不稳,国家必乱。

最终,肥义在再次觐见赵武灵王时,被公子章和田不礼所杀;赵王何率军攻打沙丘主父宫,诛杀长兄公子章和田不礼,驱逐出宫人,活活饿死主父。

总述:

一国不可有多主,主多则想法亦多,国家政权就会陷入动荡,群臣只能在选择中相互敌对,最终只能兵戈相见。后来有个皇帝总结得更为形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当然,赵武灵王之死,其本身就有很大的责任在内。壮年时的他,一心只想压制秦国,又害怕战死沙场,早早禅让王位。可到年迈之时,当看到健壮的长子向瘦弱的弟弟跪拜之时,又优柔寡断,儿女情长。此处《史记》的描述,将此时的赵武灵王描绘得栩栩如生。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杀伐果断的雄主,而是一位年迈的老父亲。一个只想一碗水端平的老头……

只是历史本身就是蝴蝶的震动,赵武灵王的死,其本身也是旧势力的一次反扑,从《战国策》来看,赵武灵王死后,赵国的记载中多是批判“胡服骑射”的,可能也意味着,赵国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即北部依旧胡服骑射,而南部的邯郸勋贵们,则返回到了华服美赋。

只可惜了赵武灵王一死,本来有能力压制秦国的赵国,就此没落……


图片均来源网络


史之为用


我字多,看我!齐桓公和赵武灵王两人之间有太多相似之处,因为改革而强大,因为晚年昏庸都被饿死,他们的死确实为我们留下太多的警示。

如果想要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那么一定离不开两位君王,一个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齐桓公,一个是战国时期的霸主赵武灵王,虽然这两位君王所处朝代不一样但是精彩却是相同的,同时他们的离世为后来的我们留下太多的警示。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率领齐国率先称霸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见其实力,而赵武灵王能在赵国衰落之际强行逆天改命让赵国成为一时间可以抵抗秦国的国家可见其不凡,就让我们看一下这两位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以及给我们留下哪些警示。

继位艰辛

伟人在取得成就之前必然会有一段惨痛的经历,而这段经历会逼迫他们不断前行,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的继位之路就同样的艰险。

在齐襄公时期因为齐国内乱所以导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逃到其他国家,在内乱结束之后齐国因为缺少君主所以流落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就是最佳人选,此时就是谁先回到齐国就能继承齐国国君这个位置,公子小白位于莒国距离齐国最近所以最有可能率先回去,而公子纠所在的鲁国距离齐国较远。

为了防止公子小白回去继位,公子纠就让自己的手下管仲带人去截杀公子小白,在逃亡途中管仲射中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用装死逃过一劫随后率先回齐继位国君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随后率兵攻打鲁国,鲁国畏惧齐国就按照齐国的吩咐杀了公子纠放了管仲,这件事到此才告一段落。

相比于齐桓公来说赵武灵王继位就比较顺利了,但是在继位之初面临的危险不亚于齐桓公当时的逃亡,赵武灵王继位时才仅仅十五岁,但是因为赵国之前攻打魏国对魏国造成巨大伤害,所以魏国在得知赵国更换君主之后就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慰问死去的赵肃侯为由率领军队准备进入赵国领地,表面为吊唁实则是要瓜分赵国领土。

此时作为新君主的赵武灵王赵雍仅仅十五岁,这也是五国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面对如此之势让赵武灵王展现了他非同一般的一面,下令让全国军队进行戒严如果敌人发动进攻那么就算鱼死网破也不割地赔偿。

与此同时赵武灵王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中原的国家将五国联军强行分散,贿赂越王使之对楚国进行打击让楚国自身难保,同时联合胡人楼烦部落对燕国和中山国进行打击,因此还未开始五国联军就少了燕国和楚国这两大战力,剩下的三国魏、齐、秦对阵魏、韩、宋,因为没有绝对的胜算所以最终联军撤退,于是赵国在没有失去任何土地的情况下化解危机,从此事就可以看出赵武灵王这非同一般的军事能力。

齐桓公和赵武灵王在继位前或者是继位后都曾遇到了困难,但是都通过自己的能力化解了危机,这一点是非常相似的,齐桓公在危机之前还能镇定装死躲过一劫,赵武灵王在面对五国联军也没有慌张从容应对,可以说虽然出现了困难但是也展现了他们非同一般的能力。

改革变法,逆境转折

虽然成功继位但是齐国和赵国此时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国力衰落外敌强大,对此两位君王也相对进行了改革变法促使国家变得强大。

齐桓公任用管仲对齐国进行变法

  1. 军事上:管仲让齐国全员参与训练,没有战事则乡间种地发展农业,如有战事则全员皆兵,这是将社会和军事进行结合,不仅使齐国兵力增加还大大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为后来的称霸打下基础;

  2. 经济上:管仲早年就是商人出身所以非常清楚商人的价值,所以在国家内大力支持经济的发展,鼓励商人和外国商人进行交易促进齐国发展,因为滨临大海所以管仲还大力推行盐业,让齐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猛涨的状态;

  3. 政治上:齐国因为连年内乱所以社会内部极其不稳定,为了方便齐桓公的管理,管仲将国内的势力进行划分,层层选官进行维护,所以齐桓公可以在王座之上知晓天下大事。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变法

不同于齐桓公的是赵武灵王是通过自己变法,其中主要的就是对军事进行改革,让赵国军队放弃之间的中原长袍改穿胡服,这样在战斗起来非常的方便,同时大肆训练骑兵甚至寻找胡人作为教官来管理骑兵,在这一系列改革之下赵国日益强大。

在这一点上两国也是极其的相似,在经过改革之后都开始走向强国的行列,其中齐桓公因为改革而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赵国在改革下也成为其他六国忌惮的国家,

晚年昏庸,巅峰过后的落幕

英雄总会落幕,就连齐桓公和赵武灵王这样的人杰也不能例外。

齐桓公重用宦臣

齐桓公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仲,管仲在临死之前曾劝阻齐桓公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人,但是齐桓公因为念及旧情所以不听劝阻,最终被这三人给活活饿死在宫殿内,随后齐国就爆发了一系列的继位争端对齐国造成极大的损失。

赵武灵王因爱废嫡

赵武灵王对妃子吴娃非常的喜爱,吴娃在服侍赵武灵王的三年中任劳任怨没有提出半点要求,在自己临死的时候才请求赵武灵王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赵武灵王心怀愧疚最终同意,但是早前的太子已经熟悉了治国的方法并且非常出色,临时的废除让他心怀不满,最终赵武灵王的这两个儿子之间发生内斗,赵武灵王也是被活活饿死在宫殿内。

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不可盲目自信,轻视小人

齐恒公的霸业由管仲而起,但是齐桓公并没有重视管仲临死前对自己所说的话,依旧选择相信三人,最终酿成灾祸,这一点就是齐桓公太过自信,认为他们三人并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小人终究是小人,一时的忠诚只能说所谋甚大,最终齐桓公被小人给饿死就是留给后世最大的教训。

不可随意言而无信

赵武灵王一生传奇最终却因错立太子而惨死实在是有些凄惨,赵武灵王早年立公子章为太子作为君主来培养的,并且公子章无论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非常的出色,但是因为赵武灵王对于妃子吴娃的愧疚而废除公子章,这自然会引起公子章的不满从而发生兵变,往大了说是国家大事,但是其中的内在道理其实就是言而无信,赵武灵王最终的后果也是因为言而无信所造成的。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就是您对文青创作内容的最大认可,谢谢。


文青聊史


先看看他们最后的死。

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主父收尸。赵王何对主父之事一直不问,直到公子成来报主父饿死,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问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最是无情帝王家”看看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匈奴的冒顿”做的不比他们两个人的后代差。也算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吧。人都有权力和物质的欲望。只是这样的欲望在他们这个位高权重特殊情况下更显的刺眼。即便是在市井小民之中也不乏其人,看看现在为争夺家产打的头破血流的,兄弟姐妹对簿公堂的。


人群遇见你


齐桓公和赵武灵王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都有着让人顶礼膜拜的功绩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他们一度让他们的国家成为那个时代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

齐桓公也叫公子小白,继位后重用曾经用箭射伤自己的管仲,管仲改革弊政,发展经济,新修水利,注重民生使国家很快恢复了元气并超过其他国家这一切都是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结果,使得他成为了春秋五霸最早称霸的一位霸主。

赵武灵王,赵国的主要疆域在北方一带,北方的少数民族经常骚扰内地,赵国首当其冲,赵国深受其害,经常组织军队抵抗,很多时候都是败多胜少,经济有没有得好的发展,所以国家实力一度很低,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经视,赵武灵王继位后,改革了军队体制,重视骑兵的发展,甚至在公众场合穿戴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因为他发现少数民族的服饰比他们穿的长袍方便,更有利于骑兵的冲锋,但是在封建思想下,礼仪道德前,祖宗宗法前,谈和容易,赵武灵王力排重议,挺住千斤压力,坚持改革,从而使得赵国的军队焕然一新,就连虎狼之师的秦兵也不敢轻视,

齐桓公和赵武灵王生前都是活的叱咤风云,但是死都是被饿死的,甚至死了几个月都没有人发现,而自己的儿子们呢却在挣王位斗得你死我活,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后果,在他们晚年轻信小人,老眼昏花,在接班人问题上犹豫不决的后果




奇闻收录


1,为何当年要废除干部终身制?

2,为何我们要搞集体领导?而不是照搬外国的总统制?

3,为何我们要经常清理革命队伍中的蛀虫,把反腐制度化?

以上就是我们从齐桓公和赵武灵王这吸取的经验教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